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墓劫难亲历记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年中最阴冷的日子里,踏进了沪闵公路边上的长安公墓,天上正飘着小雪。这是1967年1月。
  
   听说上海的公墓里正在“造反”,“扫四旧”,父亲着急了,让我马上去看看祖父、祖母的坟地。我看到了什么?我呆住了——方圆数百亩的公墓,到处石碑倒地,棺盖撬出,坟穴变成窟隆。触目皆是被掘出的石灰和风化了的寿衣碎片。无数白骨七零八落地暴露在青天之下。悲哉!我的祖父祖母也不能幸免于难。面对着棺木的残段和凄惨的头骷,我浑身冰凉,瑟瑟抖颤,木然不知应该如何回复父命
  仅仅两年多前,刚去世的祖母才葬到这儿,重新又与解放前就去世的祖父为伴。当年的长安公墓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公墓之一。奇松古柏参天,百鸟千虫鸣和,超世脱俗浑如天国。一块块墓碑,则是墓地上的文化,不仅雕工古朴、俊秀、而且大多数的墓志铭,文笔简约隽永,述说着墓主人的生平经历和品性好恶。如果一一读来,便能合成世相百态。我隐约记得,有一块石碑,记述着李鸿章的第四代曾外孙女,婚姻不幸,又回娘家不成,终于年纪轻轻在忧郁中死去。我还为此叹惜,豪门也有不如意。想当初,我来此安葬祖母时,虽然心有悲伤,却也宽慰自解。老人生前善良,身后倒也有一方恬静优雅的善终之土。如今,怎么会是这样一种结局?于是,急于想找公墓的管理人员质询。结果兜了个大圈子也见不到人影,据说都去“大串连”了。但是在公墓的边角地带,仍然有人在掘墓开棺。大约是中心墓区已经挖完了,他们对这些存余物资更加不肯放过。脸膛赤黑,棉袄也是黑色的,从模样上看,像是农民,或是船民。这些人执镐握锹,正在砰砰猛击一口水泥封胶的棺盖。终于,棺盖翻起,一阵臭气冲出。但,那具棺椁中已经积着厚厚一层黑水。这些人竟然也不顾肮脏,挽起裤管,扑通跳进水中,估量着遗骸的头部、手部、脚部的方位,胡乱摸索,时而将手伸出水面,仔细查看,把什么塞进口袋;时而又将一把碎骨乱扔。我恍然明白他们是在偷盗墓葬中的金玉珠宝。这便是公墓遭到劫难的原因了。
  
   在无奈和悲愤之中,我离开长安公墓。隔日又是长途跋涉,赶去广肇山庄,探望我的曾外祖母的墓地。
  
  广肇山庄最初建于清同治11年(1872年),几经变迁,上世纪20年代取地于如今的彭浦江杨南路、场中路、汾西路一带,坟地面积从最初的300亩扩展至解放初期已近千亩,可以称作上海最大的公墓之一。这儿原先的园林景致虽然不及长安公墓,但是墓区的清洁、整齐、有序,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这次我看到的疯狂、肮脏、悲惨,完全不亚于长安公墓。数以万计的墓穴,几乎没有一个不被挖空,而且是挖了一遍又一遍,到处还是有人在挖。无独有偶,这些挖墓人的穿着打扮,居然同我在长安公墓看到的十分相似。我很是怀疑,这些人是上海邻近地区的村民船民的帮派团伙。我的曾外祖母的坟墓虽然也只有6年历史,我却怎么也无法找到了。墓区的小路已经被散乱的坟土掩埋得难以辩认。绝大多数的石碑早已倒在土中。有人还在接龙似地把石碑一块块搬上三轮拖车拖走,有的则搬上附近河道里的小船,不知是运去哪儿铺路还是砌房子。这使我联想起在一些乡间和村镇的屋前宅后,也看到过一些墓碑。人世间墓地的废没,原因并不一样,结局的形式是有相似之处。这次我是有备而来,带上了购买墓地的地契证书,准备交涉一番。好不容易在一间小房子里找到了墓地工作人员。他却两手一摊,摇摇头说:“你给我看地契证有啥用?现在造反了。啥人再管地契证?要不你到联义山庄去问问,上海公墓的‘战斗总部’,设在那儿。”
  
