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姓“读”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读”的要义在“读”,“读”贯穿始终,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练,在读中悟,读出精气神,读出语言素养,读出丰富情感,读出高尚品格,不容乐观的晨读现状自然改观,令人堪忧的晨读质量自然提升。许多学校都设有晨读课,并且安排在上午第一节,一般为语文、英语学科交叉进行。作为语文、英语教师,执教的是语言学科,作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免不了要指导学生高质量晨读。但从笔者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中学校的晨读呈现的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状况,学生疲于应付,教师例行公事,晨读课成了学生机械重复、漫无目的念经式的朗读课,更有学生把晨读课干脆当成完成作业练习的自习课或“补觉”的休闲时段。
  另外,一些语言学科教师对晨读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并且缺乏有效的指导,甚至有些语言学科教师认为,晨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并没有给学生布置具体的晨读任务,一味地只让学生读,大声读,以此应付学校的检查,致使部分学生读着读着就心生厌恶,读着读着就昏昏欲睡,能够高质量坚持下来的学生不多。这样看来,晨读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晨读的质量的确堪忧。事实胜于雄辩,这些问题不容回避,一味抱怨,一味指责,似乎不是解決问题的办法。依笔者所见,要改变高中学校晨读现状,提高晨读质量,当首先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晨读’姓‘读’”,当在“读”字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
  一、读出精气神
  “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一晚的充足睡眠,学生次日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晨读。晨读时间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段之一,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他们应该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如此,晨读之时的中学生,就应该精神焕发,坐姿端正,放声朗读,凝神背诵,全身心地投入到晨读的享受之中,彰显出当代中学生的精气神。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调的也是读的重要性,强调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假如语言学科教师能够多在晨读课上花点心思,同学生一起设计出别开生面的晨读课,调动了学生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定会使晨读精彩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住了晨读,提振了学生的精气神,学生一天的精神状态都会很好,这就为他们高效学习、快乐生活开了个好头。
  二、读出语言素养
  语文、英语是语言学科,培养学生必备的语言素养当是应有之义;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也离不开“读”这一重要手段,假若能从“能读”到“会读”,再到“读会”,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晨读是语文、英语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语言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三年的高中生活,人生最美的一段时光,晨读应该给学生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作为语文、英语教师,当精心安排晨读内容,形成系列化;悉心指导晨读方法,训练学生美读、示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关注每位学生的晨读状况,既要做好共性指导,更要做好个性指导,尤其要关注那些不善读、不会读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作为学生,当用好晨读的大好时光,徜徉于知识海洋,读诗词歌赋,诵华美乐章,汲取知识,掌握技巧,养成能力。长此以往,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学生通过晨读习得了语言知识,掌握了诵读的方法技巧,培养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自然会形成相应的语言素养。
  三、读出丰富情感
  语文课是母语课,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和使用母语的过程;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审美的角度看,名篇佳作可以启迪人的智慧,经典美文可以熏陶人的情感,晨读的内容当以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和经典美文为主,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外,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和增加适合中学生诵读的相关内容,每一篇名篇佳作和经典美文都是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真善美与假恶丑一应俱全。可以说,晨读的实践,也是学生同作者对话、体验社会生活和丰富情感的过程。三年的坚持,三年的体验,三年的感悟,学生也会在名家、美文的熏陶感染下,甄别假恶丑,追求真善美,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读出高尚品格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品格高尚的公民。高尚品格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当中,少不了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学校教育的引导、社会生活的矫正、个人经历的锤炼,但有一点不可回避,这就是高中晨读的潜移默化。读佳作美文,与作家名人做心灵的对话,与师长、同学、朋友做情感的交流,日日读,日日悟,日日新,思想认识不断飞跃,高尚品格逐步形成,人生境界日渐提升,自然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淀下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一言以蔽之,“晨读”姓“读”,当以“读”字贯穿始终,日日晨读,在读中学,在读中练,在读中悟,读出精气神,读出语文素养,读出丰富情感,读出高尚品格。当晨读成为书香校园一抹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日课,还何愁晨读现状不能改观,晨读质量不能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范围的扩大,各个行业的发展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业不例外。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行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要想保证行业的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当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标准。互动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究知识的机会与空间,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探究能力的提升。现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载体,谈谈高中语文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手段与方法。  一、明确对象,为互
针对服务组合中人工任务的执行问题,给出了一个支持人工任务的组合服务执行引擎.该执行引擎将人工任务作为BPEL中的一个活动,并通过人工服务容器实现人工服务资源对人工任务
现行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其一,受到其他文体挤压。相比较文言文、小说、散文等文体,现代诗在整个课程安排中所占时间较少。其二,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一言
“教育学生,哪些东西是不可以缺少的呢?”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的答案自然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缺少的是情感。而这种体验,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感方面的,一是价值感方面的。这两方面恰恰是教师引领学生成长进步和发展的主筋所在。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随着课改向更深的阶段发展,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语文课堂
建筑是提供人们日常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都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排水系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给排水系统的
伴随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讲授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有效的提问者。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找到有效的教学提问切入点,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 重难点  语文提问需要找准语文学习的核心和目标,在课堂设计以及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这样的语文提问才能有的放矢,更有效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
在2005年上海科技节中,上海市照明学会普及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于2005年5月18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联合举办主题为“绿色照明中的节能问题”演讲会。会议以科学的态度来普及有关
法兰克福展览会是二年一次的光和建筑展览活动,主要内容是照明设备和技术.今年四月的展览会上有 70000m2的展览场地, 150000名参观者和 1400多家国际参展商参加了这次活动,参
上课之始通过新颖的导入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常用的导入法有诗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置疑问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音乐导入法等。这些出奇制胜的导入形式,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习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他说的是要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