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协作共同体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由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牵头,涵盖昌平区东南北中四方位、包括八所不同类型优质公立园所的幼儿园协作共同体成立,我们将这命名为“合悦新路”。
  “合悦新路”,很好地阐释了协作共同体的特征和作用:“合”代表合作、合力,既有不同意见又有合作理念;“悦”代表信愿、乐行,既有真诚合作的内在信念又有知行合一的行动;“新”代表新生、创造,既有探索精神也有创新精神;“路”代表思路、途径,共同为打造昌平学前教育品牌提供新思路,为提升昌平学前教育质量探索新途径。“合悦新路”的成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以更好的形式组织联合、资源共享,通过促进幼儿园协作共同体内部园所的发展,最终带动整个昌平区学前教育的提升。
  “合悦新路”幼儿园协作共同体成立以来,八所幼儿园充分利用协作共同体的资源共享优势,积极开展干部、教师协同培养。
  成立导师团队
其他文献
按照词典的定义,学习通常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但在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能够成就人的成长,包括身心、人格、专业等各方面的成长。甚至,我认为学习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方式,人正是因为学习,才掌握了工具,才从古猿进化成为了人类。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识,在我三十多年的幼教生涯中,我将学习作为了一种生活
幼儿园老师每天都在扮演多种角色——魔法师、小丑、故事大王,甚至断案的“法官”。老师,他打我。不是,我没有,是他先打我的。老师,谁又打谁了。我没有打他,他打我,我才还手的。老师,xx把垃圾扔地上了。一件官司接着一件官司,严重影响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清官难断家务事,断多了也会没有耐心,直接说以后别告状,可也只能维持半天甚至很短的时间。幼儿园老师们如何不当法官,有没有办法让幼儿自己学会处理同伴矛盾、不计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我突然收到园长发来的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老师正扮演花仙子与小朋友们互动, “花仙子留在了宕昌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心中”,园长说。看着视频,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在宕昌支教的那几天。  支教第一天早上,是当地老师开展的公开课。一进入活动现场,我就被震撼了:原本计划一百人的观摩活动,来了两百多人,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宕昌老师展示了一节阅读活动《过生日——青蛙与癞蛤蟆》。材料丰富,内容安排紧凑多
作为朝阳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市级示范园,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幼儿园一园两址,共有教职工一百多人,在园幼儿六百多人,对孩子们而言,可谓是一个大社会。幼儿园多年来秉持以尊重为核心的幼儿园文化,立足“儿童是具有先天遗传特点和无限发展可能的未来社会人”的儿童观,坚持“培养独立善思、乐观实践、有爱国情怀的儿童”的育人目标。  为此,我们筛选与整合对幼儿具有特殊意义和教育价值的节日、纪念日以及幼儿园重要活动的时间节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武职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直属湖北省教育厅领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重点论述的一个议题,其中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随着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而日渐紧迫,武职院充分认识到建设一个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网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在广泛且充分地考查了各主流厂家的产品、技术、工程质量和售后服务,并且聘请专家集体论证评审了各厂家
摘 要:中国企业在经历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装备现代化”两个发展阶段后,目前正在步入以应用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工具”,他们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然而,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某一专业知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仿真性,常常出现让学生感到知识枯燥乏味、所学知识难以致用的现象。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状况。如何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马上想起了在我们班一次“我喜欢的游戏”调研中,孩子们抱怨不愿意去建筑区玩,因为收积木太浪费时间了。原来老师在着急孩子们收积木太慢时,孩子们也在抱怨收积木太费时间。  作为老师,我们会习惯性地将积木的搭建过程看作是游戏,而将收积木看作是整理和劳动。所以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让孩子们的“劳动”更加有效便捷,让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劳动以便更好地游戏。  但其实跳出原有的思维想一想,建筑区的核
近几年,我园开展了北京市規划办课题“食品制作体验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对幼儿的健康饮食教育,不仅仅停留在食品制作体验活动上,而是应该从食物的认识、制作、品尝、分享、文化、礼仪等多个方面进行渗透。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都非常喜欢这个课程,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然而,尽管我们专门为幼儿建立了小厨房,幼儿所使用的餐具也是经过了食堂的消毒,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不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将幼儿的哭泣、游离现象视为脆弱或不合群的表现。这种判断是否正确呢?其实,依靠直觉经验给幼儿“贴标签”是片面的评价,我们应该深入分析“适应不良”现象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积极调试,使其获得适宜的发展。  案例呈现  身形高高胖胖的果果是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小男孩。但跟他的身形不太相称的是,在幼儿园中,老师们常常看到他默默哭泣的身影:早上来园时、吃午饭时、动作慢被老师提醒时、
“老师,麻烦您多给乐乐点水喝!"“老师,毅毅上火了,您让他多喝点水。”“老师,筱筱嗓子发炎了,谢谢您让他多喝点水。”每天晨间接待时,家长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老师多给孩子喝点水。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创设了喝水记录栏,记录今天喝了几杯水;通过故事、歌曲引导幼儿,让他们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喝水习惯等。對于那些不爱喝白开水的幼儿,我们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叮嘱家长不能用果汁、饮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