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考试公平性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ta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引发了测试学者对网考效度、信度及公平性的一系列研究。网考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的中国西部地区,网考的出现与实施给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与冲击。作者基于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情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数据,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对网考的公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发现网考由于新题型及考试形式的特殊性易存在因地区差异而导致的公平性问题。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高校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 考试公平性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开始于2007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以下简称为CET)网考项目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全国CET考试委员会的支持与推动下已从2008年12月起在中国试点至今。网考试点学校从最初50所高校发展到“凡是具备硬件条件的学校都可以自主参加、实施网考”(续梅,2010)。依据2011年全国CET网考计划,CET网考分别于4、5、10及11月各执行一次。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笔考或网考。网考的出现既避免了传统笔考一年两次考试机会的局限性,又给考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中国西部地区高校而言,网考的出现,以及今后CET的发展趋势让高校教师及学生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及教学设备比较落后情况下对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改革,以及CET网考公平性产生了忧虑感[1]。
  二、CET网考测试形式及内容
  CET网考是基于计算机的一种考试模式,需要上机进行操作。金艳、吴江(2009)对CET网考的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并介绍了网考试卷构成和考试过程。CET网考专用网站(www.ccets.org)也为网考考生提供了真题演练,考生可对练习模式和考试模式的各种题型进行练习。网考试卷由三个模块组成:听力理解(25—30分钟)、听力综合(45—50分钟)、阅读理解(35分钟)。听力理解共有18道多项选择题,基于四个音频和一个视频短片内容。听力综合共有26道题,其中15道为复合式听写,基于听力理解模块中同一视频短片的内容;10道为句子跟读,同样基于听力理解模块中的四个音频和一个视频短片内容;1道为短文写作,基于视频短片部分内容,进行内容总结并发表看法。阅读理解共有30道题,10道为快速阅读理解,一篇短文,其中7道为多项选择题;3道为填空题;10道为精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共两篇短文,各5道多项选择题;10道为基于视频短片内容的语法结构填空。
  三、CET网考公平性
  CET网考是国内全新语言测试形式,在CET笔考发展成熟并在全国全面实施已长达二十余载的背景下,这种新考试形式能否保证其考试公平性呢?考试公平性涵盖哪些内容?
  (一)考试公平性。
  由于考试,尤其是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对于考生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考试本身的质量,以及考试的公平性极其重要。只有保证考试本身的科学性,“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才有意义。美国教育研究学会等机构编制的《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1999)》阐述和规范了测试的公平性。
  1.公平性即为无偏颇。偏颇可产生于考试本身的缺陷,或者由于考试的使用导致不同考生群体的考试结果具有不同意义。邹申(2011)提出,考试内容包括测试技能或能力范畴和测试材料的体裁和题材。如果所选择的内容样本缺乏代表性和覆盖面,其结果就可能会影响部分考生的成绩。另外,考试偏颇也有可能来自考试的答题形式。如果考试采用某种答题形式,但该形式对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那么选用该形式会影响这部分考生的成绩。
  2.公平性体现在考试过程的公平上。具体指在施考过程给予所有考生公平待遇。如要给考生提供恰当的考试条件,以便他们发挥得理想。
  3.公平性也体现在基于考试结果的决策之上。一个具有公平性的考试(标准参照)应该保证不同考生群体之间的通过率具有可比性。如果是选拔性考试(常模参照),那么同类表现的考生应该有均等的选拔机遇。
  4.公平性指均等的学习机会。这条标准主要针对标准参照性考试如学业考试。在多数情况下,学业考试旨在检查考生经过学习后知识或能力的掌握程度。如果有些学生未有机会学习相关内容,但考试包括这些内容,那么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得低分。
  因此,考试公平性涉及诸多方面:考试效度(包括内容效度、构念效度等)、考试实施过程、考前准备、考试结果使用、考试内容的学习机会。对CET网考这种基于计算机的考试,我们应当在全面实施前对其公平性进行探究。
  (二)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学、CET考试现状及网考公平性调查。
  我对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系列访谈,并研究了吉首大学2010年12月及2011年6月这两次CET考试成绩数据情况,且于2011年6月对参加CET考试的6个考场中的160名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结合访谈、数据、调查分析结果,对CET网考公平性进行初步探究。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在对吉首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并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发现,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学校无法保障全部学生在多媒体教室接受英语教学,一部分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安排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一部分学生完全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材、黑板、粉笔或水性笔,另一部分学生每周在这两种教室之间交叉进行大学英语学习。接受调查的教师反映,只有少数学生能去语音室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大多数并没有此类机会。另一方面,因为教学设施的局限性,无法利用先进教学材料,相关教学法无从施展,从而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提高不明显,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不到提高。
  2.CET考试现状。2010年12月及2011年6月参加CET考试的考生人数统计显示:2010年12月,报考CET考试的人数分别为四级9003人,536人缺考;六级3243人,319人缺考。2011年6月,报考CET考试的人数分别为四级7657人,826人缺考;六级4511人,550人缺考。报考人数之多说明CET考试作为一项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引起了大学生的重视。但高比例的缺考人数揭示了吉首大学学生在报名后却不参加考试的这一奇怪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频现?需要进一步地调查。
  前后两次CET-4考试数据显示,两次考试考生总分平均分均未达到及格水平,分别为395(2010.12)、394(2011.06),表明考生总体英语语言能力较弱;考生听力成绩均分分别为139、137,听力能力偏低,听力水平普遍不高;整体写作能力也较低,作文均分分别为77、73;阅读完成的也不太理想,均分分别为137、147;只有综合测试题型均分达到及格水平,分别为42、43。两次考试数据显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大幅度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前后两次CET-6考试数据显示,两次考试总分成绩均分均未达到及格水平,分别为366、382,考试均分提高了4%。听力、阅读、作文及综合四种题型均分分别为111、114,156、163,66、69,34、35,2011年6月的考试中各项考试题型均分均有小幅度提高,但在听力、阅读、作文及综合四个方面考生的能力依然偏低,且考生在综合题型上失分严重。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这两次CET考试中,吉首大学报考考生人数庞大,但缺考现象严重。考生总体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学生各项英语能力普遍偏低,这反映了吉首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CET网考公平性。因CET网考大部分考试过程都交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考题源于CET试题数据库,考生考题并不相同,不用担心因试卷传输过程中遇到意外或考生考试作弊引起的不公平现象,主要的考试内容都采取客观题形式,计算机对客观题进行自动评分,避免出现填涂答题卡出现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考生真正展现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而且主观题型对考生的限制性较高,发挥余地并不大,所以主观题的评分会有相对严格的标准,避免评卷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从这些角度来看,CET网考考试内容、考试过程和评卷过程具有较高的公平性。然而,因全国各高校教学设施条件存在差异,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能快速适应CET网考形式,西部地区高校却仍然纠缠在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设施、条件的事宜上,网考中也就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
