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王》看阅读教学的文本切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阅读教学切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更加全面、系统的视角对文本进行阅读,更好地掌握文本阅读的重点,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十分典型的一篇课文,不论是作者,还是这篇课文本身,都蕴含着浓厚、细腻的情感,下面笔者就以这篇典型课文为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进行分析。
  一、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的基本理论
  在《老王》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的教师采取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有所区别、各有特点的。比如有的教师喜欢用精度训练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导入,有的教师则以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为出发点开展阅读教学。通过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中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的基本理论如下。
  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方式是多元化的、多角度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式。不论是精度训练,还是关键词句,又或者是情感剖析,都可以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
  二是在进行阅读切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学情、文本实际和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三个方面的要素。教学对象的能力、水平、知识接受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点等都是影响阅读教学切入方式的重要因素。另外,文本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带来的感悟以及人生启迪等都是阅读教学的切入选择,也对阅读教学活动指导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教学目标也是语文阅读切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实际,将《老王》教学目标归结为“语用”,往往会选择以文本中的特殊表达或者是描写作为阅读教学切入,重点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用水平。而有的教师会将《老王》这篇文本教学目标定位为“情感”,然后以“作者的愧怍”为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引入。
  二、阅读教学的有效切入方式和途径
  在了解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以《老王》这篇文文本的阅读教学指导为例,根据《老王》的文本特点,从有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目标角度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阅读教学切入,提高文本阅读教学效果和阅读教学指导质量。
  1.以文本标题为切入点
  题目是学生接触课文的第一步,凝练了作者写作的中心,可以说,题目是课文的精妙所在,是作者仔细斟酌之后确定的“文本的眼睛”。以文本標题为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指导,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快速了解到课文内容的中心是什么,增加语文阅读学习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指导方面突出题目,以题目为切入点进行文本分析,还能够提高学生“拟题”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如《老王》这篇课文,以课文标题为阅读教学指导切入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如问题一:老王是谁?问题二: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什么形象?问题三:说一说作者为何要写老王,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当然,在针对文本标题进行阅读切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从“以读促写”的角度出发,设计与文本题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本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关联,切实培养学生认知题目、分析题目和阅读探究的能力。
  2.抓住文本的关键处
  从文本的关键处入手,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指导方式之一。根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建议教师在阅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阅读教学切入工作。
  一是以作者和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指导阅读教学。知人论世是其最根本的依据,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十分经典的,或者是某个时代的缩影,或者是作者人生经历的写照,作者的经历、创作的背景都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基础。杨绛先生在文革后的1984年创作了《老王》,主要是记录了文革时期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互动片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作者生平、创作年代和故事背景等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关于老王的描写以及作者对老王的那份愧疚、感谢之情。同时,教师也可以以作者的语言风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老王》这篇课文有两个明显的语言表达特点,一是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另一个是文字质朴,语淡意浓。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知到作者如何通过一些小事的叙说成功树立起“老王”的形象,刻画出时代的缩影,又通过细腻真实的描写刻画了老王的语言、动作、深情等。
  二是把握好文本的关键词、关键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阅读教学切入。关键词、关键句是文本的艺术构思焦点所在,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关键词、关键句在文本中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牵引全文的作用,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一方面让学生快速抓住文本阅读的“突破口”,提高阅读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关键词、关键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老王》这篇课文在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无疑是这篇课文中分量最重的一句话,针对这个明显的关键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的问题:“幸运的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幸运的?”“不幸者又是谁?为什么说他是不幸者?”“谈谈对愧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分析文本,尝试着揣摩作者写作的心态和对老王的情感,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
  3.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以题目为切入点、以文本关键处为切入点组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都是基于文本本身来说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阅读教学情境也是常用的阅读教学切入方式之一,其在生动可感的阅读学习氛围中刺激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老王》这篇课文,学生关于“文革”时期这一创作背景以及杨绛先生本身的经历都有一定的认知距离,很难理解作者在文本细节表达处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展示文革时期知识分子的艰难、杨绛夫妇的生平经历和相关故事等,让学生对那个特殊时代以及作者有更加丰富立体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认知“为什么丈夫腿走不得路,还得自己烦请老王帮助送医院”的表述、理解作者在最后所写的“幸运的人”“不幸者”是什么意思。
  总之,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确定多个角度的切入点,根据学情和实际进行有效切入,不断提高文本阅读教学指导水平。
其他文献
伴随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讲授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有效的提问者。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找到有效的教学提问切入点,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 重难点  语文提问需要找准语文学习的核心和目标,在课堂设计以及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这样的语文提问才能有的放矢,更有效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
在2005年上海科技节中,上海市照明学会普及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于2005年5月18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联合举办主题为“绿色照明中的节能问题”演讲会。会议以科学的态度来普及有关
法兰克福展览会是二年一次的光和建筑展览活动,主要内容是照明设备和技术.今年四月的展览会上有 70000m2的展览场地, 150000名参观者和 1400多家国际参展商参加了这次活动,参
上课之始通过新颖的导入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常用的导入法有诗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置疑问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这些出奇制胜的导入形式,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他说的是要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使之
“晨读”的要义在“读”,“读”贯穿始终,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练,在读中悟,读出精气神,读出语言素养,读出丰富情感,读出高尚品格,不容乐观的晨读现状自然改观,令人堪忧的晨读质量自然提升。许多学校都设有晨读课,并且安排在上午第一节,一般为语文、英语学科交叉进行。作为语文、英语教师,执教的是语言学科,作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免不了要指导学生高质量晨读。但从笔者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中学校的
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导致人们对文学理解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写作能力,促进人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教学时,要具备宏观调控的思想,设计多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鉴赏能力,完成新课改对中外小说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  一、教师要重新建构教材  外国小说欣赏课在教学体系中为选修课,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
采用管式炉研究了煤粉粒径对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煤种为徐州烟煤,煤粉粒径分别为135~220μm,91~135μm,61~91μm和0~61μm;燃烧试验在1123K,O2/CO2气氛下进行.试验用
建立了一种表达用户信息需求的界模型,通过计算信息需求的上边界、下边界,确定信息需求的需求域.该模型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挖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来表达语言的含义.用户
<正>新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强调课堂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分为&#39;知识与能力&#39;&#39;过程与方法&#39;&#39;情感态度价值观&#39;,即很多教师所熟识的&#39;三维目标&#39;。但
“引、教、品”教学模式是根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研究出来的一种分层次的高效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引、教、品”教学模式来辅助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引”,强化语文导入  “引”即引入、导入,导入教学资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