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学生修学旅行开展情况的研究

来源 :地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学旅行是由学校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外出旅行达到修学目的,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锻炼体魄、陶铸精神、开拓视野的一种教育活动.民国时期,学生修学旅行活动在目的、组织、时间上都有明确规定,且有较完善的保障制度.当代,研学旅行盛行,考察民国时期学生修学旅行的开展状况对现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研学旅行有所借鉴.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科大概念.UbD理论提出的逆向教学设计是在教学中落实学科大概念的重要途径.UbD理论指导下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学习结果为起点、评价优先,能够在教学中凸显学科大概念的价值和作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中的“中国的能源安全”为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提出在地理课堂中应用UbD理论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正式实施,如何有效落实新目标、新要求,探寻与之相匹配的备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上海版必修二第1单元“人口”为例,以系统论为指导,从地理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研究意义、定义及类型、设计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较系统地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操作思路和方法.
科研素养是终身学习型人才的必备品质.文章基于微课题“潘帕斯牧牛业存疑”的课堂实践、评价、反思的教学研究,提出了以科研素养为导向的地理课堂微课题设计和实施策略:问题设计应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进核心问题的解决;问题研究要突出对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体现对研究方法的指导,渗透研究精神的传递.
与传统地理课堂相比,基于自我决定论(SDT)的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本研究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例,基于自我决定论的自主、能力、关系三个心理需要的视角,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将理论具体落实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基于自我决定论的地理教学路径与框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为改变“知识立意”的教育为“素质发展”的学习,宁波市李惠利中学围绕地理学科开发了多学科融合的校园项目化实践活动.本文从实践活动的理念构想、融合设计、实施策略及收获反思阐述宁波市李惠利中学多学科融合的校园项目化实践活动开发的经验.
地图是地理学独特的语言,是认知地理空间事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中常以地图作为最有效的信息传达工具,各种各样的图是地理理论和地理知识的“图说”.阅读地图在地理学习中司空见惯,但从具身视域阅读地图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重点探讨基于具身理论进行地图空间分析和地图教学的主要方法.
项目式学习以创设情境为过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本文立足地理新高考,通过探析一组经典真题,以代表区域为载体、以农作物为主题、以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为项目,重点探讨依托农业的主题情境创设的优化意义及策略,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打造真正的地理高效课堂.
氧气是大气中体积含量仅次于氮气的组分.已有研究表明,在所有海拔高度上,氧含量几乎保持不变.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氧含量与先前的共识有显著差异,并呈现一定的空间和季节差异.2018—2021年对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氧含量的野外采样结果表明,氧含量为19.91%~20.78%,低于全球大气氧含量的平均水平(20.95%).夏季氧含量高于冬季,白天氧含量高于夜晚.除海拔外,气象因子(如气温)和植被条件(如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也对青藏高原近地表氧含量产生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青藏高原气温持续上升,植被覆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