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让语文教学寓教于乐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教学却恰恰起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谈一下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几点体会。
  1 创设丰富意境,造景激发兴趣
  电教媒体的作用就是集声音、影像于一体,利用色彩丰富的工具,通过生动可感的声音、影像来创设特定的意境,使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文中的其景、其物、其人仿佛就在眼前,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一来,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望天门山》一文,描写了天门山气势蓬勃、景色壮丽的特点,进而表现出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乐观豪迈的情感,这首古诗,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山体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山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笔者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天门山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他们听后兴致盎然。然后,笔者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正在赶往天门山的路上。此时笔者按下录音机键,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火车,来到山脚下。他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屏幕上看到天门山壮丽景色,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学生置身于山中怎能不涌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2 激发学生情感,以感情促思维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颐和园》是一篇介绍颐和园的外形和结构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充满了自豪感。教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录像,录像里的颐和园从远景到近景、从整体到细节,他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颐和园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笔者就让学生说说颐和园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说:“颐和园很美丽,真大气,我很喜欢它。”有的说:“颐和园很漂亮,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机会去看看。”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笔者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笔者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颐和园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颐和园景色的回味。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易懂难忘,把离生活距离有些遥远的知识拉到身边,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同样,学生可以对课文提出疑义,写出想法。信息技术平台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取更多帮助的空间,也给了他们更多探究学习的机会,并让他们非常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当学生觉得自己对课文没理解透彻时,他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向不同的老师或者同学求教。这一新的教学结构,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启发丰富想象,学生静中思动
  想象是学生大脑思维中的重要活动,学生的思维活跃热情往往来源于美的启迪,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技能,结合全面教学,因材施教,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学《西湖的绿》一课时,笔者剪辑一段有关西湖景色介绍的影片给学生播放,并以激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这段美景:西湖有好多种绿,各有各的特点,溪水是那么清澈,花巷观鱼又是一种景色……学生中有的居然欢呼起来。了解同龄学生的绘画创作意图,并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就是一位画家,演绎情境角色,感受创作意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一画美丽的西湖。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学习激情被唤起、提高。此时学生在所扮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让这篇文中的景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现代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文中的生疏景物,深化学生思维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中兴趣盎然,教师教得也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在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教育教学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现代化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相对完整、便于操作的流程。  1 建立服务机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形成联系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就业服务部门的沟
1 丰富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当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细节、情景、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很大改变。  如在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课前,让学生预习文中作者的参观路线及景物的大体方位,不少学生难有清晰的思路。笔者上课时针对具
摘 要 科技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成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但是并非所有的美术课都需要或都能进行媒体教学,不分情况地泛用多媒体,势必会造成一些弊端,而这些问题应引起广大美术教师的深思和重视。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环境;美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5-002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手段在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的
摘 要 参照物思想是整个物理学思想方法体系的起点,也是制约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的关键,但一般教学活动对参照物思想强调不突出。就力学部分中参照物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 物理思想;力学;参照物  Physical Ideas in Reference Object of Mechanics//Chen Hongye, Liu Jin, Zhao Jianjun, Cai Yuping  Abstra
实验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重点阐述开放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开放实验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1 做好课堂导入  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教学的开课艺术十分重要,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
本院用卡马西平治疗顽固性人机对抗1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患者男性,8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9年、肾功能不全3年、咳嗽咳痰3天于2013年1月1日入本院。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摘 要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学生的素养、情感和心灵,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环境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決定性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