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上海奥运选手联络图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满两张A3纸的名单,放在我的包里。到今天,已经有足足八个年头了。
  这份复印的名单是手写的,上面不仅有参加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上海人的全部名单,还有简单的背景资料。有他们的年龄、参赛的项目和在沪的原属单位,有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及工作单位、有启蒙教练,等等。只要其中有人夺得金牌,或者是打破记录什么的,即可就按图索骥,进行采访报道。
  已经记不起来是谁发给我这两张A3纸,更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好心人之手。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资料涌来,堆在案头,贴在墙上。对我来说,只要拥有两个宝贝就可以了,一个是奥运赛程表,另一个就是这张联络图。
  那年,上海的奥运选手共有25名。其中:游泳4女1男,排球2女,网球1男,足球3女,垒球2女,击剑1男1女,手球2女,举重1男,羽毛球3男,田径1男1女,赛艇2女。此外,还有6名男教练,2位男裁判。
  解放前,上海有22名运动员参加过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有9人参加过1948年的第14届伦敦奥运会;但成绩都惨不忍睹。唯有符保罗一人在柏林的撑杆跳赛中通过了及格线,但随后就被淘汰。其他人的脚印都未曾留在及格线的那端。
  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到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海共有4人夺得4块个人金牌;她们全是女生,第25届庄泳的女子100米自由泳,同届杨文意的女子50米自由泳,第26届乐靖宜的女子100米自由泳、第27届陶璐娜的女子10米气手枪。此外,有1男生与他人合作夺得1块金牌,王励勤在第27届与阎森拿下了乒乓男双的头把交椅。还有1人是1块集体金牌的获得者之一,周鹿敏为第23届女排冠军队员。
  我在1996年做过一个专题,名叫《夺银牌的上海姑娘》。采访了在亚特兰大夺银牌的隋新梅(女子铅球),王怡、诸韵颖(女排)、孙雯、水庆霞和谢慧琳(女足),陶桦、柳絮青(女垒)。看来,在5届奥运会上夺银牌的上海人是不止这些的吧。
  8年过去了,整整一个抗日战争的时间。
  当年在亚洲游得最快的男人,要做个“有思想的泳者”的蒋丞稷;完成了在交大的学业后,出任了上海市体育局的团委书记。也可算是从政了。在体育圈从政的退役运动员,过去似乎多为球类项目的,有大球有小球,反正游泳的不多。
  在大学里读书的仍然不少。孙雯在复旦国政系读国际关系专业,还在《新民晚报》当起了体育记者,跑女足条线。她与晚报多少是有缘的。那年在她家里,她的爸爸妈妈拿出有关她的剪报照片,里面就有一篇她在1995年发在《新民晚报》上的文章《渴望读书》。
  与孙雯同校的诸韵颖,读的是法律。我还记得当初她说过,“真的。我爱排球的理由真的是很单纯。我在弄堂的水门汀上也敢扑球。”这位起“亚洲最佳二传”是会给我们看一个漂亮的好球。
  有在国内读书的,也有远赴重洋出国深造的。诸韵颖的队友王怡在美国加州贝尔蒙特市的NOTREDAME DE NAMUR大学读工商管理专业。乐靖宜也在美国,但是在一家游泳俱乐部担任助理教练。说到教练,水庆霞在上海女足、隋新梅在上海田径队也做起了教练工作。
  除了读书,干老本行,也有走出体育的。庄泳和杨文意一度趟进了电视圈,庄泳在香港主持体育节目,杨文意也拿着话筒在大陆的《中国体育报道》中走南闯北。后来,杨文意开始了经商。在打浦桥的一个广场的二楼,开了个美容厅;此外还策划起新的项目。
  朱建华,胖了,很难想象他现在还能跳多高。他开办的经纪人公司是落户在长宁。组织比赛,引进国外球员。还在南市办了一所跳高学校。
其他文献
海南岛是一个移民岛,多区域、多民族移民的多元文化,决定了其饮食的丰富性和烹饪技艺的多样性。同时,海南又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旧时交通不便,人际流动较少,当移民流相对稳定下来以后,海南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族群饮食习惯和饮食特色,经过不断的锤炼,产生了具有本邦特色的烹饪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饪文化。而由于上述的两种原因,海南菜更加体现了民间性、传承性、固定性、经验性。  海南的饮食和烹饪是海南文化的体
期刊
奇珍酒楼  创建于1928年的奇珍酒楼,民国时期为海口一流餐馆。解放后改建为“南岛风味”,成为海南本土菜肴最知名的酒楼之一。海南老一代名师何茂兰、戴礼洲、张大庆等都曾在这里主厨,被誉为琼菜宗师的覃文章也曾在此主厨。在《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南岛风味与陶陶居、楼外楼、同和居等50余家全国知名餐馆被同列为“中国名餐馆”。琼南酒楼  琼南酒楼  位于新兴街20号,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酒楼。当时共有三层楼,直
