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和育人作用。而传统教学往往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语文教学蜕变成了机械的应试工具,失去了语文的审美功能和育人作用。因此,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语文新课标》的根本办法,更是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加人性化的发展, 可以让他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更广阔的张扬个性的天空。
  下面拟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做法。
  一、重视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教者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让学生进入作者的生活年代和写作情境,缩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接受课文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指南录后序》时,通过课上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出使的背景以及《过零丁洋》这首诗歌,学生全面了解明白了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题,了解了文天祥的形象和品质。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文中喷涌而出的沸腾的爱国主义热情,受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感染。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说:“……做人,当如文天祥,坚韧顽强,爱国而有气节……” 肺腑之言实乃真情流露。
  教者也可以用图片﹑录音﹑电影等音像技术,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如,学习《西地平线上》可用图片展现西北落日的壮观景象,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可播放同名电影等,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教学中感受文本,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文本的朗读
  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的主渠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朗读能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正所谓“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串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
  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例如,教学《祖国山川颂》时,我们无需做多少知识的介绍,而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上,先让学生看图片,听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铺排的全景式的描画﹑真挚而饱满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然后让学生思考:课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画面表现这种情感的?带着这些问题去默读。然后再去揣摩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画面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阅读。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品味性阅读﹑抒情性阅读。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作者的爱国情感产生了共鸣。整堂课,简直就是审美课,简直就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重视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已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感情基础上的。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模仿、尝试和实践中逐渐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句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可替代!如果教师把精力都放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解题技能上的话,那就把学生引上了歧路,那就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恐怕要大打折扣!
  例如,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除了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去评价孟子的思想,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人,分析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不迷信,批判吸收,为我所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一生有哪些成就,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其取得那么多成就的原因,思考自己可以就马克思的哪一点去向这位伟人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重视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互动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建构主义等教育思想,联系现代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概括出来的。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讨论研究。如,学习《屈原列传》,可组织学生就屈原死的价值展开讨论。学习《雷雨》,可组织学生讨论周朴园这个人物。“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师生互动能使一些问题突破个人一家之言的局限性,能纠正某些学生的一些错误看法。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充分运用上述几点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和谐开展突出学生个性特点的阅读教学活动,实现三维目标的交融,就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有更高的发展,让他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其他文献
对于作文,一些中学生没有兴趣,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没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一些不正确的应付方式,抄袭作文、俗套作文、模板作文在一些学生中屡见不鲜。学生没有兴趣,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所以培养作文兴趣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因素。写出好文章需要有综合的写作能力,作文兴趣也需要全面培养。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兴趣进行了探索,从写作前、写作中到写作后进行全程的兴趣激励和培养,取得了理想的
期刊
关于“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建情况和“首届全国阅读鉴赏学术研讨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河北省出版总社报刊中心、《阅读与鉴赏》杂志编辑部和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备小组,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受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中国修辞学会阅读鉴赏研究会”筹建情况和“首届全
期刊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著名的七言律师,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作者时在州。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历史上有登高的习俗,此诗便是诗人重阳登高之作。写此诗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
期刊
古人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百遍书就真的其义自见了?我看未必,这里还有个方式方法问题。如果方法不当,即使书读百遍,其义也可能不会“见”出来。作为语文老师,最烦心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不容易提高。每每遇到学生在理解上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和学生说得最多的,恐怕不是“你未认真读”,就是“你再仔细读读”等一些连我们自己都觉得缺乏底气的话;在做一些具体的阅读分析题之前,
期刊
景泰蓝的美丽是夺人心魄的,流转的光韵,炫目的色彩,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悠悠往事。她虽然没有玉石的晶莹剔透,也没有青花瓷的温润细腻,但那静静地泛出的金属光泽,透着富丽典雅,透着浑厚凝重。这非凡的气韵如何凝成,我们的好奇在叶圣陶先生通俗朴实的文字中得解。读《景泰蓝的制作》,眼前总会飘过那一个个华美的精灵,心神会始终追随着一个个铜坯瓷体,看着她们在简单的文字中慢慢地华丽转变。  从原来的人教
期刊
摘 要:1.课内阅读:诗歌类专题探究(诗人生平经历专题、诗歌题材专题、诗、词、曲比较专题),小说类专题(赏析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及作用专题、赏析小说语言的动人韵味、中国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之比较、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之比较);2.课外阅读:紧扣一本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诗人、词人,辑录一本《读后感》,推荐一篇好文章,做一系列专题阅读训练。  关键词: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好文章,犹如一口深邃的泉井。阅
期刊
摘 要: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这篇小说娴熟地运用了那种违背物理时空逻辑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将当前与中山装两个时代压缩在一起,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种时代的虚无感,有着超自然、超现实的荒诞感,这似乎就是对过往历史已被人遗忘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叙述模式 先锋 解读    读完韩少功的《第四十三页》,给我留下的是希区柯克式惊悚的感觉。当一个人某一天坐上某列火车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自己时光倒流地回到
期刊
前一段时间听了全镇优质课评比的选拔课《秦兵马俑》。教者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描写各种兵马俑的文字,从整体入手找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兵马俑。然后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意欲让学生构建对兵马俑的清晰印象,再让学生充当解说员的角色去介绍兵马俑,最后模仿文中的写作方法看图写作,用自己习得的语言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来描写兵马俑的神态。从教学设计来看,教者力图通过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从
期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和必修2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课本的容量增大了,课时却并没有增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了。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指导学生品味、鉴赏新诗。单元要求主要有:分析意象,发挥想象,感受真情,陶冶性情,学写新诗。四首现当代诗歌,都是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值得鉴赏的东西实在太多,五至六个课时,如何实现新
期刊
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教学经历,一个写作任务布置下去,常常会听到学生们一声叹息:“又要写作文了!”写作文几乎成了时下许多学生挥之不去的心病。于是乎,胡编乱造者有之,移花接木者有之,无病呻吟者有之,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对作文越来越缺乏兴趣,甚至对作文产生了厌倦感。但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必须构建大作文教学观,教师要利用所有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写作的冲动。  一、巧妙命题,活跃写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