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要将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沟通的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文化自信;同时能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合理、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化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文化品格  培养策略
  一、文化品格培养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的二语习得专家Kramsch(克拉姆契)在 Language and Culture 一书中指出:语言表达、承载、象征文化现实。可见,语言的背后一定有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课程目标。《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将文化意识上升为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文化意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目标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单纯强调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显然不够,对文化品格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要选择。英语不仅要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而且要作为一种文化沟通的手段進行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品格培养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教师是学生文化品格发展的指导者。所以,重视文化品格的培养,教师应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意识。把握课堂教学的契机,将文化品格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帮助学生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在文化意识、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文化品格的培养?
  首先,在备课环节,仔细研读文本,挖掘教材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融合点,深入挖掘语言现象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教材中的单元话题比如食物、天气、购物等,每一个话题背后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中介绍各地天气情况。文本内容不仅包括描述天气的句子和单词,在单词、句子旁边还配有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建筑和图片,如伦敦的大本钟,悉尼的歌剧院,新加坡的狮身鱼尾像。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仅要关注单词和句型的教学,也要主动挖掘气候、地区和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习天气的英语表达法,同时了解气候差异,认识世界。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活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整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中习得文化知识,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如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中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Size 7.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比较级bigger的用法,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Why size 7 is bigger?随后,教师介绍中西方国际鞋码标准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比较级句型的同时,了解到文化差异,为更得体地使用语言交际储备文化知识。
  最后,课后实践作业融入文化活动,为学生创造应用文化知识的机会,真正帮助学生深化文化理解、提升文化品格。如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3 When is the art show?教材中提到了很多中外节日的日期,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Thanksgiving Day,老师布置学生制作海报选择介绍这些中西方节日的日期和由来、习俗等。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学生不但将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而且能开拓文化视野。
  三、融文化于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下,以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4 When is the art show?Part B对话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将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活动和文化意识提升活动有机融合,及时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本节课以生日为话题,谈论生日日期和生日活动,主要知识点为日期的英语表达用It’s on...和将来时态用I will...的句型。笔者深度挖掘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信息,如文本中提到的“cook noodles,have a birthday party”,这些语言现象中蕴含着中国人过生日吃长寿面和西方国家开生日派对的文化知识。
  本节课为对话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日话题为主线,在教学活动各环节中,及时抓住契机,融入文化培养。结合对话内容,介绍了中国人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结合日期的英文表达法,介绍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农历、阳历生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融入的文化体验如庆祝生日的意义和过生日的方式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品格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时,补充不同国家庆祝生日的习俗,进行文化差异对比,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热身活动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以一个猜生日的趣味游戏导入。活动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T:My birthday is on December 5th.It is also on October 13th.Why?
  同学们能大概说出有两种日期表达法。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补充视频资源介绍中国的农历和阳历历法,补充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农历是中国传统的、独有的历法,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都是指农历时间。此处补充中国传统历法的介绍,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了解到中国每个人会有两个生日日期后,积极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两个生日日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知识理解相互促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过生日是按照农历日期还是阳历日期。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教师总结不管哪天庆祝生日,过生日的意义在于对成长的美好祝福和对母亲的感恩,进一步升华过生日的意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呈现活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中有一个难点句型:I will cook noodles for my mother’s birthday.此处老师并不局限于句型的教授和操练,而是灵活处理,向學生提问:
  T:Why does ChenJie cook noodles for her mother’s birthday?Why not other food?
  在师生问答中,教师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进而了解中国人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传统文化,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T:Eating noodles is the birthday tradition in China.What other birthday traditions do you know in other countries?
  学生对此部分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多,教师及时利用网络资源补充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生日习俗,对比文化差异,加深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eg.In America,birthday spanking means bad lucks go away.In Argentina,people often pull the ears of the birthday boy or girl.That means good luck.In Korea,people usually drink seaweed soup to thank their mothers.In Holland,the birthday child should give some gifts to others.
   (三)拓展活动
  在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家人或朋友的生日。
  eg.When is ... birthday?
  What will you do for his/her birthday?
