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牌主播引爆BBC半世纪最大危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英国广播公司(BBC)已故知名主播吉米·萨维尔性侵丑闻曝光后,越来越多的受害者浮出水面。伦敦警方表示,目前受害者的人数已达到300人
  其行为可能受到BBC高层隐瞒、掩饰。真相曝光后,这家老牌公营传媒机构名誉扫地,陷入了“半世纪以来最大危机”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陷入了“半世纪以来最大危机”:该台已故著名资深主持人吉米·萨维尔生前涉嫌性侵未成年女性,且其行为可能受到BBC高层隐瞒、掩饰。真相曝光后,这家老牌公营传媒机构名誉扫地。
  萨维尔丑闻
  吉米·萨维尔是BBC的资深主持人。他出身贫寒,年轻时当过洗碗工,后进入媒体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声名鹊起,是BBC王牌音乐节目“顶级流行乐”和儿童节目“吉米帮你搞定”的金字招牌。
  在几十年媒体生涯中,他始终给人以和善开朗、正面健康、爱护儿童、热心慈善的积极印象,曾被评为“英国人最喜欢的公众人物”之一。他梳着乱蓬蓬的歪发,开着劳斯莱斯车,戴着金链,顶着女王钦赐的爵士头衔,在过去20年里一直是慈善太平绅士的典范。2011年10月29日,他以84岁高龄与世长辞。
  如果一个传奇至此画上句号,原本也是不错的结局,但实际上,萨维尔的阳光形象,早在其生前就已千疮百孔。
  2009年,英国皇家检察署接到4项举报,指控萨维尔在上世纪70年代涉嫌性侵未成年少女,但皇家检察署以“受害人不愿与警方合作”为由拒绝起诉,将事件大事化小;
  去年11月3日,萨维尔去世后仅5日,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就在节目中揭露了萨维尔部分恋童癖和性侵未成年少女行为。与此同时,BBC内部也有人开始质疑这一“金字招牌”。著名调查节目《新闻之夜》制片人梅里安·琼斯开始制作类似内容的节目。但这个节目却在播出前被节目主编皮特·里蓬强行取消。
  近一年后,萨维尔丑闻曝光。在10月22日BBC“广角镜”栏目里,琼斯表示,当时自己的节目侧重于揭露萨维尔丑闻本身,但里蓬却先是要求他“将侧重点转移到警方停止调查上”,继而以“故事本身证据不足”为由封杀了这个节目。当时,他曾发出电子邮件,质疑里蓬是否受到BBC更高层压力。不过,里蓬至今对此矢口否认。
  今年10月初,ITV再次出手,播出了揭露萨维尔不法行为的纪录片,且这部纪录片比一年前的更翔实,节目播出后迅速引起轰动。短短数日里,多名妇女公开表示,自己就是当年的受害者,且愿意为指控作证。
  对此,刚上任不久的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最初采取了一如既往的搪塞、推托策略,被公众指责为“试图文过饰非”,BBC遭到更严厉批评。反对党也趁机发难,要求政府对此展开独立调查。
  此事之所以越掩饰越严重,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BBC是性质特殊的公营新闻机构,其声誉直接关乎政府和英国形象。长期以来,这家电台也以自身形象为荣,如今闹出如此丑闻,自然面上无光;
  其次,性侵未成年人本就令人发指,实施者不仅是BBC明星人物,且是英国长期力捧的慈善明星、太平绅士,就更让人难堪。更尴尬的是,他这些行为并不遮遮掩掩,有的甚至就发生在BBC办公楼,前后长达几十年之久。BBC方面却仿佛聋子、瞎子,这不免令人质疑这家老牌新闻机构的企业文化;BBC高官最初的拙劣反应反倒引发了媒体、公众的兴趣,“高官封杀丑闻报道”、“BBC充斥庸俗文化”的线索层出不穷,BBC高层悔之晚矣;
  第三,长期以来,BBC就处于风口浪尖,其“左倾”色彩为保守派所不喜,既享受政府拨款、又从事商业活动的“两头占便宜”也让很多同行眼红。近年来,这家广播公司一直面临“瘦身”压力,并被迫收缩了包括短波、多语种广播服务在内的业务。此次曝出丑闻,一些平时就看BBC不顺眼的人便趁机墙倒眾人推。
