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钢-混组合式风电机组塔架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9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传统的单管风电机组钢制塔架底部改为混凝土塔架,形成钢-混组合式风电机组塔架,可有效提高塔架的抗侧刚度,解决纯钢制单管风电机组高塔振动过大的问题.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材料、人工、制作和运输等因素对塔架建造成本的影响,以塔架外径、壁厚、混凝土段高度和预应力钢绞线面积等为优化变量,以相关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设计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设计程序对某单机装机容量为2.0 MW、混塔土段32 m总高度为120 m的钢-混组合式风电机组塔架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前后的成本和结构承载力等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优化后钢-混组合式风电机组塔架具有较好的塔架刚度和经济性能,证明该优化程序能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其他文献
以某5 MW风电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传动系统与结构系统耦合风电齿轮箱模型,基于ISO 281:2007标准和线性累计疲劳损伤理论,研究随机载荷作用下销轴误差对行星轴承寿命的影响.
为真实反映风电机组变桨轴承的运转情况,基于柔性套圈理论建立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变桨轴承分析模型,并采用Newton-Raphson优化迭代方法对柔性套圈模型进行求解,可得到初始接触
为充分利用冬季太阳辐射热,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相变材料结合形成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可充分发挥其储能控温特性,并缩短热量被吸收进室内的时间,降低冬季采暖能耗,实现建筑节能.利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32 kW Al2O3/R141b纳米有机工质ORC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物料和能源投入、环境影响、总能量消耗以及能量回收期进行计算,从贡献、敏感性以及改进3
根据2种模型各自的特点,构建一种混合梁壳模型.以DTU 10 MW叶片为例,对3种模型在模态、变形、应力、计算效率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梁壳模型在结合位置存在边界效应,导
鉴于非跟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线接收率受入射偏角影响较大,设计一种复合抛物面聚光光热光电耦合供能装置,通过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入光口增设板背相对的双面光伏组件,将逸出
针对在强噪声背景下风电机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较为微弱,且不同故障特征之间相互干扰,使得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有效分离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点峭度-多点优化调整的最小熵解卷积
针对U型深埋管换热系统,研究埋管深度(H)及两竖管之间的连接长度(Dc)对埋管换热的影响.结合某个实际的深埋管地热能建筑供暖工程,在得到埋管钻井温度、埋管竖向岩土解释数据
针对由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环境恶劣其发电机轴承的故障特征信息会受到强背景噪声和电磁噪声干扰而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增强组合差分形态滤波器(ECGMF)用于检测滚
针对水深70 m海域提出一种新型浅吃水浮式风力机的概念设计,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建立浮式风力机系统的气动-水动-系泊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