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他们要置我于死地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罪当道,台湾“揭弊天王”邱毅即将入狱
  
  假如细数台湾泛蓝政治人物,谁最有资格被称为近两年的风云人物,则非“爆料天王”邱毅莫属。
  踏破铁鞋无觅处,民进党当局找到了邱毅的“把柄”,并想用这个“把柄”,把邱毅关进大牢,永除后患,更让泛蓝阵营失去揭弊天王。2004年3月20日,邱毅和一群泛蓝支持者,抗议民进党当局在“总统”大选当中舞弊做票。抗议现场,邱毅站在一部卡车车顶高喊口号,卡车司机猛踩油门冲撞台湾高雄法院检察署,从当天电视现场画面观察,邱毅本人似乎并未唆使司机冲撞法院,却因而吃上官司。以当前台湾司法体制横遭执政当局干预的现况,除非发生石破天惊的变化,否则邱毅即将于4月26日入狱,刑期一年两个月。
  临入监服刑前,邱毅在台北市仁爱路自宅,接受本刊特约记者专访,细谈他过去两三年来,在台湾从政和揭发执政当局贪腐弊端的心路历程。
  
  人物周刊:最近司法当局已经正式对你发出入狱通知,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您一直是台湾在野势力中,最勇于揭发民进党贪腐丑闻的“立法委员”,如今你遭逢司法上入监坐牢的压力,请谈谈近期以来,你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变化与感受。
  