  10月17日,BBC被迫委任原上诉法庭法官简内特·史密斯和原天空电视台主编尼克·波拉德为萨维尔事件独立调查员。前者负责调查萨维尔何以这么久未被BBC发现劣迹,BBC内部文化和管理秩序是否存在疏漏。后者则着重调查《新闻之夜》停播事件背后有何猫腻。不久,恩特威斯尔承认,当初停播《新闻之夜》不当,里蓬随后也被停职。
  然而,此时想把事件圈在BBC范围内已不可能:早在10月7日,首相卡梅伦已表示震惊,并指出BBC应“正确看待,妥善调查”,但这些言论已无法满足公众和反对派的胃口。10月19日,大伦敦警署方宣布正式立案调查,英国皇家儿童保护协会等机构则纷纷表示,他们收到很多相关证人投诉,并已转交警方。10月23日,BBC总裁恩特威斯尔被召到英国议会文化委员会作证,接受相关质询,其“我们应做的基本都做了”的表态引发了更多不满。
  此后,事件的风暴越刮越猛,除了BBC本身有9名现任、前任员工面临性虐待指控外,两位现、前任总裁也面临“包庇纵容”、“处置不当”的指控。不仅如此,BBC之外不断有“大鱼”浮出水面。
  首先是2004年至今年9月间任BBC总裁的马克·汤普森,各界纷纷怀疑,《新闻之夜》停播事件,背后的“黑手”就是他。11月12日,他将出任《纽约时报》执行长,兼总裁,如今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他能否履新已饱受争议。尽管至今矢口否认自己有何不当行为,但他起先否认知道萨维尔事件,继而又改口称去年底就听说过。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显然不利于自身撇清。
  接着被拉下水的,是前香港总督、英国广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彭定康。10月24日,有消息传出,当BBC管理层要求停播萨维尔丑闻节目时,英国文化大臣米勒曾联系“BBC财神爷”彭定康,征询其意见。后者反过来警告米勒“不得干预BBC独立性”,这被质疑为默认BBC文过饰非。
  10月28日,知名摇滚歌手加里·格利特因涉嫌与萨维尔性侵案有关被捕,成为第一位因此案被捕的名人。尽管他很快被保释,但警方宣布,已在调查400条相关线索。有传言称,还有3名“协助萨维尔或参与其性侵行为”的医生被“挖出”,而承认是受害者的证人人数据称已逾三百,“有男有女”。
  BBC的“腐朽文化”   前已述及,事情之所以闹这么大,BBC高层的暧昧态度很关键,而这又被广泛质疑为“体现了BBC的‘腐朽企业文化’”。
  就在萨维尔案沸反盈天之际,50岁BBC男记者乔斯林于10月22日自杀。死因是被女同事性骚扰而不堪重负,其家人指责BBC管理层早知此事且有机会阻止悲剧发生,但“未采取任何行动”;随着案件的进展,一些受害人和知情人披露,BBC中有许多名人存在和萨维尔同样性质的丑闻和恶性。甚至有人称,他们构成“有组织团伙犯罪”,成员中既有BBC名人,也有娱乐界明星。在确认“和丑闻有关的BBC前任、现任职工有9人”的同时,恩特威斯尔也坦承,丑闻的确和BBC的“文化氛围”有关。
  不过,在许多媒体人看来,真正的腐朽不仅在于有员工参与类似丑闻,而在于BBC对丑闻的态度。
  说出“半世纪以来最大危机”这句名言的,是BBC资深编辑辛普森。他坦言,如果BBC一开始就开诚布公,配合一切调查,丑闻固然会公之于世,但BBC本身却不会因此卷入这场空前信任危机,因此“BBC的应对是错的”。
  按照海峡彼岸、幸灾乐祸的法国媒体说法,BBC,乃至BBC背后的机构、个人,长期以来消费着萨维尔等人的“正面形象”,惟恐这种形象一旦破灭,会给自己脸上抹黑。因此,BBC明知他有这些问题,却姑息纵容,加速了他的堕落,也让自己陷入公关危机。法国《解放报》就质疑,萨维尔交际广泛,座上客包括查尔斯王子和撒切尔夫人,这么些年就没人察觉他的异常?是否除了BBC,还有更多人如彭定康那样,有意无意地回避真相,以维护“金字招牌”的号召力?
