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进展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灸康复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病情。针灸康复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且相关文献报道非常多,近年来,针灸康复综合干预治疗方式不断完善,其效果越来越得到认可,我院将对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血管性痴呆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针灸;康复;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由不同的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脑损害疾病,患者临床在中多以智力受损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呆病、健忘范畴。本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同属于老年痴呆类疾病,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导致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中医针灸治疗在本病中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因此,对针灸康复治疗进展进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1.传统针灸治疗
  1.1固本培元
  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三焦气化失司所致,三焦为气化根本,是调节人体气机的根本,因此三焦失常则无法调配气机[1]。气机失调则导致邪毒内盛,蒙敝清窍,损伤元神进而导致病发,因此在治疗中应该着重进行固本培元、调养气血治疗。针灸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膻中、中脘、气海三者为主穴,能够通调三焦气机;血海能够养血益气;足三里调和脾胃,稳固后天之本,五穴配合能够达到调养气血、蠲化痰浊之功效。现代医学表明,调养气血、固本培元方式能够使大脑皮层、大脑海马区域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改善大脑葡萄糖代谢水平,提高患者认知能力,进而改善病情。
  1.2通督醒神
  血管性痴呆主要与头部病变相关,而头尾诸阳之会人体五脏精血和六腑清气均上注于脑,因此,治疗重点在于脑[2]。督脉是入脑最主要的经脉之一,且与手三阳、足三阳联系密切,为阳脉之海,在神智类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研究报道通督醒神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情呆滞、反应迟钝症状,对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3醒神开窍
  石学敏院士认为脑主神明而心主神志,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之神,包括机体的外在的生命活动与内在的精神活动,且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提出醒神开窍法[3]。治疗取穴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四神聪、风池、太冲和丰隆。水沟为督脉穴位,针刺能够起到醒脑作用;内关为心包经穴位,同时也为八脉交汇之穴位,因此能够起到通三焦、安神理气的作用;四神聪能够辅助醒神开窍。现代医学认为醒脑开窍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大脑氧化损伤情况,改善大脑功能,促使患者恢复记忆力。
  1.4温针治疗
  温针治疗为郑魁山教授独创的治疗方式,此种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温、补、通方式推动患者体内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从而达到疏通经络、填精补髓、醒脑开窍的目的。温针治疗还能够起到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降低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达到治疗目的。
  2.头针
  2.1益髓填精、安神益智
  益髓填精、安神益智治疗方式是在现代循证治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头针治疗历史悠久,但在血管性痴呆应用中时间较短。治疗取穴四神聪、百会、风池、神庭。百会为督脉穴位,主一身氧气,针刺百会能够起到通经络、复聪智效果;四神聪为经外奇穴,能够起到安神益智的作用;神庭与百会相同,属于督脉穴位,针刺能够起到醒神功效;风池则属于足少阳经脉,能够疏散少阳之气,起到醒腦作用。此外,风池位置较为特殊,在枕骨大孔以及延髓中枢部位,醒脑功效强,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因此,采用益髓填精、安神益智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认知、记忆功能[4]。
  2.2嗅三针疗法
  在针灸康复治疗发展的过程中,有学者在经过临床调查后提出了嗅三针治疗方式。取穴位印堂、双侧迎香,此种方式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嗅三针疗法能够改善患者大脑边缘叶SOD和GSH-PX的活性,促进乙酰胆碱代谢。此疗法主要是通过嗅觉通路对中枢神经产生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特色综合治疗
  3.1电针配合针刺
  电针是在针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将针灸尾部接通电源,采用低电流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临床效果非常好,患者治疗后的记忆障碍、智能状态明显改善,且患者脑电图情况明显好于治疗前。
  3.2激光配合电针
  激光也是近年来医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有学者采用波长632.8nm的激光配合电针对四神聪、风池、本神、内关穴位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且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脑神经状况明显改善[5]。
  3.3埋线治疗
  埋线主要是针对治疗穴位进行埋线,所用器具均为羊肠线,埋线能够引起穴位强烈的刺激感,并且能够形成持久性刺激。对患者双侧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后发现患者记忆力明显提升,因此,埋线治疗也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情。
  总的来说,针灸康复综合干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颅脑受损情况,恢复患者智力和自理能力。但其在临床中并无准确的疗效标准,多数实验的临床样本较少,且缺乏长期随访报告,无法了解患者预后情况,因此针灸康复综合干预疗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冶尕西.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2,11(04):163-162
  [2]赵奕.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16(34):179-180
  [3]谢洲,甘君学,刘慧慧.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3(06):18-19
  [4]张亚敏,孙华,陈素辉.针灸干预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针灸干预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2,11(08):467-468
  [5]徐思思,张雪竹,刘金凤等.近3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方法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03(21):03-0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4月于我院门诊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拔除成功。智齿平均拔除时间为(31.29±3.05)min。拔除后1d内患者拔除创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等,均在拔除后3-5d内自行消失。术后并发症率为5.97%。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手术操作较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4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总结得出常见用药问题以及合理用药方式。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未注意禁忌症、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总问题率为12.91%,其中抗菌藥物使用不当最为突出,占比为7.62%,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6.6±3.8)分、(5.1±3.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病人对照组仅采用TP、GP、NP等化疗方案,每 21 天为 1 个疗程,每位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生黄芪,沙参,天冬,麦门冬,百合各20g,元参,浙贝,杏仁各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据证加减。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3 个月;无重要器官障碍;近 3 个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4例,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7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
期刊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由于医疗机构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实验室内部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小,多项实验研究表明,很多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临床药物对检验过程的干扰已经成为影响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曾遇到一例检查血清总胆固醇的慢性肾炎的患儿,反复测定三次,结果均低于1mmol/L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治疗脑梗塞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性治疗,给予患者生命支持、退水、适量肝素溶栓等。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显效患者74例(82.2%),有效患者15例(16.7%),无效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因、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取个体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7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相应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显效的有38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各取患者36例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前者给予温针治疗,后者配合主穴围刺治疗,对临床疗效与疼痛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痊愈率69.44%高于对照组50.00%,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1.2±0.3)分低于对照组(1.6±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1.2方法  研究组:以肩髃、肩前、肩贞、阿是为主穴,以双侧阳陵泉为
期刊
摘要:目的:面对近几年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提高对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十分具有必要。方法:在本院当中选取200名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设立常规护理组与加强护理组进行干预分析,最终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最终趋于稳定,但是有一例不幸离世,总体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满意度来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护理工作中添加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有效的帮助患者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