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识的深化:从《没有结束的审判》到《泥马泪》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按鲁迅的说法,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好象与生俱来便带有“悲剧情绪”。人在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其自身的繁复冲突中,总是难免造成悲剧的。因而一切直面人生的剧作家,几乎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某种悲剧意识。韦壮凡同志从事多年戏剧创作,洋溢的才气、深厚的功底以及娴熟的技巧,显然表明他的创作已臻成熟。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始终把对人生命运的关注和探索作为基本定势,从而使作品的题旨由微观审视而趋向宏观把握,思想的含蕴由浮浅而转入深沉,人物塑造则由外化而步入内省。
其他文献
<正> 丧葬习俗是社会民俗中人生礼仪的一部份,是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尽管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罐葬、树葬、崖葬、洞葬、悬棺葬等各不相同,其葬仪简繁不等,但共同的现象是:南方许多民族的葬礼须臾不离舞
在清代早期的布特哈打牲部落之内,索伦各牛录组成的“阿巴”与达呼尔各牛录编成的“扎兰”,数目最初是不定的,随两族牛录数额的增加而变化。所谓三扎兰、五阿巴的格局,应是在康熙三十八年才出现的。扎兰与阿巴并非同类性质的概念,阿巴所指实为地域上的行政区划;索伦人在牛录之上的社会组织单位,应当与达呼尔人一样,都是扎兰。
<正> 水族历史题材话剧《乌卡》(载《剧本》1993年第1期,编剧:潘茂金、覃烺)是依据1944年水族抗日斗争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写成的。它把人物置于尖锐的民族危亡的激烈拚搏的环境之中,从而展现人物的性格冲突,写出了他们令人唏嘘赞叹,耐人寻味品评的人生轨迹。由于作品中有真实的生活环境,有特定的人物关系和准确的人物基调,因而使剧作的审美期待——完美的结构,性格鲜明的人物,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呈现了少有的光彩。《乌卡》的故事发生在贵州南部的一个水族山寨。1944年深
由于越南“藩夷”地位的变化,中法战争前后中越边务经理方式及规制有很大差别。由防“藩夷”到防“敌国”,其中反映的是时人对于中越边务认知的转变以及经理方式的反思。但战后清廷力求“撙节”及对海防善后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滇粤边吏战后“建阃”筹划。如何能够妥为“建阃”,又能照顾清廷“撙节”之意,此难题最终畀以沿边疆吏,中越边地之新格局亦从此开始。
期刊
本文探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对俄政策及其接待俄国使者的礼仪问题,说明顺治朝的对俄政策到了康熙中期已有转变,不再坚持“朝贡礼”。为了解决准噶尔问题,康熙、雍正皇帝采取对俄亲善的政策,视俄国为“敌体之国”,不完全依照“朝贡礼”的方案强迫俄使行跪拜礼。准噶尔问题解决后,乾隆中期对俄政策又为之一变,否认曾优待俄使的先例,以维持天朝独尊的体面:重回“朝贡礼”的路线,再搭配互市制度,将这些不称臣纳贡者归入“天下秩序”之中。
<正> 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她用神奇的想象,动人的歌声,记述了一个民族朴实凝重丰富的情感;瑶族又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民族,她以古朴粗犷刚柔兼备的舞姿,原始遒劲清新的音乐表现了一个民族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强韧奋争,历尽艰苦,不停地迁徙,择山而居,创造了凄楚的斗争历史,也创造了奇妙的神话和对创世神灵的崇拜。为表达对神
<正> 朝鲜民族的舞蹈文化作为开放性系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复合文化。在形成复合文化的过程中,朝鲜族乐舞作为精神文化,主要受了由中国传入的儒、释、道三教的影响。人们在研究这些影响时,往往以儒教的某些思想、观念为凭据,阐释朝鲜民族乐舞文化的特点,甚至把朝鲜族乐舞文化的特点,主要归结于儒教影响所致。笔者认为,勿庸置疑,在朝鲜族乐舞文化发展过程中,儒教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儒教仅仅是影响朝鲜族乐舞文化的一个方面。其实,在朝鲜民族乐舞文化形成过程中,民族
<正> 宁夏是全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尤以泾源、同心、固原、吴忠、平罗、灵武等县市人口居多。他们在黄河流域世代繁衍生息,与其它少数民族一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回族长期与汉族等民族杂居,汲取他民族先进文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至今流传在宁夏回族民间的古老歌舞有弹口弦、漫花儿、宴席曲、表针线和踏脚舞等。现就后三种简述如下。
<正> 一个真正的作家总是有自己执著的艺术追求。没有个性追求的作家,其创作只能东模西仿,依样画葫芦,写出的东西必然昙花一现,在文学史上了无踪迹。韦壮凡不是这样的作家,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因此,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某些作品却未被时间尘封,有的甚至还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