  正如英国内外许多观察家所言,尽管管理层究竟应负怎样责任仍需调查,但对他们的指控足以严重影响公众对这家老牌广播公司的信心。迄今为止,BBC的应对、公关仍十分拙劣,调查委员会成员约翰·维汀达尔就得出结论“BBC的管理层是可怕的”。
  正如法国《新观察家报》所言,萨维尔丑闻似乎仅仅是BBC名誉危机的开端,随着事态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吓人的事发生”。
  BBC真正的生死劫
  然而,BBC更深层的危机,恐怕并非恋童癖、性侵案,甚至也非公司管理层的公关纰漏,而涉及更严肃的话题——新闻操守和素质。
  2003年7月,BBC的RADIO4新闻节目在宣称“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将本就有夸大、捏造证据嫌疑的布莱尔政府新闻通稿再度“加工”。当事后被证明报道失实后,BBC和布莱尔政府相互推诿,此事导致BBC总裁、理事会主席和当事记者安德鲁·吉利根离职,也让BBC和布莱尔政府的公信力双双受损。
  2011年8月,BBC被加拿大心理测验公司AptiQuant发布的假新闻“IE用户智商低”所欺骗,让这条匪夷所思的伪科学在BBC网站头条挂了很久。
  曾幾何时,BBC以“中立、真实、客观”闻名于世,享有很高的口碑,如今他们居然会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节目中造假:
  2006年,BBC第一台儿童节目《蓝色彼得》在电话有奖问答时弄虚作假,让一名熟人冒充电话观众,在摄影棚中拨打电话告知事先知道的答案,并因此获奖。结果被一名现场观众目击举报,BBC因此被英国通讯传播委员会(OFCOM)罚款4.5万英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7年又有多个娱乐类节目被发现造假,或有奖活动的赢家是工作人员所扮演,或压根就没有送出奖品。
  2003年12月底,BBC著名主持人罗伯特·克洛伊在“周日快报”栏目中露骨歧视阿拉伯人。此事余波未平,次年BBC又播出歧视、丑化黑人的纪录片《黑人问题·争论》。在这部52分钟的影片中,连篇累牍地指责黑人“生性放荡”、“无法忠实于家庭”、“很可能抛妻弃子”,而谈到“如何解决”却只用了6分钟,引发英国黑人社区的愤怒和不满。
  今年早些时候,BBC在报道和直播伦敦奥运时,也屡屡被抱怨“种族偏见溢于词表”,曾在BBC任职的撒切尔之女卡罗也曾对法国网球黑人选手特松加发表种族歧视性言论。
  此外,在节目中讥讽中国人吃猫肉、将前首相布朗说成“苏格兰独眼白痴”、身为主持人却帮助他人自杀……身为“新闻鼻祖”,曾是英国最著名广播新闻媒体和第一家电视台开办者的BBC,自身却不断传出负面新闻。
  如果说,性侵更多是个人和刑事范畴的问题,文过饰非和公关应对不当的责任、影响,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化,上述种种更深层次的危机却很难解决。或许萨维尔案仅仅是一个契机,这些深层问题才是BBC真正的生死劫。
其他文献
请你通过独立思考,为以下两幅画命名(或配诗、配文),要求简明、贴切、深刻、幽默。好作品将在第7期刊登。一旦选中,将有小礼物相赠。
今天的中国,不孕不育科几乎人满为患。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冻卵等各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越来越常见,在其背后,费用、隐私、歧视,种种问题笼罩着不孕的人群如愿  2011年,我搬了一次家,工作和生活渐入正轨,想要个孩子了。那一年起,我才开始了解到某个圈子里的流行语——“30岁前不想要,30岁后要不到。”那一年,我29岁。  我拿到了上海市卫计委2014年12月公布的一组数据,关于2012年上海辅助生殖技术
做了一年的清华学生,马驰(化名)选择退学,到大洋彼岸的宾夕法尼亚报到。  “出国留学的想法很早便有了。”小时候在重庆合川的县城长大,让他去美国过更好的生活成为父母的愿望。初中他去市里读了外国语学校,3年里,除了学校的加强版英语教学,他自学了4册《新概念》,还把第二第三册的课文全背下来了。“我后来再也没有那么努力过,”马驰笑说。  初中时,他发现自己痴迷数学。听说重庆一中那年的数学竞赛考得不错,便去