  从广肇山庄到联义山庄不算太远,有一辆公交车可以到达。这个山庄可算是上海最有名气的公墓了。
  
  据说,1924年时,是一个姓林的广东富商的私家坟地,因为林木扶疏,风景独特,被周围居民称为林家花园。后来粤商联合会看中了,通过种种手段买人,又扩大面积400余亩,办成了公墓。地址就在如今的广中路共和新路交叉口。起先,公墓里主要安葬广东人,后来上海的不少有钱人和名人也到此择穴。墓地价格昂贵,一般人是买不起的。墓穴有5个等级,特等、甲等、乙等、丙等、丁等。每等又根据面积、地段、朝向、风水等情况,分为3级,这就从总体上分为5等12级。据说,特等要卖几千块银洋,而丁等3级则卖五、六十元。这个山庄因为修筑得豪华,又因为葬有一些著名人士,如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的父母、永安公司老板郭氏的家族、自杀身亡的电影明星阮玲玉、工运烈士梁士达……所以一度成为上海不收门票的公园。我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吴淞春游,在返回的路上,就特地停一下车,让我们参观联义山庄。可见得山庄的景色之美。它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公墓那般阴森、凄凉。浓密的林木和造型奇特的石料建筑组合成别具一格的园林。大门朝东,即对着共和新路。但从共和新路进去,先要走过长长几里的煤渣路,还要经过一座名称奇怪的蚂蚁桥。它的围墙很高,约有3公尺。进了围墙,先看到的是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风格的好几幢建筑,大都是平房型的,只有办事楼好像有两层。所谓庙、堂、场、厅之类的公墓设施,一应俱全。庙内停放棺柩,堂内设置经堂,场内刻石凿碑,厅内供奉佛象,还有服务于丧家的休息厅、饭店。从这些建筑通往墓区共有好几十条网络相连的水泥路。我小时候去参观时,曾经看傻了眼,怎么人死了以后,住的房子有这样的漂亮、豪华、古色古香?在特等墓区,几乎是很少见到泥土的。每一个墓地中,都有几个圆形石桌,周围还有几只石凳,案几形的石供桌旁立着石马石羊石牛,墓碑高达二三公尺,圆拱形的坟墓外面都包裹着水泥,墓后还有大屏风一般摭挡的石壁,上面雕龙雕凤,篆刻文字,整个墓地都用石栏围住,外围栽满珍稀树种,还架起葡萄棚,很象供给活人享用的私家花园天井。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唐家墓地,墓前进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石牌坊,上书“唐庄”。地上的富丽堂皇不去说了,它还设了地道和地下室,棺柩不是埋人土中,而是放置在地下室中。这种做法不知是否是从帝皇的十三陵中得到启示而仿效?相比之下,阮玲玉的墓地就小得可怜了。她的坟墓外面也是包裹水泥的,但隆起的圆拱也就一公尺高,墓碑也是一公尺高,碑上镶有一个圆蛋形的黑白瓷照,阮玲玉面带微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最后的微笑,最后的苦笑了。1967年1月,我踏进联义山庄时,阮墓已经变成大窟窿了,“微笑”的碎片都见不到了。至于那些豪华型墓地的惨相更是不忍一睹了。我特别记得,有一口几寸厚的铜铸的棺椁被敲击得奇形怪状。不知就里的人,还会以为整个墓地挨了炸弹。到处是碎石、坑洼、白骨、石灰”…·我实在无法理解,如此坚固、庞大的水泥石块建筑,是怎样用手力敲开、挖掘的?我现在经常看到拆毁旧房建筑时,吊车、堆土机、铲车一齐奋力,好像还累得直喘粗气。可见得人类中的一部分,在邪念邪欲躯动时,会爆发出何等样的魔力!看来,联义山庄的命运同长安公墓、广肇山庄如出一辙。
   面对着混沌一片的惨状,我也不想多看一眼了。我急于寻找“战斗总部”,讨一个说法,解决私事。想不到“总部”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带红袖章的老头儿手捧热水袋,脚烘煤炉边,呼呼打瞌睡,任我千呼万唤,他就是不答腔。我长叹一气,还有什么办法呢?
  
