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学常识介绍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2. 作者韩非,战国时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他为“韩非子”。“子”附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
  3. 被称为“子”的名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孙子、荀子……
  4. 竽,是一种竹制管乐,靠嘴吹来发声,所以文中说——“吹竽”,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类乐器。靠弹奏丝弦来发声,叫弦乐器。所以古人用“丝竹”来代指“音乐”。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处的文学常识介绍,能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兴趣。
  二、 学习课文《滥竽充数》
  1. 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但两人喜欢的方式不同,分别是什么?(齐宣王喜欢听“合奏”,齐湣王喜欢听“独奏”。)
  2. 南郭先生在齐宣王时期是怎么吹竽的?画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品味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中“鼓”“按”“装”等动词的作用,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混)
  3. 昨天,南郭先生是这样吹竽的,(引读)——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今天,南郭先生是这样吹竽的,(引读)——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4. 小练笔:南郭先生明明不会吹竽,却没有被人发现。想象一下,把他在吹竽时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学生练笔,交流评议。
  5. 齐湣王当上国君,贴出告示,让吹竽人一一吹给他听。南郭先生看到告示后,他会怎么想呢?(引导学生想象南郭先生的心理活动和神态)南郭先生最后做什么了呢?(逃)他情愿离开吗?说说你的看法。(抓住“只好”一词,体会南郭先生逃走时灰溜溜的丑态)
  6. 齐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是“混”;齐湣王即位后,南郭先生是“逃”。南郭先生现在成了“滥竽充数”的代名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滥竽充数”的理解。(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面充数)
  7.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有真才实学,不能“滥竽充数”。
  【设计意图】对南郭先生的“混”,通过“昨天、今天”的引读,和等到齐湣王即位后,南郭先生只好“逃”对比,让学生在“旧我”“新我”中碰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迁移反馈
  1. 读了《滥竽充数》,你想到了哪些与之相类似的成语?(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
  2. 下面句子中都有“滥竽充数”一词,你能说出它们正确的意思吗?
  (1) 我买了一箱苹果,回家打开一看,竟然有很多烂苹果滥竽充数,我很气愤。
  (2) 姚明是火箭队的主要得分手之一,每当别人提起他所取得的成就,他都会说他是在滥竽充数。
  【设计意图】“滥竽充数”是一个贬义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会“贬义褒用”,如姚明的“滥竽充数”就是一种自谦的说法,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这种用法。
  四、 布置作业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他的人生之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以《南郭先生后传》为题,续写《滥竽充数》。
  【设计意图】续写文章,学生能从中再次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连云区白果树小学)
其他文献
身心自由是创造性行为的前提条件,习作也是一种创造,是文字在情感滋养下的一种自然快乐生长。习作不是“难为”学生,而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习作的“趣味”,让学生不知不觉间会写,自然而然地想写,情不自禁地爱写。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机会。  一、 比赛式指导  比赛,能激发人的斗志,调动人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习作指导中,我经常变着花样组织学生进行习作比赛。如学习完《给家乡孩子的信
作物的核基因型雄性不育性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就核不育的概念,成因、种类、遗传及在各种作物中的利用研究现状作了综合介绍和分析。 The value of cr
花生果实在油料作物中含油率较高,又是人们喜爱吃的食品。它提供人体所需酯肪与蛋白质,此外,花生果实中所含微量化学元素钙、铁是人体营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钙是组成骨骼
学者在研究处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时,发现组织惯性是导致其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目前,组织惯性已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但是
  目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多围绕创新项目的融资问题,少有研究这些企业创新负责人特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在众多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企业创新
微软领头,微云莫测,从发微信到微电影,再到微型课……我们似乎跨进了“微时代”。快捷明了、率性自然、扼要简练、余音袅袅就是“微时代”的风尚。我们的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用,样样重要,不仅关乎文本学习,更涉及人文素养;既要重视工具性,又要不忘人文性——人称“大语文”。“微时代”可给大语文带来怎样的新气息呢?我们一起来推开语文教学中的“微”视窗,运作一些“微动作”。  一、 “微观”教材  开学
前言过去20多年里,全世界小麦产量年增长率已达3.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了这个增长率,它和改进的即更精耕细作的管理方法有关,但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新的半矮秆品种
当今的全球商务环境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越来越多的人士需要经常出差,远离办公室。移动办公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优势在于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
7月21日《人民日报》8版发表了一则名曰《读报栏前》的“诗配画”,由华君武作画,池北偶配诗。漫画是两个读报栏的鲜明对比:一个贴报笑容可掬,好象在和知友促膝谈心,男女老少
创课,是我对话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流域。它有“六大”支流:创思想,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反思,创发表。这“六创”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丰水回路,流到创课之河来。上一轮“六创”的完结,意味着下一轮“六创”的开启。“六创”连续不断,创课常创常新。六年级习作教学《修得一颗柔软心》,是2016年3月于四川绵阳“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指导教师培训”的一次创课。在创课中,每一创都是“0-1”的首创。像以往任何一次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