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ESR测试与NRT测试在指导人工耳蜗C值调试中的联合应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SR)测试与神经反应遥测(NRT)测试联合使用指导人工耳蜗术后调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植入人工耳蜗的耳聋患者30例,不间断使用至少1 a,有一定交流能力,可配合完成研究中的各项检测。对30例受试者进行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ESR和NRT测试,测试电极为2、6、11、16和21号电极,并记录常用程序中相应电极的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值(C值)。分别对ESR阈值(ESRT)与NRT阈值以及2个阈值与T值和C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
其他文献
佛本生故事作为世界佛教艺术刻画的重要题材,从印度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其故事内容、主题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印度和中国克孜尔、敦煌石窟存有的本生图像题材种类和数量较为丰富,其中,克孜尔石窟留存的本生壁画的题材种类和数量达到一个峰值。以施身主题本生图像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探讨本生图像从印度到中国克孜尔、敦煌石窟所发生的变异,探索中印本生图像之间的源流关系,进而审视三个文化场域不同的艺术、文化选择,为理解佛教艺术流传的复杂性提供一个视角。
儒家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被讨论的价值体,在历史场域中具有合法性,具体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中。儒家文化政治合法性的核心是儒家政治思想与王权体系的内在一致性;经济合法性的核心是儒家经济思想与小农经济模式的契合性;社会合法性核心在于儒家社会思想符合人民的圣王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儒家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出发点,其思想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文化“双创”等方式寻求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塑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体系,是促进儒家文化再发展和时代化的有
《草地上的午餐》经过一众艺术家的演绎,已成美术史经典。马奈、毕加索等艺术家绘制的《午餐》系列作品联结成一套相似性构图的关系链,并构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形成了“构图之链”以及名画遗传现象。以传播视角进入“构图之链”分析,这条关联链需经历“源图出现”“传播累积”和“图式形成”“图式固化”和“图式变体”等环节生成。在文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名画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被不断开发利用,其图式随之加以固化和解构,在自身场域之外萌发出新的生命。而每一次画面风格的更新,也伴随着微小的语境差异,涌现出新的文化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腔内主动脉修复(EVAR)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1日-2020年11月1日收治并成功实施EVAR术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共62例,术后1个月内分别行CT血管造影(CTA)及CEUS检查,两种检查的相隔时间<1周。分别记录内漏发生情况、瘤体直径和检查时长。结果CTA判断总的内漏发生率为22.58%,CEUS为25.81%,二者对1型/3型内漏的判断一致,1型2例,3型1例;而对2型内漏,CTA诊断了11例,CEUS诊断了13例,CEUS比CTA
随着新美术馆学的发展,近几年来,围绕“社区美术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成为新美术馆学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以上海地区“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和“艺术角:高境社区展”展览、论坛和公共教育活动为例,讨论社区美术馆的特征,并思考社区美术馆参与式策展与公共文化创新等相关问题。
目的探讨小儿外耳矫正器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60例(76耳),男童32例(42耳),女童28例(34耳),年龄3~510 d,按佩戴的起始年龄(<1个月、1~3个月、>3个月)分为3组(第1~3组),均采用小儿外耳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耳廓形态的改善情况分为正常、接近正常、有改善但不正常、无改善4个等级。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27耳,第2组28耳,第3组21耳。总有效率78.95%,改善率21.05%
《侲童傀儡图》通常被认为是描绘宋代儿童日常戏玩傀儡游戏的作品,因此“侲童”便被解读为普通儿童。但“侲童”在古代有特殊用途,其与“傩仪”“傀儡戏”等有诸多关联。“傀儡”亦非单纯的儿童玩具,其源于“禳灾祈福”之用。在此背景下,画中“侲童”的真正身份扑朔迷离。然而,将“侲童”放置于“傀儡”语境中进行解读,则发现其与画中童子、“傀儡”存在内在关联和深层互动,即画中“侲童”借由童子、“傀儡”符号元素,实现身份的隐喻,以此为该画“辟邪”主题的实现埋下关键线索。
一、问题提出笔者倡导广义的一题一课复习模式,以初始问题(开放性)呈现,梳理知识,感悟方法,初步形成数学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自主设计变式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和创造的能力;形成网络,内化方法,引导学生整体融合,感悟学习策略,把握单元知识的整体生长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以下,笔者以浙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等腰三角形”的复习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苏教版教材“轴对称图形”单元教学课标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3)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机械通气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组(HFNC组)和非重复吸氧面罩组(NRB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和拔管后24 h的主要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以及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模式无改变。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均轻度增快,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两组的氧合指数(PaO2/Fi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