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从“顺藤摸瓜”到“由瓜索藤”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以教学任务为分类依据,将中学物理课型大致划分为: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讲评课、复习课其中习题课教学在整个高三将占据很大的比重,很多一线教师默默追求着高效的习题课。
  怎样的习题课可以称之为是高效的,此处我们不妨来看看学生的情况面对物理习题尤其是综合类计算题,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听能懂,做做不会”,更有甚者会说“拿到一个题不知从何下手”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最大问题是“想到不到”,因此笔者认为习题课关键是要讲出“怎么想到这么下手的,怎么寻找到最终果实的”。
  常常说到的是“顺藤摸瓜”,此处笔者尝试用逆向思维:由“瓜”即问题的结果出发来探索解决问题即“通向瓜的藤”的方法来分析一道综合类计算题。
  例题带负电的小物体A放在倾角为θ(sinθ=06)的足够长的绝缘斜面上,整个斜面处于范围足够大、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图1
  如图1,物体A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的一半物体A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后突然在斜面区域加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此后物体A沿斜面继续下滑距离L后离开斜面求:。
  (1)物体A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如何?说明理由。
  (2)物体A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有多少能量转化成内能?。
  类型一:“一瓜一藤”类。
  物理中有些问题,解决它的方法基本上是唯一的,也就是说通向这一类“瓜”的藤只有一条,像上题中的第一小问,学生只要抓住这“瓜”顺理成章地可以探索出它的“藤”,下面是笔者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师:第一小问,物体如何运动的看什么?(决定物体运动情况的是什么?)。
  生:看物体受怎样的力。
  师:很好,那就尝试着分析一下物体的受力,然后得出结论。
  图2
  生:如图2分析出物体的受力
  加磁场前:四个力均为恒力,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看一下加磁场之后,受力会有什么变化,而且这个力有什么特点,对物体的整体受力有什么影响?。
  图3
  生:如图3,加磁场后,多一个洛伦兹力qvB,且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导致N减少,摩擦力减少,加速度增大,直至N减少为零物体离开鞋面,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直到物体离开斜面。
  本小问通向“果”的藤就是受力分析,只要学生能够找出这条“藤”就可以快而准地探索到需要的“瓜”,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所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的问题。
  类型二:“一瓜多藤”类。
  物理中有些问题,解决它的基本方法,并不唯一,如涉及求加速度,可以用运动学公式也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如求功,可以用求功定义式也可以用功能关系就好比有多条“藤”通向这个“瓜”,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题干的条件,找出真正与“瓜”相连的那根“藤”像上题中的第二小问,里面涉及的做功就是这个问题下面是笔者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师:看第二问的问题,能量的转化了多少需要看什么?。
  生:看某个或某些力做了多少功。
  师:要求转化了多少内能,需要看什么力做功呢?。
  生:摩擦力做功。
  师:你能想到的求功方法有哪些?。
  生:求功定义式,动能定理。
  师:那尝试着选好合适的过程列出需要的动能定理等式?。
  生:选全程为研究过程:W重+W电+W摩=mv2[]2-0,等式中W摩就是要求的转化的内能。
  师:很好,尝试着把等式中的其他表达式表示出来,这里的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会用什么办法?。
  生:这两个力均为恒力,可以考虑直接用求功公式W重=mg(L+x)sinθ,
  W电=qE(L+x)cosθ。
  师:这两个求功公式中的前段位移如何处理?有什么办法呢?。
  生:前段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来求解。
  师:很好,这样动能定理等式左边几个功的表达式已经完成,等式右面那个速度v题干里没有,需要自己寻找想想你会用哪个含有速度v的公式来求解呢?。
  生:运动学公式,动能公式都是不可取的,此处只能用洛伦兹力公式qvB。
  师:有关力的等式,迄今为止,你能列出哪些?。
  生:平衡等式,牛顿第二定律等式,向心力方程等式。
  师:此处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
  生:qvB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面,且物体即将离开斜面,弹力瞬间为零,可以列出这样的瞬间平衡等式qvB+qEsinθ=mgcosθ。
  分析到此,接下需要的是整理解题步骤,进行必要的求解了。
  本小问通向“果”即求功、求位移、求速度的“藤”即方法有很多,面对这样杂乱的藤,学生如果能根据题干梳理出真正与“果”相连的那根藤,那就不会出现“听听能懂,做做不会”的困惑了。
  面对一个综合的物理问题,可能用到很多公式,涉及很多的方法面对这一切,学生就需要选择,不会选择就会出现学生所说的“不知从哪里下手”就像我们面对一片瓜果地,我们看到的是凌乱的“藤”和显眼的“瓜”,这时如果要“顺藤摸瓜”,那究竟先去顺哪根“藤”呢?我们不如带着学生倒过来看,由最显眼的“瓜”着手来摸索着通向这个瓜的“藤”,因为我们知道真正与“瓜”相连的“藤”只有那一根这就是笔者所说的“由瓜索藤”式习题教学。
其他文献
所以根据阻值比较法可知,需要采用微安表内接法。滑动变阻器需要用分压式接法才能更好地调节待测電阻上的電压。实物图连线如图3所示。
摘要:课堂有效性是数学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巧设情境、积极引导重视合作探究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有效引领;初中数学;巧设情境;合作交流;实效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探究性、创新性这是当前课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日的初中数学课堂上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
“碰撞”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涉及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诸多知识。处理碰撞问题,需要先根据题意选取恰当的研究对象,再判断研究对象的动量是否守恒、机械能是否守恒,然后根据相应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1.碰撞的特点:(1)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总是守恒的;(2)在碰撞过程中,因为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所以总动能不增;(3)在碰撞过程中,当两物体碰后速度相等
什么叫做自主学习?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自我督促的情况下学习。它的精神来源是学生的求知欲及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两种精神促使了学生在无教师带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它可以形成一种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无外界压力压迫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学习数学需要
在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部分,经常会碰到微粒半径和元素性质的比较,这也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基础考点,本文就重点来谈谈微粒半径及元素性质的比较方法。1.微粒半径大小
期刊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合理的构建相关的物理模型将能够极大地为知识教学带来辅助功效。教师首先要对于教学内容有深入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需要构建模型的知识点,教师要合理地选用模型类型,并且要采取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让物理模型的构建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提供辅助功效,并且促进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良好理解与吸收。  一、构建条件模型  有很多物理模型的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1.使用多媒体技术不等同于教学现代化  对于热衷“赶潮流”和“技术盲崇”的人,多媒体教学好似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多媒体”成为“现代化”、“先进科技”的代名词.更有甚者将多媒体的使用视为教学“评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显然这是对现代化理解的偏差.众所周知,教学的现代化是教学思想、方法、手段的全面进步,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环节,决不能等同于教学现代化. 
摘要: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和前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入,是素质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优质教育.领会创新教育的意义,必须多思、会思、善思,做好思想的梳理工作.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水平,人人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达到提高师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传统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心之官则思,思则得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
分别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测定了3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清中脂质(LPO)和红细胞溶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中TXB2、6-Keto-PGF1α。结果表明:病人LPO,TXB2升高,SOD、6-Keto-PGF1α降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2w后,L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