图/郑萍萍  1949年2月,在海浪颠簸中难以安眠的王芸生面色蜡黄。  在这趟中共为他安排的从香港北上解放区的旅途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天津《大公报》宣布更名,揭旗造反;接着,中共对《大公报》的态度再次“升级”,政治定性其为“彻头彻脑的一张反动报纸”。  生性敏感而自傲的王芸生沮丧,愤愤不平,甚至一度“准备结束生命”。然而,抵达北平二十多天后,这位《大公报》总编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逆转,
她研究社会运动,本人参与运动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8岁。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之间比较群众运动的成因:人们为什么会以及怎样集合在一起,通过什么样的口号或歌谣表达诉求,与政府之间又形成怎样的张力    跟许多年逾古稀的同事相比,裴宜理在哈佛算得上年轻教授。她先后出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燕京学社社长是毫无争议的事情,除了她怡人的性情,学术水平也有目共睹。她的中文是1960年代在台湾学的,从文言文起步;
《奇葩说》讨论过一个辩题:没钱时可不可以要孩子?这个题目,几十年前不会有讨论的空间:大家都没钱,大家都要孩子。今天讨论这个题目,说明时代进步了,有了选择权:可以要,可以不要,也可以过几年再要。但是选择权也带来了新的焦虑:有没有科学、理性的选法?万一选得不好,将来后悔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有科学、理性的选法,那我们等于仍然没有选择权。我们无非是在做考试时的选择题——看似有多个选项,其实只有惟一的标
董明光,199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雕塑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主要作品:  1999年《情调与角色》肖像系列(玻璃钢彩色雕塑);  2000年《诡异》变形人体系列(青铜雕塑);  2001年《诡异2》、《方脑袋》、《大金牙》系列(综合材料);  2002年《偶像》系列(陶);  2003~2005年《关于儿童》(数码影像与实体雕塑)。
对于斯图·麦克唐纳来说,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在不同时期两次被診断得了癌症。他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两次都能够大难不死战胜癌症。近日,麦克唐纳买了张彩票,结果中了4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55万元)。   据报道,斯图·麦克唐纳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每次买彩票,他的妻子克劳迪娅都会说:“这会中奖。”这次,克劳迪娅却忘了说,没想到他们的愿望竟然实现了。
12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新华社报道把这句话拎出来做了标题。笔者觉得,这算是抓住了文眼。表面看去,这句话太平白了,但是,体察现实——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概括的那样——就会领会到这个标题的深切意味。反过来理解,如果宪法从来都在不休眠地为国家和人民站岗,它的权威性从来不容挑战,那么,这个标题就是一句空话了。  习近平的讲话在“充分肯定成绩”之后,仍“强调”了如下的
得罪当道,台湾“揭弊天王”邱毅即将入狱    假如细数台湾泛蓝政治人物,谁最有资格被称为近两年的风云人物,则非“爆料天王”邱毅莫属。  踏破铁鞋无觅处,民进党当局找到了邱毅的“把柄”,并想用这个“把柄”,把邱毅关进大牢,永除后患,更让泛蓝阵营失去揭弊天王。2004年3月20日,邱毅和一群泛蓝支持者,抗议民进党当局在“总统”大选当中舞弊做票。抗议现场,邱毅站在一部卡车车顶高喊口号,卡车司机猛踩油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