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事件”促使邓小平南巡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这社长一来,就摆出一副官架子,用责问的口气问“皇甫平”文章是谁授意写的。
  据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凌志军在《1 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中记载:邓小平前脚刚一退休,身后就响起了一片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声。他在北京说了又说,期望能够制止,却都没有用,跑到上海去说,竟又招来北京舆论的批评。看来仅仅私下说说是不行了。他决定南巡,而且要“巡出个名堂”。
  文中所讲“跑到上海去说,竟又招来北京舆论的批评”,指的是“皇甫平事件”。时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正是当年“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组织者。他透露,当年这组文章的基本精神正是脱胎于“1991年小平上海讲话”。而1991年邓小平的上海之行,几乎是1992年他南巡的一次预演。
  邓小平以正视听的先导讲话
  进入19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头,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疑虑。
  业已退休的邓小平敏锐地洞察着这一切,认为有必要表明自己的态度。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道: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改革开放越前进,我们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一个月以后,即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来到上海过春节。这一次,他一到上海就深入工厂和企业参观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说:“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光我一个人说话还不够,我们党要说话,要说几十年。”他还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闭关自守不行。”最后,邓小平强调:开放不坚决不行,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不久,朱镕基在全市干部会议上,传达了邓小平的这些讲话精神,并引用经過改造了的曹孟德的话说:“何以解忧,唯有改革。”为此,朱镕基还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暗喻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
  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的周瑞金,敏锐地察觉到邓小平这次在上海的讲话所昭示的政治含意,认为大有文章可写。随即,由周瑞金、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和《解放日报》评论部的凌河3人组成的“皇甫平”,以邓小平此次谈话为基础,接连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了4篇大声疾呼改革的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连遭北京舆论“大批判”
  “皇甫平”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许多读者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其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了解“发表背景”。
  但是,北京的舆论界则呈现另一种状况。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话语中心。俗话说:北京打喷嚏,中国就感冒。这一年,北京的第一个喷嚏打向了上海。
  在北京,一家有全国性影响的大报发话了,刊文《建造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矛头直指“皇甫平”,认为不这样就会“解除人们的武装,模糊和混淆两种改革的界限,为自由化的改革观泛滥打开方便之门,以至于把改革引向邪路。”
  之后,全国不少媒体也都开始集中火力批判“皇甫平”文章:《当代思潮》1991年第2期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7期发表《重提姓“社”姓“资”》;《高校理论战线》1991年第3期发表《问一问姓“社”姓“资”》;《真理的追求》1991年第10期发表《庸俗生产力观点是十分有害的》;《当代思潮》1991年第4期发表《为何不能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
  这些文章的批评都非常直白,态度鲜明。这一点,仅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来。
  到了8月份,北京另一家知名大报和权威杂志也加入了进来,上纲也上得更高了,而且提出批判“庸俗生产力观念”、“经济实用主义”,等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批判“皇甫平”文章,矛头分明已指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事情不仅仅止于舆论。不久,时任中宣部的领导给上海主要领导打电话,亲自过问羊年4论的具体情况,同时派出调查组到上海调查此事,并要求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周瑞金担心此事会演化成上海的第二次报道事件,于是就找到正在上海办事的杨尚昆的长子杨绍明。杨绍明在详细了解到4篇改革社论的真相后,当即飞回北京,向杨尚昆作了汇报。杨尚昆听完汇报,立即打电话给上海市主要领导同志,告诉他们《解放日报》刊登的4篇改革文章的内容都是小平最近的讲话精神,立意很好,值得肯定。
  此外,周瑞金说,1991年9月中旬,北京还有位大报社长突然跑到上海,要找他谈话。他摸不透这位社长为什么要来找他谈,于是向上海市委主管领导汇报此事。这位领导也感到蹊跷,就交代周瑞金随机应变。北京这位社长一来,就摆出一副官架子,用责问的口气问“皇甫平”文章是谁授意写的。周瑞金装糊涂说,没有人授意,是自己组织撰写。最后,这位社长让周瑞金写一个文章发表经过的材料给他,说回北京好向中央汇报。
  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
  事情越闹越大,上海市委领导指示淡化处理,但事情并未就此完结。1991年10月,一位大人物来上海视察,在干部会上公然指责“皇甫平”文章影响很坏,党内外的思想给搞乱了,好不容易刚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上来,现在又冒出一个“市场经济”,说什么“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这不是又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吗?
