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坚守·突围·回归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听了一节《背影》的课堂教学,有所思。首先,教者投影资料导入:“‘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倪文尖《<背影> 何以成为经典?》。语出教参,原载《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然后,以“‘父亲’有哪些好”为题,切入教学。这样的导入,颇有“凤头”之感;但后续未见“豹肚”:第一,教学重点,囿于寻找课文中“‘父亲’的‘好’”;第二,学习方式,一方面寻章摘句,一方面师生简单问答。那么,《背影》该怎么教,进或语文阅读课该怎样教?
  一、坚守底线
  1. 整体性,系统观照
  就一篇课文(散文、小说类)而言,其主题、结构、手法、语言各有特点。整体性,就是抓住重点,形成一个教学系统,并从中选择一个点,将系统中的各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背影》的重点是:第一,情感(与主题相关):“我”对“父亲”的认知(当时的,当下的,前后“对比”,与手法有关);第二,叙事(与结构相关):回家奔丧、“父亲”的送行、“父亲”的来信(总体上都是顺叙,与谋篇布局有关);第三,描写(这是手法):“车站送别”一幕,重点描述“父亲”买橘子的情形(爬月台的艰难,买得橘子后的欣慰);第四,词语的运用。这几个方面,既各有其重点,又相互间密切联系,这就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若以“‘父亲’的‘好’”为题,可以这样切入:
  第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我”现在知道“父亲”的“好”:(1)哪些事情具体表现?(2)重点事件是什么?如何描写的?这其中,爬月台的过程,是描写;具体的动作,是词语运用。
  第二步,引导学生感知“我”当时并未真切地感觉到“父亲”的“好”(“我”对“父亲”的诸多的“不满”):(1)表现在哪里?(2)为什么要写这些?正反对比,比衬“父亲”的“好”。
  第三步,引导学生解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我”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可以感知“我”认知的加深,也可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入。
  整体性,并非粗枝大叶,而是着眼于大处;也非挂一漏万,而是牵一发动全身。整体性,要求面对若干重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2. 层次性,逐步深入
  课堂教学的层次,第一是逐步展开,第二是逐层深入。上下环节,应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形成立体的。这既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回到所听的课,可否这样:(1)阅读感知,正面理解:“父亲”好在哪里?(2)正反比照,激疑质疑:明明“父亲”是“好”的,为什么“我”却很“不满意”呢?结合最后一部分理解“当时”,对“父亲”不认同;“当下”,对“父亲”很感激。(3)引入资料,深化理解:介绍朱自清《背影》出版后,其父第一时间受邀阅读本文时的激动。(4)照应课始,深入思考: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背影》在那时为什么成为经典?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守住基本面(整体性、层次性),不可被自己“抄”了底。
  二、尝试突围
  1. 恰当引入相关资料,正确认识课文价值
  说《背影》是一篇经典散文,并不错。但这有个时间参照:《背影》中的“父亲”,《背影》这类的散文,当下均不少见。倪文尖的《<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正好解释了这个问题:其“经典”,在当时,不在当下;其价值,在思想,不在文学(至少主要的不是文学方面的):它改变了人们当时形成的对“父亲”形象的片面认知;对于“五四”反传统的文化缺憾,是一次纠偏与反正。
  2. 恰当引入相关动态,积极创设阅读情境
  《背影》作为传统课文,自20世纪30年代始尊,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传统”的地位不可动摇。某报2003年9月13日披露,《背影》将不能入选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原因是在调查中发现,有七成多学生反对。一场虚惊后,有报道又称“经典挥之不去,《背影》并未落选”。教学设计可据此消息,引导学生辩论:“《背影》到底该不该保留?”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3. 恰当引入相关介质,有效解决阅读难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父母发生冲突、对抗。这种不满与对抗,更多地发生在父子之间。电视连续剧《中国地》第12集做出了艺术的解释:儿子只有打败了父亲,才能获得成长;儿子的性格与人格,只有战胜了父亲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背影》中“我”对“父亲”的不满,似乎更为合理,也更具普遍意义。因此,可在课堂适当的时段,播放有关的电视片段。
  一则小品说:幼儿园时,“我爸说的”;小学时,“老师说的”;中学时,“名人说的”;大学时,“我说的”;老年时,“我爸健在该多好啊,他一定能说准该怎么办!”这无疑是一个轮回:年轻时不免张狂,年老时世事沧桑,却也是“子欲尊而父不待”。引入这则小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背影》中“我”对“父亲”情感的变迁。
  4. 恰当引入相关形式,增强学生阅读体验
  诚如“阅读、手作、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是“壮游”的不错补充(蒋勋《我们需要出走》,《读者》2011年第20期)一样,教学形式的小小改变,也是创新:例如绘画,让学生分解《背影》中“车站送别”的过程,分组绘制“连环画”,深入体验父爱;例如表演,让学生表演“父亲”买橘子时“爬月台”的情景,体验其行动的艰难……这些形式,只要运用恰当,可以活泼课堂学习气氛,增强学生阅读体验。
  三、回归本位
  “本位”者,要义有二:文本;生本。“回归本位”,简单说就是回归文本与生本。具体来说:文本,让学生自己阅读;问题,让学生自己生发;答案,让学生自己产生;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评价,让学生自己进行。总之,把学习的自由与权力还给学生。
