打造基于“学情研究”的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从基于研究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视点去捕捉课文真正的“训练点”和“延伸点”。对于徜徉在阅读深处的师生来说,这样的“点”挖掘得越深,师生将越有可能意识到平凡的词语被深层解读后的神奇,越有能力和勇气去打开作者心灵秘境的大门。
  关键词:山行;研究学生;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59-1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赞美了深秋山林中的动人景色。教学此诗,如何和诗人一起发现一片比“二月花”更加火红、耀眼的“枫林”,如何和诗人一起“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真实的学情,结合小学生对现代生活经验的感知,以此走进古人杜牧的世界,走进“白云的生处”。
  一、案例的描述
  学校一位青年教师对《山行》的教学设计如下:
  (1)出示中国地图,指出“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岳丽山”的具体位置。
  (2)出示“枫树”图,解释“枫树”的植物属性和药用价值,并解释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它们是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
  (3)通读全诗,让学生逐句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着重理解“坐”“于”二字的意思。
  (4)让一部分孩子拿起画笔画出枫林傍晚的美景,一部分当小导游介绍深秋山林景色,一部分当小诗人,描绘古诗的意境。
  (5)临下课时,齐唱《经典军旅歌曲》中的《枫林曲》:“雨过天晴光灿灿,朵朵彩霞映清泉……”并指名学生说说这首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问题的诊断
  课后,教研组成员讨论认为,此设计中的第(1)、第(2)和第(4)第(5),就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不顾学生实际,大可“忍痛割爱”。试想,短短一节课,学生还没有深入感悟此诗的意境,怎可当画家和诗人?短短一节课,既有画笔“挥毫泼墨”,也有歌声萦绕于耳际;不仅有对字词句的品评解读,又通过画家、诗导游等方式延伸于课外……然而冷静下来之后,课堂效果怎么样呢?图片的引用是否恰当?嘹亮悦耳的歌声是否就可以引领孩子们快速走进了诗人内心的秘境之中呢?
  实际上,这首小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这种内心“表露”靠音乐、画面等是无法完成的。根据实际教学的经验,我们一致认为通过师生反复揣摩和咀嚼诗句中的重点词句才是正道,至于过多的视频,切不可过多地“横空而出”,否则,只能替换和限制孩子们体验、感悟和想象的权利,长期以往,只会让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消退。
  好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在容量之大,形式之“花哨”方面下功夫。而今,语文课堂过分地求全求满,其实恰恰是得不偿失的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是不利的。同时,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学情,不顾学生的实际,刻意通过画画、唱歌来刻意追求课堂的“花里胡哨”,就会忽视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做好语文的“分内事”疏忽不得,研究学生的真实学情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积累课文语言,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这才是语文的“分内事”。
  三、教学的对策
  经组内讨论,以上教学环节,不妨调整如下:
  (1)原设计中的“1”和“2”图,可以化繁为简,直接变为出示“岳麓山图”(包括“爱晚亭”和“望湘亭”图片),以此引出新课:“喜欢旅游吗?现在,就跟着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牧一起去秋游吧——这是深秋里的一天,诗人杜牧乘在马车里,顺着蜿蜒的山路而上,山上迷人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这样开门见山,学生如同跟随诗人进入了深秋的山林,直达诗人所处的情景之中,仿佛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穿越。”
  (2)教学此诗,几乎大多数教师都少不了要引领孩子们探究“坐”“于”二字的意思,然而,仔细考究,引领学生研读“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却更有价值。因为,第一,这两个字一直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字;第二,诗句中用“深”还是“生”,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处”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深”在这里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引导学生在这样的细微处开掘、体味和涵咏,必将培养孩子们浓浓的语文意识。因此,此处可以提出疑问,让学生商量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结论,统一用“生”字更胜一筹。
  (3)教学的结尾引入《枫林曲》有点牵强附会,不如播放《秋日的私语》(钢琴曲)》更为合适:“下面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随着这段音乐,这时在你在脑海里会出现了什么图画呢?”《枫林曲》是一首革命歌曲,实在和《山行》的意境不搭边,换一个在意境的更深处“藕断丝连”的例子更合适。而《秋日的私语》那舒缓、优美的曲调却能恰如其分地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境,并将这种意境自然地传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间,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在一个秋日傍晚,置身于深林之中,静静地欣赏红枫林的美,此情此景,回味无穷。
  《山行》一课的研讨,让我们深知好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从基于研究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视点去捕捉课文真正的“训练点”和“延伸点”。对于徜徉在阅读深处的师生来说,这样的“点”挖掘得越深,师生将越有可能意识到平凡的词语被深层解读后的神奇,越有能力和勇气去打开作者心灵的大门,和语言文字进行更亲密的碰撞。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更是决定个人今后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14-2  一、初中生主要存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让每一个学生课上有事做,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佳的方式、最简捷的步骤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本人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从目的原则角度出发,摘取杨静远《柳林风声》译本中部分例子以讨论儿童文学翻译,表明在用词的选择、语句的顺序和语篇风格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对于达到翻译目的来说尤其重要。  关键词:目的原则;儿童文学翻译;柳林风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73-1  一、目的原则下,杨译《柳林风声》词汇的选择  1.使用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
摘 要:高考改革方案出台,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坚守课堂阵营,优化课堂教学或许是一剂良方。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在“十二字方针”中重点提出“合作学习”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让课堂内容充分、自由、奔放,以问题为依托,寻找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同一课堂问题设置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意志努力,只有找对题、找好题,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课堂上焕发生机,让学生灵活有效应对各种变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
摘 要:学校是师生生命成长和智慧发展的家园。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铺展师生生活世界的完满。几年来,笔者和所在的团队确立“启智养慧 共创美好学校生活”的优质学校创建愿景,从“仁爱雅慧良师团队的培育”、“阳光明慧活力少年的培养”、“丰润开慧课程体系的建构”、“崇善至慧学校文化的涵养”四方面入手,努力以超越知识、直达学生有意义生活的大智、大德的教育,开启学生生活智慧。  关键词:启智
摘要:当下被人们熟知并认可的智商、情商两个维度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才的心理品质,需要在智商、情商以外增加“行商”。用行商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是执行力。  关键词:行商;创新;行为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12-2当下被人们熟知并认可的智商、情商两个维度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的心理品质,人文素养由情商(EQ)来评价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课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预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前预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84-1  首先,预习有利于培养和
摘 要:经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人们可以从中汲取中华人文精神,培养乐观豁达的精神情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在初中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认识经典,培训学生书面语言的掌控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方法,通过经典诵读提升初中生人文素养,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教学启示。  关键词:经典
摘 要:本文结合课例,从预习、学习和检测三个方面细致分析了《英语》(译林版)教材修改之后新增的ticking time板块在平时英语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以及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一板块提升英语的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预习;自主学习;检测;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67-2  《英语》(译林版)教材修改之后新增了ti
摘 要:传统的音乐课堂往往借助钢琴等大型器乐来辅助教学,在农村初中却容易导致学生兴趣索然。而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小器乐,可以扭转这种局面,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就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相关阐述,进而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提升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音乐课堂;问题;小器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