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探讨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氨氮;测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X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72-02
  Abstract:Studying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n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Nitrogen in water.Based on work experiences,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experiments.
  Key words:Ammonia-Nitrogen;Determination;Influencing factor
  水中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的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某些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1]。目前水中氨氮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2],国家标准中对其操作已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水样情况复杂,标准中并未给出具体的适用范围和解决办法。本文根据多年的实际水样分析经验,对影响水中氨氮测定的多项因素进行了探讨。
  1 仪器与试剂
  全玻璃蒸馏装置;分光光度计;常用玻璃器皿;氨氮标准使用液:10.00mg/L,室温下保存;纳氏试剂:聚乙烯瓶,4℃保存;酒石酸钾钠等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
  2 结果与分析
  2.1 pH值的影响 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小时,主要为铵盐;反之为游离氨[3]。
  2.1.1 pH值对蒸馏的影响 测定氨氮的水样在采集后,需要用硫酸固定到pH值小于2。在蒸馏前,必须用NaOH钠将水样pH值调节至6.0~7.4。pH值偏低,氨氮以铵盐形式存在,蒸馏不充分;pH值偏高,蒸馏初始阶段氨氮就会以游离氨形式从液相中逸出,尤其对于氨氮浓度较高水样,会导致测定值偏低。
  2.1.2 pH值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在水样中加入纳氏试剂后,适宜显色的pH值范围为11.8~12.4[3]。pH值低于11.8,显色不充分;pH值过高,生成大量NH2HgIO造成水样浑浊。对于同一个水样,先调节水样pH值,再加入1.5mL的纳氏试剂,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水样pH值在6~9时,加入纳氏试剂后吸光度最高。所以在加入纳氏试剂显色之前,水样都应先调节其pH值至6~9。
  2.2 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水样中含有悬浮物、余氯、钙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和有机物时会产生干扰,需要作适当处理,以消除对测定的影响[2]。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有蒸馏法和絮凝法。蒸馏法的优点是对于一般水样,基本能消除颜色和大部分干扰物质的影响,缺点是需要蒸馏设备,分析时间较长、易损失;絮凝法操作简便,时间短,但无法去除颜色和所有的干扰物质。表2中列出不同来源的水样,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测定得到的浓度值。
  从表2可以看出:(1)有颜色、浑浊水样:必须用蒸馏法对其进行前处理;(2)有颜色、清澈水样:必须用蒸馏法对其进行前处理;(3)无色、浑浊水样:絮凝法或蒸馏法均可。但需要注意絮凝法的结果往往比直接法还高,这是因为絮凝剂、滤纸等均含有氨杂质,测定高浓度水样时该误差可以忽略;测定低浓度水样时,这种干扰则表现的非常明显,因此在测定低浓度水样时应尽量避免选择絮凝法,而是用蒸馏法处理;(4)无色、清澈水样:需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对于水清无色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水等水样,可直接取样分析;水样若有明显异味或显色后颜色不是黄色而是其他颜色,比如黄绿色,则必须用蒸馏法进行前处理;(5)生产废水因水样复杂,干扰因子各有不同,应直接选择蒸馏法测定氨氮浓度;(6)特殊情况:在分析含氮量高的城市生活污水时,因取样量少,需稀释后分析,稀释后的干扰因子可忽略不计,直接取样和前处理后测定的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可直接取样测定。通过对大量实际样品的分析比对,根据不同的水样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样品的分析效率。
  2.3 影响空白值的因素
  2.3.1 显色试剂的影响 根据标准HJ535-2009,纳氏试剂有2种配制方法[2]。方法1操作复杂,且试剂稳定时间短;方法2配制简便,稳定时间长。经过多组空白样品比对,空白值均符合标准的要求,但方法一空白值更低。市售酒石酸钾钠含有铵盐,需加热煮沸冷却后使用,但不可放置过长时间,否则会使空白偏高。
  2.3.2 滤纸对空白值的影响 滤纸中含有铵盐,不同厂家的滤纸铵盐含量也不同,因此实验中尽量避免使用。絮凝法不要用滤纸过滤,可静置稍长时间或选择离心处理取上清液。若实验中必须使用滤纸,需提前对滤纸进行处理,在无氨水中浸泡或用不少于100mL的无氨水进行冲洗,方可使用。
  3 小结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方法操作简单,但影响因素甚多,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本文对影响氨氮测定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不同水样适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罗毅,李国刚.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用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535-2009.水质 氨氮的測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S].