  首先,因CET网考是基于计算机的一种考试形式,为保证网考公平性,首先应确保考生熟悉该答题形式。在参加调查的160名CET考生中,87%从未参加过任何基于计算机的英语考试,对于基于计算机的英语考试感觉完全陌生,如果没有经过长时期训练并进行模拟考试,考生成绩必将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考试公平性出现偏颇。
  其次,因学校教育设施条件的有限性,视频听力教学并不能全面覆盖所有大学生。而网考题型中依据听力视频来完成作文这一新题型对于大部分吉首大学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在多媒体教室或语音室接收这种语音和图像信息输入,因此这种题型缺乏代表性和覆盖面,将影响考生正常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跟读题型需要录音设备,学校也无法提供相关设备让学生自我检测语音、语调,纯粹依赖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音纠正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英语语音语调存在的问题。在无法确保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时,采用网考形式将会引起不公平现象。
  最后,根据对大学英语教师访谈结果及考生调查数据,我发现吉首大学现行的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比较陈旧并相对落后,学校在短时期内无法提供来实施CET网考的条件。考生如果想参加CET网考,就得另寻其他考点。由于需要适应考点的计算机键盘,考生难免会出现难以快速适应考试环境的情况,这将对其能力的正常发挥产生相关影响,从而使考试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CET网考公平性存在相关问题,但这些问题将随着经济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得到逐步解决。CET网考在全国全面实施已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发展趋势,与国际大规模标准化语言考试如TOEFL、IELTS等测试接轨指日可待。根据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重点从阅读写作转移到听说上来,教学方式和内容应为“采用信息技术,把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改为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模式”。而侧重于考核听说技能的CET网考的实施将有利于调整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考促学,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同时需更注重对学生听说技能的训练,利用计算机进行音频和视频听力训练,注重增强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金艳,吴江.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2009,(4):61-68.
  [2]邹申.提升考试公平性——以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1):42-50.
  [3]王蕾,张安梅.国外教育考试公平性标准及其启示[J].中国考试,2010,(9):49-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N].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效度、信度及公平性研究”(项目编号:11JD021)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有如下表述:“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因此,高中科普文阅读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当今时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我
一、背景描述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模仿着偶像的装扮、唱着偶像的歌曲,课桌上贴着偶像明星的大头照,上课还偷看明星的杂志……曾经有一次有个同学问我:“老师,你喜欢李宇春吗,你的偶像是谁?”我茫然了,似乎我也曾经有过偶像,只是感觉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几乎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偶像,然而,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知识、经验的限制,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并不总是理智的,有时还存在着走极端的倾向。为此,我设计了
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但由于学生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个体差异。尤其九年级后学生的个体差异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表现为“优”者愈“优”,“差”者愈“差”。在中国统一实行班级授课制且很难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难点在如何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在教学中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已成为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特别是政治辅导员,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重要性,推进学生党建、团建进公寓,通过党团员的力量,构建文明宿舍,推进宿舍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进学生公寓区,丰富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辅导员工作
摘 要: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这篇探求人性,激发孩子无限遐想的作品其实是根据中国唐代传奇之《杜子春传》改编而成的,但其无论内容抑或主题,甚至人物塑造都已大迥于原作。本文通过对两篇作品的比较,探求分析个中差异,进而大胆挖掘差异背后的芥川龙之介与其所塑造杜子春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童话《杜子春》 唐代传奇《杜子春传》 差异性 关联性    日本新思潮派的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项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的事业,四年来,本院中澳合作办学初见成效,但现行英语教学面临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本院中澳合作办学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评价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给国际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 改革措施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从“我国
摘 要: 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对美的辩论体现了教育学和美学的辩证关系,从其对美的讨论中体现了自由精神和终极关怀精神教育意义,而在教育过程中也蕴含着美学价值和美学特征。  关键词: 美 美学 教育学价值    一、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的辩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曾写过一篇对话体的论文,叫《大希庇阿斯篇》。该文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美学论著。它是以古希腊
摘 要: 作者以甘肃省民乐县四所寄宿制中小学学生课余生活为研究对象,主要对课余活动的内容、计划与组织、师生对课余活动的态度、学生对课余活动的期望及课余活动的评价方式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 课余生活现状 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2004年提出了“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的工作重点
摘 要: 小学生天性好动,遗忘性大,思维能力有限,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大量需要记忆的单词之后,如何使小学生轻松、快速地记忆单词是值得小教英语老师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英文教学中的关键步骤,以及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几个方面,探索了英语单词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单词教学 教学方法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单词是基础,要学好英语就
摘 要: 针对语文课堂枯燥、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愉快;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语文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老师 学生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