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学生的沟通障碍与应对策略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聋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语言,聋校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同样是语言。如何使聋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一直是聋校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校教师积极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对聋校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沟通与交流情况进行剖析和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聋校的教学效率,提高了聋生语言的能力。
  笔者对我校七至九年级的59名聋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平时的随堂听课所了解的情况,我们发现有84.2%的聋生喜欢上语文课,只有4%左右的聋生表示不喜欢,这表明聋生对学习语言具有很强的兴趣。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师与聋生进行沟通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手势汉语、口语、板书、口语兼手语等,聋生的自然手语也在课堂上有所体现。此外,我们的教师也常通过书信、便条、作业批语、谈话、体态语等方式与聋生进行交流。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清除师生间的沟通障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在沟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年级的升高与聋生在课堂主动进行交流的频率成反比,即越是高年级的聋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交流的次数越少。
  第二,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领会。因聋生的听力受损,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是边打手势边显示口型,由于教师的手语不够规范统一,口型不够标准一致,使聋生无所适从,难以完全理解教师所表达的意思。
  第三,教师与学生缺乏课堂交流。笔者在多次的随堂听课中发现,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只点一两个学生发言,其他的学生则没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或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爱打断学生的发言,甚至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无所适从。
  第四,对教材中“听(看)话·说话”内容重视不够。聋校一至三年级教材有看图说话的要求,教师能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到了高年级教师对此项要求有所放松,以致在低年级口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反而因口语能力减退而不愿开口说话。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作为聋校的教师,笔者根据多年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与聋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四点策略。
  一、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程改革提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亲历认知的过程。而聋校的课堂,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劲。为此,我们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寻求“新课程框架下的聋校教学模式”,从理论的学习到教师的研讨,从课堂的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最终从根本上革新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聋生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高起来,说的欲望强烈了,学生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因此,我们应当将培养聋生沟通交流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和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去,积极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实效。
  二、注重口语,强化手语,口手并用,相得益彰
  聋校低年级教学对聋生进行的语言训练,要求聋生能够开口说话。事实上,绝大部分聋生难以达到要求。教师切记对聋生不能一味地进行训练。有些教师宁可上百遍地纠正一个发音,也不愿指点学生如何去用手语表达,结果事与愿违。因此,我们要转变思路,从聋生的实际出发,对绝大部分的聋生进行语言训练时,要求学生掌握发音的准确度而不是去苛求发音的清晰度,只对少数能通过听觉获得有声语言刺激的聋生进行专门的口语训练。同时,要重视手语教学,让聋生熟练地掌握他们习惯使用的手语,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聋生沟通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认知经验与语言符号不能同步形成联结,而手语恰恰使得这种联结成为可能。实际上,运用手语正是聋生潜能之所在,通过手语去学习语言不仅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和自尊,增强交流意识,从而提高沟通能力。
  三、推广中国手语,畅通交流渠道
  手语是聋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聋人和健全人一样,需要社会交流,但手语的不规范、不统一为他们的交流带来了障碍,如电视台开辟了手语栏目,但一些聋人手语不规范,对电视上的手语似懂非懂;又如全国各地特殊教育院校相继对聋校招生,聋生可以跨省市入学,但来自不同地方的聋生入学后,只熟悉地方手语,这很不利于聋人学习文化知识,不利于各地聋人之间的交流。中州大学曾做过统计,不同地方的聋人大学生一起学习,单就规范统一手语就需要32课时,为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再者,手语作为聋人的语言,不少聋人并没有真正掌握,他们不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也不能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愿。聋人需要掌握规范、清晰、标准的手语。
