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阳光体育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阳光体育指的不仅仅是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体育,更是让每个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学生体验到快乐和阳光,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正是以探寻有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为中心,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书面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得出了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些结论,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意识;自觉锻炼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unlight sports shallowly the way and the method
  Zeng Jianxiong
  【Abstract】The sunlight sports refers to is not only lets each young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sports, is lets the student who each participates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experience joyful and the sunlight, fosters the aware exercise the custom, raises th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achieves improves the physical quality the goal. Is precisely by inquired about that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sunlight sports the way and the method are centers, in has consulted in the massive literature material foundation, through written methods and so on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 has obtai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the sunlight sports” some conclusions, discusses together in this and everybody analyzes. 
  【Key words】Sunlight sports; Sports consciousness; Aware exercise
  
  阳光体育运动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组织的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体育活动,旨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想要通过阳光体育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原因,这些原因有虽然涉及很多方面,但归纳总结后,我们会发现主要是整体氛围不好、学生个人技术不好、配套设施不够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措施,改变目前学校体育的整体现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努力:
  1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整体氛围对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要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学校需要加大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主管学生活动的相关领导和部门,还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讲解,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从理论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同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还可以组织教职工团体体育活动,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加锻炼的校园气氛。在进行校园宣传和组织各项活动的同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予以表扬,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阳光体育普及到更广阔的范围中去。
  2 设置多样有趣的运动项目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不管是在体育课上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都应以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突出特色,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对我所任教的200多人的问卷调查中,和对20多人的个别谈话来看,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育项目,女生相对来说更喜爱运动量较小的休闲娱乐性项目,如健美操、伙伴计划、冬季三项等,而对于传统的田径、排球等项目很少有人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这些都表明,她们对目前能够参与的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说有趣的运动项目应该是普及阳光体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多挖掘开展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那么长久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女子锻炼难、体育弱的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改善和解决。
  3 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
  在普及阳光体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专业系统的体育指导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在多数大中专院校,教师结构表较合理,教师专业水平较高,总体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体育教师在具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通过进修培训,都具有组织和开展集体项目的业务素质,不管在课堂内外,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这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得心应手,学生积极主动,两者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局面,对培养学生体育乐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从与学生谈话和日常教学情况来看,体育兴趣不高往往是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是在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的。体育教学中的科学指导对培养学生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就要深入钻研教材,不断创新,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对任教的每一节课,首先要钻研该课程内容的魅力所在;其次,要研究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展示,学生才乐于接受;第三,有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师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 定期组织体育竞赛
  运动训练对许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加上比赛多与集体主义精神紧密相连,所以不管是班级、各系还是学校规模的体育比赛,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体育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不足,促使学生自发参加锻炼。因此,应定期举行一些院系间的比赛,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和组织。以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对学生的观察中,也能够看出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每年运动会前夕,体育课上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利用自由活动时间自觉锻炼,也有同学主动咨询有关动作要领,或者主动要求课外活动时间参与锻炼;比赛场上,运动员和观众情绪都格外高涨,因为关乎集体利益,所以体育比赛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很大。不管输赢,他们都在比赛过程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了比赛和运动,这对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锻炼习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逐步完善硬件设施
  许多体育活动需要借助硬件设施得以完成,学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需要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学生可以有条件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那么如何完善硬件设施,达到国家所倡导的阳光体育的目的呢?首先作为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学校,除了在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更要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使学生真正有地方锻炼,有条件锻炼,从而达到参与阳光体育,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在对学生的个别谈话中,很多学生表现出,面对学校有限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他们很无奈。配套运动场地和器材不完善的情况存在于很多大中专学校,这些院校的学生本来是精力充沛的年龄,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也很多,但学校的硬件设施往往很有限,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少,即便在体育课上也表现得很不积极。所以说,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重大,作为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完善校园的体育设施,从政策上予以支持,经济上予以保证,为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基础。
  阳光体育不仅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重视,更要求我们在保证体育课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挖掘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切实达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根本目的。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们,应该协同一致,各尽其责,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不断挖掘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开展阳光体育的方法和途径,真正让学生自觉地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
  参考文献
  [1] 李振聪.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 2006年12月21日
  [3] 《对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郝剑.《体育科技》,2010年第一期
  [4] 魏玉琴,朱杰,王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学.探索》
  [5]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体育学刊》,2007年11月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道寿冬,副教授,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德育教育功能,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着重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开发德育教育功能的优势、主要内容及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开发;体育教师;学生  Develop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E courses  
期刊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关键词】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Duty phys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art initially searches  Nong Dingji  【Abstract】The te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是力求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有兴趣的学习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甚至废寝忘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迅速牢固。  【关键词】直观教育;趣味教学  Biology class interest teaching  Pan Huayuan  【Abstract】The study intere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对自动化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以下简称PLC)的应用也越来广泛,越来越普遍。因此PLC课程在各类工科院校中普遍开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对自动化控制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分层次教学;就业环境的技能层次  By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n administrative le
期刊
【摘要】数学与其它学科不同,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数学语言又可归结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各有其优越性,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符号指意简明,书写方便,且集中表达数学内容;式子将关系溶于形式之中,有助运算,便于思考;图形表现直观,有助记忆,有助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要把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工具,更应注 意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使之臻于完美,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目的。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活中,要致力于以下六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  Slightly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language optimiza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普通高中体育教育现状,秉着从实际出发原则,剖析了现行高中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阐明了高中体育教学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程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教育改革;素质教育  O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Huang Guifen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
期刊
【摘要】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前延阵地,音乐教育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把尊重看成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观;尊重;生活  Discusses direction of shall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师作用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
期刊
【摘要】制约体育教学消极因素很多,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师生合作因素、集体凝聚力及环境等,如何从克服这些主要因素的消极方面,真诚和爱心,多层次、多指向的合作及强化集体凝聚力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教学;消极因素;对策  By restriction sports teaching negative factor and countermeasure  Wang Liang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