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在当今教育领域影响颇深,它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的意义建构性以及学习的社会互动性,被誉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但目前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还比较少见,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
  建构性的学习,强调由学生发现和形成新的知识,进而促成概念的转变。应用在文学课堂上,可以归纳为下列四个层次。
  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建构主义取向的课堂重视学生的问题与发现,以学生在文本中建构的意义为依归,学生的学习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再到文化审美,注重循序渐进,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用平实质朴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描画了别具一格的故都秋景,折射出作者独特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散文已较为熟悉,基本能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方法掌握不够深入,加上阅历浅,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启发、引导。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和表达。“散文审美体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鼓励学生对文本意义世界的自主建构,是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主体间基于体验的视域融合和有效对话。”因而,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为主目标,下设以下分目标:
  1.感受《故都的秋》的画面美
  2.品析《故都的秋》的语言美
  3.分析《故都的秋》雅俗相融的艺术特色
  4.解读《故都的秋》多重意蕴的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任利利,叶继奋.入境、生情、悟神——《故都的秋》审美体验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5).
  作者简介:刘清清,女,1992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拘谨封闭的语文课堂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体现不了语文的美和灵性,只有开放才能让语文课堂美起来、活起来,才能使中职语文真正为学生所爱。  【关键词】开放;中职语文;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传》——一堂公开课令我受益匪浅: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自由对话,是心灵的共鸣引发的升华,是一种被丰厚文化、崇高人格浸润的享受,而这一切源于——开放。开放让
【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课的一篇古文。在这篇课文中,刻画出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以言辞说退秦军的深明大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过程中,笔者试图引导学生以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领略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通过梳理文章脉络,正确认
能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紧缺和能源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提高能
【摘要】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书中谈道: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诚如吴刚平教授所言:是否理解了文章,要看学生是读出了文本的言上之意,还是读懂了言下之意。能读懂言下之意者,就能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或受启发,或为之发笑,或为之动容,即所谓的共
【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体系改革以行业的需求和就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指导原则,以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口译人才为目标。目前高职口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校企合作的大视角下,综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口译教学分阶段化,以期望能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体系建设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职 应用型人才 商务英语口译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特点,要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同时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小说《项链》中对主人公玛蒂尔德性格的多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使学生在批判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