  为此,我们利用学生社团开设了中国手语课,让学生学习规范、准确的手语。通过学习,学生的手语能力显著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顺畅。作为特教教师的我们,熟练规范使用中国手语,也是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每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开展教师手语竞赛、教师手语技能展示、学生手语故事赛、手语交际等,提高教师自觉运用手语的意识,增强师生手语的规范性,为师生交流的畅通搭建平台。
  四、创设沟通环境,让沟通从“心”开始
  长期以来,沟通障碍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聋生,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他们都只能封闭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即使是在学校,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因此,教师应主动和学生谈话聊天,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手语,达到规范、理解和统一。我们还利用情境教室,为聋生呈现不同的生活场景,通过场景模拟提高学生实际交流的能力。此外,沟通要从“心”开始。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勇于做学生情绪的“宣泄室”,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诚然,聋生的沟通障碍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培养聋生的沟通能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有待于我们特教工作者长期的坚守与努力。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让我们乘着聋校课程改革的春风,加快促进聋健共融,切实解决聋生的沟通问题,共绘聋生的美好明天。
其他文献
魅力,是极能吸引人的力量,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教师,是一个“魅力职业”,教师只有在施教过程中绽放展现魅力,孩子的心灵才会像花朵般绽放,完成知识的吸收和道德的完善。正如《学记》中所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魅力课堂四要素。  一、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性活动,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要想使学生能够
笔法的训练是书法教学初级阶段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由于开始没有正确掌握执笔和运笔方法,急于求成,过早地关注结体与章法,导致在后续的发展上受到制约。结体、章法其实易于掌握,而笔法问题是一个自始至终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能在正确执笔的前提下,从浅入深、由简到繁地理解笔法的实质,迅速掌握全面的运笔技法,对其顺利跨入书法艺术大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的执笔方法是前提  这个问题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建构的主线。2011年,在课程改革实施10周年之际,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数学学
【案例回放】  小姑娘叫雪,人如其名,长得白白净净,说话的声音清脆响亮。雪属于那种乖巧的女孩儿,让人一看就喜欢。每天一来到教室,她会先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从书包里一本一本掏出当天要用的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角。她从来不会把书包胡乱塞进桌斗里,也从来不会出现没完成作业的情况,就连她坐在座位上的姿势,也永远都是端端正正的。  后来才知道,雪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妈妈是幼儿园老师,难怪雪有着这样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由冉乃彦先生主笔的新栏目《名家有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冉乃彦先生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发展心理和科研方法研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关心青少年协会副会长。《名家有约》所刊载的文章,都是冉乃彦先生通过现场还原的方式,把自己与一些知名人士交往的故事叙述出来。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名人风范,也会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以致用,
综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包括话剧、歌剧、戏曲、小品、木偶戏、皮影戏等)以及电影和电视剧,这些都属于综合艺术的范畴。  国内外有许多学校,都很重视综合艺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学校,成立了木偶戏剧团和话剧小组;美国第56号教室,雷夫老师带领孩子们每年排练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北京的十一学校,话剧团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社团之一;等等。  为什么这些名校和名师,都不约而同地重视戏剧等
今年暑期.我和几名英语教师一起开办了公益课堂.免费为那些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孩子提供为期1个月的英语教育。开办公益课堂以来,我和伙伴们受到了一些赞美,但更多的是怀疑和反
生活中有各种庆典。  比如:婚礼。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一对男女领了一纸婚书,就意味着结为合法夫妻。然而,大多数的人们还是会举行一个婚礼。婚礼的意义就在于昭告世人与自我警示:从此我们走入婚姻,要爱护伴侣以及新组建的小家庭。  学校里也会有各种活动和仪式。比如: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及各个阶段的毕业典礼。人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仪式,帮助孩子逐渐成长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守法公民。  无
在一线教师眼里,名师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基地,也是缩微版的教师发展学校,被誉为教师成长的“火车头”。如何凝聚来自不同学校、区县乃至地市的成员,最大限度地对更多一线教师发挥
第一节课间,我来到教室准备上数学课,发现张龙和马畅正在打架。马畅看见我进教室,不再还手了。张龙看了我一眼,又给了马畅一拳。我叫了一声张龙,他看也不看我,又隔着桌子去踢马畅。我加重语气说:“张龙,你过来!”他竟然又给了马畅一拳,才气呼呼地走向我。  说实在的,从教这么多年,还真是第一次有学生当着我的面这样“嚣张”,当时真想好好地教训他一顿。但转眼一想,也许还有什么隐情。于是我压住怒火,问他:“你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