  这几次遭遇,给我刺激很大。想到几位长辈如今尸骨无存,亡魂不安,父亲很是难过,要我再找找市里有关部门,讨个说法。
  
  我跑了几天,也没着落,都是一问三不知。我心存侥幸,顾不得疲劳,又去了很远的中国公墓、虹桥公墓,\永安公墓,看看有何线索。结果仍然一无所获,这些公墓遭到的劫难·,无一幸免。我筋疲力尽,心灰意冷,终于明白:公墓,本是安置人的末日。想不到它自己的末日也来临了。
  寻根问祖,儒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夏古国,历朝历代是尊重死者、优厚死者的。殡葬,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传统礼节。且不去说位高权重的王候将相,生前择定墓地,身后山高水长,陵寝万方。也不去说有功于国的英雄人物,每个时代总是有墓、庙流芳后世;即便是造福乡里的贤者,人民群众也会立祠造墓,以载恩德,像革新纺织技术的普通村妇黄道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至今上海地区还有她的多处墓、祠。再退一步说,即使对于冻死饿死的穷人,社会也应该伸出慈善之手。早在前清时期,上海就有了普善山庄,专门收殓马路遗尸。到了民国年间,普善山庄发展迅速,规模扩大,标上蓝底白十字的三辆卡车,每天清晨巡视全市,收殓路尸。至今尚在的普善路就是因为普善山庄所在地得名。在“8.1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飞机轰炸日本军舰返航,途中失控误落炸弹炸在“大世界”边上,死者极多,普善山庄不断运尸,竟花了两天多的时间。人,既有生,便有死;普通老百姓同样重视发生在自己家庭里的这种变化。上海地区规模宏大的公墓出现,大约也就是一百年前。城市的逐步拓展,人口密度的增加,自然就会出现对死者的有序化的安排。谁能料到1967年1月会对上海几乎所有的公墓发生毁灭性的一击。也许,动乱的社会,往往就显示出人性中最贪婪、肮脏的一角。为了劫掠死者的钱财,人性可以泯灭!中国历来就有盗墓者,但如此光天化日、成帮结伙的盗墓行为,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古代曾有“十恶不赦”之律,盗墓即为其中之一。不知当年的盗墓人,至今何以自律?
  据我所知,上海原有的公墓十之八九在当年都毁了,甚至无法整理、收场。长安公墓以后平整了,改建成一个工厂;广肇山庄原址,变成了彭浦新村的一部分;联义山庄原址,也陆续造起了工厂、学校、邮电局、饭店;中国公墓平整后,成为一个公司的仓库,在如今的老沪闵路的梅陇镇南面;虹桥公墓也曾造起了工厂。建于1909年的万国公墓,幸好未毁,主要是得益于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干预。那儿葬有宋庆龄先生的父母。、一开始,曾有人冲人墓区,毁坏宋墓。宋庆龄闻讯后难过得流下眼泪,求助于周总理,周总理便及时下达指示保护宋墓,并派军队人驻。幸好宋墓的地基未毁,得以保存,以后又重新修建。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以后,遵照她的遗嘱,将她安葬在父母陵墓的东边。上海如今才有了这样一处供人瞻仰的胜迹。
  逝者俱往矣!我所见过的丑陋的场景毕竟成为了历史。上海新的公墓近些年已经修建了不少;不过,每当我去公墓祭奠亲朋,有时会想,从长远的目光看去,毕竟没有永恒的墓地。社会的动乱,还有历史的变迁、土地的重新利用……岁月终将淘汰某个人的墓地。一个普通老百姓,不必太看重身后之事,重要的还是应该看重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人生之旅。
其他文献
冒着纷飞的雨雪,我去造访画家王铁根先生。正是大年除夕前天的上午九点半。画家准时准点到了他居住的小区门口接我。我暗揣,他肯定是个严谨的人。平常接触过不少的艺术界人士,但比较随性散漫的居多。和王铁根先生其实偶有晤面的机会,但几无搭讪过的记忆。风雪中他却不曾打伞,只带着一顶帽子,见了我,也不说些多余的客套。他一脸真诚纯朴的微笑和那一抹浓黑的胡须一样,让我印象深刻。  雪粒子在窗台上急骤地敲打,发出丁丁当
期刊
策划人语  夏天的某个昏昏欲睡的午后,许多人都没了勤奋好学的样子。这时候,奥运会来了,可以想一点振奋人心的事儿。  从1984年开始,我们接触到了奥运,转眼,20年过去了,中国人阅读奥运的能力,在2004年雅典,会有个升华。过了雅典这一站,北京便是眼面前的事儿了。  在奥运的日子里,有运动员感冒服了药而药检呈阳性,被收回了到手的金牌。我正好有点感冒,服药,一愣,想,我现在如果药检,一定也是呈阳性,
期刊