  这一活动,有效地巩固了对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的运用,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小组活动展示后,教师进一步赋予活动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T:Why we do so many things for others’ birthdays?
  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能说出很多理由。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所有的这些都源自我们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通过此活动,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自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和文化修养提升相辅相成。
  (四)课外延伸
  课后,结合本节课上所了解到的庆祝生日的不同习俗,同学们分组合作,查阅资料,设计绘制,自制英语绘本How to celebrate birthday?此活动将课堂所了解到的文化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是促进文化内化的有效手段,达到了学文化、懂文化、用文化的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抓住培养契机,将文化品格培养和语言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学生在语言知识、技能的习得过程中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中国的生日文化,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对不同国家的生日文化进行对比,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结束语
  本节课是笔者着眼于文化品格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一次尝试。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是长期学习、积累、内化的过程。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抓住培养契机,寻求合理方式方法,使学生的文化品格在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相信英语教学会达到更高、更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Kramsch,C.J. Language and Cultur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下,我们发现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數学属于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若作业量大,学习任务繁重,则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强化数学知识,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为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合作性作业、多样化作业、趣味性作业、分层式作业的设计进行分析,以此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数学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往往取决于对某一数学概念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因为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是不容易掌握和理解的。依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用“手势比画”可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游戏活动是建立在幼儿自主参与社会性活动,并在模拟的游戏生活场景中,将探究活动与想象创造活动转化为游戏行为,沿着自我探究的走向发展游戏。因此,教师必须支持幼儿游戏,那么该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呢?本文以中班主题游戏“彩虹摄影馆”为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游戏 问题 探究  大自然、大社会都可以作为幼儿游戏的出发点,都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其中去探究。作为教师
期刊
摘要: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之下,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正在面临着全新的变革,以VR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在美术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突破美术教学条件的限制,同时互动性和沉浸式的教学也让学生对于美术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关键词:小学美术 VR新技术 美术探索与思考  引言  V
期刊
摘要:游戏是父子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方式之一,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增进父子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父亲在游戏中的机智表现又能促使幼儿的心智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幼儿园可通过多样化主题培训、“父子游戏”共享开放、发挥家庭全体成员的合力、丰富和创新“父子游戏”的实践方式等措施大力推进“父子游戏”的开展,从而有效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成长。  关键词:父子游戏 幼儿园 父职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
期刊
摘要:本文就空中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讨,基于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以“钉钉”为例浅谈了线上教学策略。新课预习过“问题关”,让思考发生在“纸上得来终觉浅”之前;知识解读“重互动”,让参与贯穿在“熟读深思子自知”之际;课后作业“家校本”,让习得建立在“活水源流随处满”之后;单元评价“面对面”,让警钟敲响在“莫向光阴惰寸功”之时;补缺补差“点对点”,让帮助贯穿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之际。  关键词:问题关 重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我园针对农村独有的场地资源,将《4-5岁幼儿跑跳能力发展》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本文以中班情境体育活动“红绿灯”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通过案例思考并在实践过程中简单总结如何将幼儿的体育活动更好地融入情境中,探索组织幼儿自由跑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 体育活动 方法  一、案例背景  为了增
期刊
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以传统节日为支架,通过主题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三个环节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同时,有力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 主题活动 冬至 课程审议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对其的理解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得到发扬,优秀的、各具特色的各国文
期刊
摘要:班本化课程实施是以儿童本位价值观为导向的,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求。笔者在开展大班班本化课程中产生诸多思考,发现师幼有了许多转变。在课程意识方面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建构,课程实施从单一路径到多元整合,课程资源从盲目匮乏到有效开发。笔者提出了四点建议促进班本化课程得以扎实有效开展:提升教师,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赋权教师,自主探究课程活动;鼓励教师,学会记录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增加沟通,加强班级、家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以及开展分层辅导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借助教师网络空间实施分层辅导教学模式的构建,阐述了教师网络空间助力分层辅导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教师网络空间 初中英语 分层辅导  引言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是:校内,课程开设晚,学生起点低,学习渠道单一,对老师的依赖性大;校外,学习主动性差,缺少家长陪伴和监督,课外学习处于荒废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