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意识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导向,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是我们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现阶段,很多教师上课存在学生完全被动的局面,学生失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对于新课改强调增强师生互动要求相违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学习过程,这也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本文将从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几点增强学生在小学课堂上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问题意识薄弱
  传统模式下,尊师重教是我们一直以来极为推崇的礼节,尊敬教师,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德,也是尊重教师地位的体现。在现实中,尊师重教内涵往往被曲解,过分的强调教师身份地位、教师权威。往往会压制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意识中,质疑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因教师权威的影响,学生往往只是听从教师的讲授,对于产生的问题,碍于师生地位,教师权威的心理震慑,往往不敢提问,埋藏问题。
  教师教学成功观念的定位出现偏差,很多教师认为,一堂成功的课,是教学内容顺利的完成,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课堂纪律的掌控。不够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对学生提问不够重视,很多教师甚至以学生对课题质疑视为负面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问题意识的冷淡,对问题的探究产生消极反应,问题意识淡薄,形成不爱提问,不善于提问的现状。
  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起源于问题的产生,有问题才有思考,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思考,也就意味着不会学习,盲目迷信书本并不是学习的本质,带着问题思考,发现并创造,才是学习的本质。在数学课堂上,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锻炼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看待问题,不盲目迷信教师的讲解,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有利于培养创造力
  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内在的探索问题的主观内驱力,通过问题导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锻炼到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等能力,并且能够在过程中创造创新问题解决方式,主动探索、主动发问、主动解决,这是正确学习方式的体现。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断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步步地提升。
  三、几点提升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小学生是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爱问问题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特点,因势导利,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乐于发问,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例如,在圆的定义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情景,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车轮是什么形状吗?”学生们会说:“圆形”,教师们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难道不能设计成长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吗?”,同学们肯定会回答:“设计成其他形状,车轮无法很好的滚动”,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们产生紧紧相扣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的发现,圆的圆心到边处处相等,自然而然的进入圆的定义的教学,问题意识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现学生内在需求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生听,重视教师的权威,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忽略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产生新旧知识的更替矛盾和问题积累。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身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会压制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要关注学生的真正内在需求,能够巧妙的抓住知识的难点、重点、关键点、困惑点,引导学生提出問题和思考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应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起寻求发现、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让学生勇于发问,善于发问,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下一起探讨问题。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自主能力、创造能力,提升主观能动性。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按着鸡的脖子喂米给它吃,往往适得其反,鸡因为害怕只会反抗,不会吃米,放开它,给它空间,它会主动吃米。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提问,主动思考。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究赋予学生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们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时候,要注重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一句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为学生提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探索和发现规律,思考并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
  总结,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进探究式学习中来,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们应该制定长久的培养计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信,在一代一代的教师辛苦培育下,创新型人才会在学生中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是我国悠久发展历史进程中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既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熏陶和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更应当采取措施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古诗词的人文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良好的熏陶。核心素养包括多方内容,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简要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
会议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看其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是否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还应看以上“三维目标”是否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谓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学生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任意翱翔,从而不断创新和进步。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  一、识字、组词、造句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期刊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略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斧正。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列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出一个问题则代表着学生对知识经过了积极思考,多角度地分析了问题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培养新世纪新型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学的重任。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抓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培养  一、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既能引导学
期刊
◆摘 要:朗读是对课文熟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学生眼、口、耳、心、手的綜合应用。眼使学生认真的看课文内容,口使学生将内容有感情的读出,耳使学生听自己的朗读感情是否到位,心使学生对课文融入情感,在郎读的过程中记住课本内容,手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正确姿态,手势与情感融合,可将丰富情感进行外在展现。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外界信息接触较少,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如何有效运用朗读提升学
摘要: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
期刊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对3℅NaCl溶液中BTA及其衍物生 4CBTA(4-羧基苯并三唑)对铜的缓蚀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4CBTA对铜的作用与BTA的作用机理相似,在较正电位下两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