写满两张A3纸的名单,放在我的包里。到今天,已经有足足八个年头了。  这份复印的名单是手写的,上面不仅有参加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上海人的全部名单,还有简单的背景资料。有他们的年龄、参赛的项目和在沪的原属单位,有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有启蒙教练,等等。只要其中有人夺得金牌,或者是打破记录什么的,即可就按图索骥,进行采访报道。  已经记不起来是谁发给我这两张A3纸
期刊
在奥运会的日子里,我目睹了浩如沙场的旌旗和国人汇聚一处大声呐喊的壮观场面,心里却在想着,我们大多数人仅仅是沧海一粟,做着可能永远和升国旗奏国歌无关的事儿。我们是否还有兴趣做事,我们为什么而做事。许多这样的念头盘旋在脑袋里使我困扰,而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将在很长一个时期追随着男人,直至永远。  曾经有个叫瓦尔德内尔的中年男人,在奥运的背景下演绎了他的奋斗史;他要创造理想的结局,并且几乎接近终点;
期刊
“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说明了季候。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因为严寒,乌鸦都无法睡眠,所以还在啼唤。半夜里已经月落,想必总在深秋或初冬的上弦。旅客在船中睡眠,这不是愉快舒服的睡眠,而是有羁旅之愁的睡眠。这一夜的睡眠又无人作伴,只有江上的枫树和夜渔火光与旅人相对。这一句本来并不难解,只是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对愁眠,就是伴愁眠之意。后世有不解诗的人
期刊
年轻人做事一向不周到,有年春天奉命领到咸菜窝头,直奔大兴安岭灭火,结果这帮乌合之众在大山瞎转整天,漫说发觉火灾现场,火星子不见一颗;天色渐黑,有人才突然叫到:晚上怎么过夜?!  以前他们在上海,睡棕绷、竹榻,睡地板、阁楼、折叠床,睡席梦司——一段时间资本家席梦司拖到弄堂里开膛破肚,看到剥开的一件,里面没有弹簧棉花鸭毛,100%旧稻草,一个工人阶级说,咦?!就是老家拉块苏北乡下,也铺新稻草“困觉”呀
期刊
感觉上,从本届雅典奥运会开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正式一步一步接近。眼睛便一亮。有点吃了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意思,也像这顿还没开吃,已然盼着下一顿的意味。国家办奥运,大家都出线,直接进入决赛,比较吃力的足球,也笃定。机会难得。  我发现其中有一些值得珍视的思想,有的可升华为物质,有的可升华为精神;许多中国人为此欢呼,都是崇高的爱国主义体现;到时候,一定会有组织得很好的“啦啦队”,很煽情地挥动国旗
期刊
在走进斯佛尔扎城堡前,我想像与中国的羌寨城堡、钓鱼台城堡等似乎没有两样,无非都是为防御而修建的。直到我穿过加伊罗利广场,从圆门走进斯佛尔扎城堡,才发现该城堡远远出乎我的想像,其宏伟和庞大都大大超过钓鱼台城堡、羌寨城堡。  一位当地的导游小姐取代了从巴黎来的林导。这位小姐祖居香港,来意大利已10年了。个子不高的她,肤色黝黑,椭圆形脸,不算漂亮,但蛮有精神。谈起斯佛尔扎成堡,她真是如数家珍。   建造
期刊
很多年前了,位于上海虹许路的那片住宅区就叫古北新区,它们是最先推出的商品房中的佼佼者,购买者中不乏来沪投资经商的外国人士,当然不少有钱的中国人也在那里露了富。现在看来,那地方似乎有点落伍了,但仍不失其高雅的品味,它在当代上海住宅发展史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说古北小区的高雅,是因为它仍在发展,特别是周边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就更具备了强盛的生命力。新近出现的一条虹梅路休闲街,令人刮目相看。新的建筑物
期刊
是孤独的守望滋养了他内心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之情,是淡泊无争的处世哲学使他观照世界的眼光变得澄明而深远,是人生旅程的不同际遇铸就了他笔墨的坦荡与平和。  曾祥熙,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艺术家。在其近半个世纪的笔墨生涯中,他始终用手中的画笔去讴歌大地、悲悯苍生、平实无华地表现故乡山川造化的风骨与灵魂。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风华正茂、躇踌满志的曾祥熙放弃在省会广州的发展机会,告别恩师关山月、黎雄才、陈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