  [3]任长存.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引进18个省内外玉米优良品种(组合),在临夏州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站进行适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筛选,筛选出了机械作业适应性好、生产性能高的新品种胜玉902、玉研646,初步改善了临夏高寒阴湿区玉米生产中适宜机械收获品种单一、产量低下、效益不高的瓶颈问题,为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临夏州;机收玉米;引种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对草莓子苗设置不同的低温预冷处理技术,总结了山东临沂地区主栽草莓品种红颜適宜的低温预冷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提出了规范配套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为临沂地区草莓鲜果空白时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草莓苗;低温预冷;促早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41-02  草莓苗花芽分化的时间早晚、数量多少和分化的质量好坏是影响草
期刊
摘 要:通过热水浸提法和醇沉法对木瓜果实的多糖进行提取,探讨热水提取温度、料液比、热水提取时间以及醇沉时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木瓜果实多糖提取的影响,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蒽酮-硫酸比色法为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木瓜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80℃,料液比1:60g/mL,提取时间60min,乙醇浓度80%,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达到5.6%,工艺条件最佳,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试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丁酸类产品对其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三丁酸甘油酯组(0.5g/kg、1.0g/kg和1.5g/kg TB+基础饲料)、包膜丁酸钠组(0.5g/kg、1.0g/kg和1.5g/kg SB+基础饲料)。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TB各组南美白对虾周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7.6%、28.7
期刊
摘 要:针对性环境设计专业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部门教学大纲及专业培养方案,主要是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更新授课模式,发扬本校水利土木等工科专业优势,以“新工科”的高度,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从传统艺术形式化理论到工程技术下功能性与科学性的结合。通过其实践性教学模式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全面嵌入式“1+2+3””实践教学模式。即把1条链式实践教学体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江门地区新引进的3个苦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珠2号早熟性好,且前期产量和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早熟苦瓜品种在江门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苦瓜;品种;比较试验;江门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44-02  Abstract:3 newly introduced varieties of bitter
期刊
摘 要:白芷是临床常用品种,目前市售白芷存在商品规格多、产区广、品种杂等特点,质量最佳、疗效最好的白芷道地产区药材尚未认识统一。通过查阅本草文献,结合实地调查,对历代本草中白芷进行考证,分析了不同产地白芷药材资源的变迁及演变过程,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并发掘白芷道地药材。  关键词:白芷;道地产区;种质;沿革;变迁  中图分类号 R2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期刊
摘 要:枯萎病是款冬花种植过程中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款冬花的品质和产量。该文总结了张家口西南部地区款冬花枯萎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款冬花;枯萎病;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62-02  款冬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药典》收载的款冬花为款冬的干燥花蕾[
期刊
摘 要:该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针对2017年7月14日沈阳地区一次大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高空探测、地面等常规资料,欧洲细网格等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环流背景场、探空资料场、散度场、假相当位温场、比湿场等方面,得出此次大雨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今后的大雨预报提供很好的借鑒。  关键词:大雨;假相当位温;比湿;沈阳地区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厌氧消化是处理有机废弃物一种主流工艺。在实验室自行设计有效容积为1L的厌氧反应装置中,对鸡粪、猪粪及牛粪进行高温厌氧消化试验,对3种畜禽粪便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含固率(TS),总有机碳(TOC),C/N,pH值的变化及其与甲烷产生量的关系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消化物料TS和TOC含量及C/N随消化时间呈下降趋势,30d厌氧消化后,鸡粪、猪粪和牛粪的TS含量分别下降了35.9%,2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