  邱毅:我孩子半夜不断醒来,拉我,问我,你真的要去坐牢了吗?
  我一生很难再遇到像这样洗三温暖,坐云霄飞车的这种感受。陈水扁期望我早日关进去,下面的人才会极力完成“总统”的期望,即使违法执行也在所不惜。
  人物周刊可以谈谈你和李涛之间最初结识的经过,以及你们揭弊过程的利弊得失吗?
  邱毅:如果在这两年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李涛的因素,我可能在前年离婚、退党后,就一蹶不振,以我当时的心境,我极可能会放弃政治,逐渐退出政坛,但也可能就不会有牢狱之灾。
  李涛之所以卷进来,那时是为了创造节目的收视率,任何一个媒体人遇到这种情境,都忍受不了那种诱惑,从那时起,TVBS 全民開讲节目变成一个揭弊的标竿。李涛也变成台湾反贪腐的英雄。时时刻刻有人问到我,我也都把李涛捧得很高,我一直强调,没有李涛就没有我。
  但是李涛到后来有些激情,我觉得有些跨越媒体人应有的界线,对李涛而言,这当然有得有失,他的节目争议性就越来越大。谢文定之后,又发生了台开弊案,大家又淡忘了他们超越媒体人界线的事,但当红衫军起来之后,李涛又不由自主地跨越了界线,又好像是在帮红衫军敲锣打鼓的人了,因此,他会变成民进党的标靶也是必然的。
  人物周刊:你提到变成民进党标靶的问题,据你判断,民进党当局会如何对付你们呢?
  邱毅:我早就跟李涛讲过,民进党对付人的办法,是“由小而大,由单一而多元”。由小而大,是他们会抓住一样你无可抵赖的事情。就像说我妨害公务(按:指邱毅被指控之冲撞法院事件),这在过去,要是民进党遇到这种事,可能是一桩拘役五十天的小案子,他们却把你扩大成要坐牢。
  李涛这案子也一样(按:李涛案,指近期以来,TVBS爆发地方记者为黑道拍摄录像事件,播放之后,李涛遭民进党当局强迫辞去TVBS总经理一事),这本来是一件只要记者去坐牢的事,也可以把它扩大到新闻部。
  所谓由单一而多元,他会从这一个案子,延伸到调查你的人脉和资金往来,我是被层层清查之后,发觉果真没有问题,所以民进党才会去转而攻击我个人的事情。
  可是李涛是不是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这是我昨天和他通电话时,我特别提醒他的,民进党一定翻箱倒柜,彻彻底底,抄家灭族式地查李涛所有的资料,他就是希望在查的过程中,能查到案外案,让他万劫不复,李涛顶不顶得住还很难说。但是,全民开讲节目能不能回到过去的荣景?我看不容易,因为现在没有揭弊的空间。民进党第一个要拔掉的是我,第二个是李涛,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马英九。
  当然,没有这一段,我这案子不会来得这么快,甚至会发回重审,刑期减轻,最后说不定交纳罚金就结了。因为有这中间的风风雨雨,他们要置我于死地。
其他文献
2006年年初,谁也无法想象中国的股市在一年之间发生的巨变。  当时,决策层与投资者心如油煎,探讨的是股改能否解决中国信用黑洞,挽救濒于崩溃的股市。2006年年初多数投资机构对上证综指全年股指点位最大胆的预测在1700点左右。现实是,2006年年底上证综指蹿升到令人眩晕的2847点,130%的上证综指涨幅位居全球第一。于是,关于2007年的预测也就气势不凡,一些机构看到了5000点以上。    历
请你通过独立思考,为以下两幅画命名(或配诗、配文),要求简明、贴切、深刻、幽默。好作品将在第7期刊登。一旦选中,将有小礼物相赠。
今天的中国,不孕不育科几乎人满为患。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冻卵等各种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越来越常见,在其背后,费用、隐私、歧视,种种问题笼罩着不孕的人群如愿  2011年,我搬了一次家,工作和生活渐入正轨,想要个孩子了。那一年起,我才开始了解到某个圈子里的流行语——“30岁前不想要,30岁后要不到。”那一年,我29岁。  我拿到了上海市卫计委2014年12月公布的一组数据,关于2012年上海辅助生殖技术
做了一年的清华学生,马驰(化名)选择退学,到大洋彼岸的宾夕法尼亚报到。  “出国留学的想法很早便有了。”小时候在重庆合川的县城长大,让他去美国过更好的生活成为父母的愿望。初中他去市里读了外国语学校,3年里,除了学校的加强版英语教学,他自学了4册《新概念》,还把第二第三册的课文全背下来了。“我后来再也没有那么努力过,”马驰笑说。  初中时,他发现自己痴迷数学。听说重庆一中那年的数学竞赛考得不错,便去
图/郑萍萍  1949年2月,在海浪颠簸中难以安眠的王芸生面色蜡黄。  在这趟中共为他安排的从香港北上解放区的旅途中,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天津《大公报》宣布更名,揭旗造反;接着,中共对《大公报》的态度再次“升级”,政治定性其为“彻头彻脑的一张反动报纸”。  生性敏感而自傲的王芸生沮丧,愤愤不平,甚至一度“准备结束生命”。然而,抵达北平二十多天后,这位《大公报》总编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逆转,
她研究社会运动,本人参与运动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8岁。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之间比较群众运动的成因:人们为什么会以及怎样集合在一起,通过什么样的口号或歌谣表达诉求,与政府之间又形成怎样的张力    跟许多年逾古稀的同事相比,裴宜理在哈佛算得上年轻教授。她先后出任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燕京学社社长是毫无争议的事情,除了她怡人的性情,学术水平也有目共睹。她的中文是1960年代在台湾学的,从文言文起步;
《奇葩说》讨论过一个辩题:没钱时可不可以要孩子?这个题目,几十年前不会有讨论的空间:大家都没钱,大家都要孩子。今天讨论这个题目,说明时代进步了,有了选择权:可以要,可以不要,也可以过几年再要。但是选择权也带来了新的焦虑:有没有科学、理性的选法?万一选得不好,将来后悔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有科学、理性的选法,那我们等于仍然没有选择权。我们无非是在做考试时的选择题——看似有多个选项,其实只有惟一的标
董明光,199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雕塑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现为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主要作品:  1999年《情调与角色》肖像系列(玻璃钢彩色雕塑);  2000年《诡异》变形人体系列(青铜雕塑);  2001年《诡异2》、《方脑袋》、《大金牙》系列(综合材料);  2002年《偶像》系列(陶);  2003~2005年《关于儿童》(数码影像与实体雕塑)。
对于斯图·麦克唐纳来说,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在不同时期两次被診断得了癌症。他也是一个幸运的人,两次都能够大难不死战胜癌症。近日,麦克唐纳买了张彩票,结果中了4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55万元)。   据报道,斯图·麦克唐纳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每次买彩票,他的妻子克劳迪娅都会说:“这会中奖。”这次,克劳迪娅却忘了说,没想到他们的愿望竟然实现了。
12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新华社报道把这句话拎出来做了标题。笔者觉得,这算是抓住了文眼。表面看去,这句话太平白了,但是,体察现实——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概括的那样——就会领会到这个标题的深切意味。反过来理解,如果宪法从来都在不休眠地为国家和人民站岗,它的权威性从来不容挑战,那么,这个标题就是一句空话了。  习近平的讲话在“充分肯定成绩”之后,仍“强调”了如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