期刊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穷其笔墨写尽了海南这方琼台胜景,从古代的一些贬官的诗文中经常可见,苏东坡还创造了许多菜肴并记录了饶有情趣的诗篇,到丘浚的《琼台奇甸赋》中列举了海南众多食材,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就现当代我们更为熟知的作家诗人到海南,也为海南美食赞不绝口,于是特摄录如下以飨读者。  梁羽生笔下的石山羊  说作家梁羽生曾经到海南游玩,当时朋友请他吃石山雍羊,他吃后对其风味赞不绝口,写下了《题石山镇羊
期刊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在这个热带岛屿上繁衍生息了几千年,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有一些神密的文化现象至今仍在黎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如黎族的“毒药”和“迷恋药”传说。  黎族民间普遍流传有一种所谓的“毒药”,在带上某种宗教色彩后,不少汉族、黎族、苗族人对它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深入黎族地区的汉族人更是谈药色变,几乎不敢随便在不熟悉的黎村里接受黎家人的东西吃。建国前,很多黎族地区的黎族人也不会
期刊
美味记忆总是伴随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记忆最深的也许多是节庆中的美味。海南菜很多菜肴与节庆文化联系较为密切,也因为是节庆,人们往往把关好的愿望寓寄于其中,让我们在吃到关味的同时,还获得了祝福,此时的心情总是快乐无比与充满了期待。  团圆和美的定安菜包饭  在大年春节时,定安古镇人家最喜欢吃菜包饭。做菜包饭的历史渊源久远,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是在清代,算来应有150多年历史了。  清末拔贡生莫家桐曾在《
期刊
在强手如云的海南餐饮界,新海府始终不敢懈怠,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形成了海南特色粥品、卤水、烧腊、小炒及小吃于一体的餐饮连锁机构。  1998年,陈建胜辞去厨师的岗位下海创业,在海口红城湖创立三厨·新海府餐饮连锁第一家分店,15年来,新海府从最初一天亏损几千元的小店发展到12家直营连锁店、1000多名员工。  15年前,陈建胜定位“粥品”为发展之路,新海府粥城应运而生,以“新海府鸽粥”“新海府蟹粥”
期刊
金·菲尔比(1912—1988)是世界最著名的双重间谍。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时就由于信仰共产主义而加入了苏联的特工组织克格勃。大学毕业后他设法进入了英国情报局,此时正值二战时期。不久,他被英国情报局派往华盛顿担任英国情报局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联络官,从而长期把大量极为重要的情报透霹给苏联。  1988年菲尔比临终前接受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采访,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西方民主,说他是由于信念而投奔
期刊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为烹制美点佳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海南岛的烹饪大师们,吸收了祖国各地烹饪技术之长,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海南风味,脍炙人口的海南菜肴令中外食客唇齿留香。在这些为人们酿美烹香的海南风味的名师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名师覃文章。覃师傅技艺全面,炉火纯青,催开了一朵朵绚丽的烹调之花,为中外宾客送来了美味和笑语。  当年多少灶前苦,方得今日屠龙技。他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十四岁便来到海
期刊
冒着纷飞的雨雪,我去造访画家王铁根先生。正是大年除夕前天的上午九点半。画家准时准点到了他居住的小区门口接我。我暗揣,他肯定是个严谨的人。平常接触过不少的艺术界人士,但比较随性散漫的居多。和王铁根先生其实偶有晤面的机会,但几无搭讪过的记忆。风雪中他却不曾打伞,只带着一顶帽子,见了我,也不说些多余的客套。他一脸真诚纯朴的微笑和那一抹浓黑的胡须一样,让我印象深刻。  雪粒子在窗台上急骤地敲打,发出丁丁当
期刊
策划人语  夏天的某个昏昏欲睡的午后,许多人都没了勤奋好学的样子。这时候,奥运会来了,可以想一点振奋人心的事儿。  从1984年开始,我们接触到了奥运,转眼,20年过去了,中国人阅读奥运的能力,在2004年雅典,会有个升华。过了雅典这一站,北京便是眼面前的事儿了。  在奥运的日子里,有运动员感冒服了药而药检呈阳性,被收回了到手的金牌。我正好有点感冒,服药,一愣,想,我现在如果药检,一定也是呈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