  要真正地“回归生本”,就要改变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积习,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多一些信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多一些等待。   在《背影》的教学中,有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还是写出一些东西来的。如:
  你是……/你是一团火,/你是一块冰;/你是一座灯塔,/你是一个航标;/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你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你是我的导师,启蒙的,终身的。(《读<背影>》)
  有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背影》到底该不该继续入选教材时,引导“反方”(不赞成入选)准备自己的理由,学生也还是很敢想的。如:
  ①现在时代变化了,我们家给我买的是电脑、钢琴,朱自清的“父亲”买的是小小的橘子,不值得小题大做地写成文章怀念。
  ②“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很艰难,也很感人。但是,送行时的关心太琐屑,太平淡,节奏太慢,没有多大的意义。
  ③“父亲”送行的衣着太陈旧,办事不果断,说话无激情,因而,形象不够“酷”,不够潇洒。
  还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也还是能多角度地分析的:
  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自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多久。
  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再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自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可见,教师不仅须有“生本”的理念,还须有“回归生本”的行动。在回归生本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需要真诚地信任,不可叶公好龙;充分地等待,不要急于求成。
  好比造屋,所谓“坚守底线”,其实就是不管大小高低,一定要确保它是一座房子,而不是亭台水榭;所谓“尝试突围”,就是在真正意义的房子上有所创新,或外观、结构,或陈设、装饰;所谓“回归本位”,就是牢记并体现一个宗旨:房子应可居、宜居,便于使用,利于健康,这些是第一的,否则再豪奢也无意义。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中秋快到了。有个男生悄悄送了盒月饼,放在我办公室,里面夹了张纸条,祝我中秋快乐。发现月饼的一瞬间,我很感动。小男生升上了高二,已经分到了别的班,但他在新学期的这个中秋,仍然想到了我。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想念,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高中放的假特别少,已经是中秋了,学校仍组织补课。想到很多孩子已经在温暖的家里和父母兄妹一起共度节日,而这帮孩子却因学业不得不坐在气氛冷清的教室里啃课本,我决定给他们过个中秋
公文处理是按照规范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是各级行政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处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办事效率,
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历史名校南海师范的基础上转型重生、创造奇迹的全新高中,是佛山市唯一一所面向佛山五区招收初中艺术特长生的区属重点高中。学校以“雅美
在传播学经典著作《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更加出类拔萃,都千方百计为孩子找家教。一番辅导后,孩子的成绩是提高了,可一旦因补习费昂贵而停止加油,成绩这车轮便开始下滑。是否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孩子自己把自己变优秀呢?  一位母亲专程找到我,她问:谢老师,除补习外,如何让优秀的孩子变得更优秀?  我的回答很简单:与更优秀在一起,孩子就可以变成更优秀。补习只是暂时的,那是受外力的推动。真正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的办法是孩子自己。  对于
玉米秆和玉米籽粒都是同根生的,都是经过光合作用而积累起来的有机物资,应同上“雅座”。不应当柴火烧掉,或当成废物到处乱弃。据科学化验分析,玉米秆以风干物计,含氮(N)0.4
“咬笔头,皱眉头,苦思冥想难想一句话。”这是作文课上常见的一幕!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还不完善,知识层次不够丰富,习作时往往文思呆滞、语言枯燥、内容单调,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谈作色变”。这种现状,值得深思。其实,“学生对所写材料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情境、人物和心灵,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唤起学生对美的期待和向往。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各种版本的小语教材都选编了一些有关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生物生态的常识性课文。这类文章能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师应该运用“情境法”教学这类常识性课文,让学生在情境中教、学、练,扎扎实实地抓好语言训练,老老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常识性课文教学中,教师须努力创设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实际。因为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利用生活化的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善于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