  周瑞金说,当时,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是,颇有戏剧性的是,11月份又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上海视察,他在干部会上却讲了与那位大人物不同调门的话:“不解放思想,很多事情先带框框、先定性、先戴帽,这就很难办。不要还没有生小孩,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就先起名字。”
  这表明,高层就改革开放的思路是有分歧的。1991年的“皇甫平”文章,就好像处于两种气团的狭窄过渡区域,在哪个锋面上总免不了云雨或大风。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其著作《变化》一书中对1991年的北京关于姓“社”姓“资”的思想有如下的描述:较量舆论如临大敌,似乎是由于乱了方寸,这才小题大做。那些人如此兴师问罪,让不相干的旁观者看来,的确不高明。从他们自己擅长的阶级斗争立场来说,还出了一些错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动机,却连真正威胁自己的人在哪里还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发展证明,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后一个错误是致命的。
  在1991年就“皇甫平”文章展开的交锋中,据说有句话在北京悄悄流行着:“京都老翁,坐看风起云涌。”邓小平冷静地观察和思考了这场交锋,及时抓住了它的要害。1992年春,他老人家出山了。
  人世间暗含着一种规律。邓小平羊年一露头到了上海,羊年结束又来了上海。这一次,又是上海首先拉开了宣传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序幕。1992年2月4日,农历壬申年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头版率先发表了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要讲一百年》的署名评论,主要论点依旧来自邓小平南巡谈话。与一年前发表“皇甫平”文章的遭遇大不相同,这次舆论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来源:《变化》、《交锋》、《邓小平和中国的变革》、《决断:邓小平最后一次南行》、《1990年至2002年中国实录》、新华网等。整理:张现军
其他文献
今年77岁的刘吉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过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等职务。  他曾潜心研究西方民主政治体制,被认为是最了解西方制度的中共高干之一。他当过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的智囊,对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也发挥了作用。  6月9日,针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所面对的困境,以及中国改革等问题,他提出了个人见解。  刘吉认为,当前美
今年,著名出版人、万榕书业总经理路金波注定官司缠身。继被卷入“韩方大战”、“木子美公布情书讨钱债”等风波后,近日,他又被曝因欠上市公司出版传媒1400万元债务,被迫以自己的宝马轿车作为债务抵押。但路金波在微博上爆粗口称:“哥们新企业初起,老公司健在。虽然开始学低调,但生活挺踌躇满志啊。你们娱乐记者编俺们文化人的‘财经新闻’,再胡说八道哥们又要派巴洛特利去操你七舅姥爷了啊。”  不管是真的新事业起航
如何与动画结缘  大学期间,我在学习国画(山东艺术学院国画系),因为家境不好,需要自己勤工俭学。老师介绍我去帮助北京的一家动画杂志画插画,在这期间一起工作的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建议我去做动画,说收益会高很多。那是98、99年的时候,大学毕业生一个月挣2000的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当时做动画已经挣到一两万了。为了多帮家里分担一些生活压力,我就来到北京并开始学习动画。因大学期间自己骨子里的梦想是做导演,再
公众质疑年轻女性官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情绪在发酵。而质疑的原因,包括潜规则、违规提拔、家世背景、裙带关系等不一而足。若想真正保护无辜女性官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名著中有句这样的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小说家钱钟书在他的《圍城》中也有句名言:“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由此可以推论出,女人是政治动物中的政治家,且是天生的。  而现实的境况却并不是那么回
有伤痕的前额  有的女人皱纹长在眼睛周围  有的女人,皱纹长在乳房和小腹  有的女人,拜托玻尿酸  把自己变成剥了壳的水煮蛋  她们的皱纹,长在心里  我的,集中在我不喜爱的额头  “师傅,刘海给我剪厚点。”  前额:我的羞耻  前额:厄运的宿营——  那里,一道最新加盟的伤痕有如  天边远逝的雁阵  一个斜乜的眼神  像分出一条路的海水,泄密的  刘海没有完成委托:  未能,像某些见不得人的私欲
清明节  清明的早晨  远山在太阳之前起身  兄弟俩  脚前脚后走向北山  他走几步,他也走,他停  他也停停  他怕他停下,怕他拐弯  他以为他再也走不动了  或忽然回头  他们不知道背后跟着我  看他们给祖坟烧纸添土  说先人各有各的好  生命并未結束  仿佛他们自己  也已经重新领有命运  多年前我为他们写诗  想象有个时间——  怨他们的人把门闩紧  门外撒一把白灰  想他们的人留着门缝儿
话说,《碟中谍5》虽以阿汤哥的真人搏命特技为卖点,但电脑特效也构成了最终成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片中这样的辅助电脑特效镜头加起来也多达1200个。影片的大获成功,可谓真人实拍与电脑特效有机融合的结果。下面,就来看一下《碟中谍5》里那些逆天特技的幕后,看看阿汤哥是如何用生命在拍戏的。 1500米高空扒飞机外壁,而且是八上八下  扒汽车?扒火车??这些惊险动作,已被N代动作明星们玩腻了。在好莱坞号称“胆
2011年的台湾影坛是火爆的一年,不但各大影展都有台湾电影的身影,同时台湾本土电影纷纷呈现出佳作,票房口碑双丰收,其中有一个人的电影更是独占鳌头,他就是——九把刀。  九把刀之所以火,因为有两部作品都与他有关,一部是根据他的原著改编,由他自编自导的小清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小成本的电影在台湾和香港都创下了神一般的票房奇迹,1月6号,该电影也正式在内地上映,可谓是一呼百应,一票难求。
(安哥的话:拿到这封据说是著名国际巨星张柏芝写给经纪人的亲笔信的时候,安哥跟所有人一样认为是假的。但这封信读起来真的很像真的,所以安哥抄录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下为张柏芝书信原文:  Dear Stella(Stella原名周芙蓉,安徽蚌埠人,是张柏芝在上海的经纪人):  你好,我正在铁岭市跟赵本山老师和小沈阳老师拍戏。我最近吃饭睡觉都很好,Angela(原名周美丽,是周芙蓉的堂妹,是张柏芝在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一大批中共高级领导人和“左翼”文化人士去过新疆。他们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到那里工作。另外,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尽管只剩下三万余人,但还是组织两万多人向西挺进。因此人们自然要问:在那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为什么要作出如此选择呢?这一切,都与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1933年的“四一二政变”  1928年11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金树仁为新疆省政府主席。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