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空间助力分层辅导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以及开展分层辅导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借助教师网络空间实施分层辅导教学模式的构建,阐述了教师网络空间助力分层辅导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教师网络空间  初中英语  分层辅导
  引言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是:校内,课程开设晚,学生起点低,学习渠道单一,对老师的依赖性大;校外,学习主动性差,缺少家长陪伴和监督,课外学习处于荒废状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然而,当前农村中学大班额教学使教师难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吃不消’,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如何改善当前农村学生这一学习现状,是当前很多农村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适合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利用教师网络空间进行分层辅导教学,成为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助力器。
  一、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网络空间
  教师网络空间是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的虚拟个人空间,是教师网络活动的实施单元。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上传、共享到公共空间中,与他人进行教学交流讨论等。教师网络空间对推进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中的教师网络空间是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农村中学特点,以微课为内容,以微信群和微信好友为纽带,以微信公众号为媒介建立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该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教师推送的网课、微课、学习任务单、自测卡和作业布置等内容,同时还为师生间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交流互动搭建了平台。
  (二)分层辅导
  面对全班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如果教师“一刀切”地要求全班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不仅会使部分学生难以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反而会挫伤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分层辅导教学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生的成绩不同程度地提升。所谓“分层辅导”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辅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到相应的内容。“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精准辅导,共同成长”是利用教师网络空间开展“分层辅导”教学的目标。
  二、基于教师网络空间的“分层辅导”教学模式
  根据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借助教师网络空间探索出了一种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分层辅导”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开展使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她)学习状况的关注,有助于扫清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分层辅导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图如图1所示:
  分层教学模式包括三步,具体如下。
  (一)师生间网络联系的建立
  教师网络空间中连接师生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微信群和微信好友的建立,是开展“分层辅导”教学的前提,为“分层辅导”教学计划变为现实提供了平台。
  1.建立总群
  班级总群的建立为全班同学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建立班级微信总群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全班同学布置学习任务、作业要求和总体评价等。
  2.建立分群
  按照学习能力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四个小组建立四个分群,以保障“分层辅导”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根据四个分群中的学生英语水平,按照教学辅导计划在各个群里发送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3.建立微信好友
  建立微信好友即教师与班级每位学生建立单独联系。这种师生间朋友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方便教师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实时动态,便于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密切配合教师辅导方案的落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效率。
   4.创建教师个人微信公众号
  在建立师生间网络联系的同时,教师创建个人微信公众号,借此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微信公众号具有可反复回看的特点,教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推送自制微课资源、教学经验和心得等,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实现补差补缺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资源和作业的分层推送
  按分层辅导教学计划,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在总群、分群和微信公众号中及时更新和推送学习资源、作业及其他要求等。
  (三)反馈与评价
  针对学生提交作业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教师在班级总群中作出反馈和详细解析;针对每个分群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用他们能接受的方法给予指导和解说;针对每位同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单独联系进行沟通,让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
  三、教师网络空间助力“分层辅导”教学的实践
  下面以笔者借助自己的网络空间开展“分层辅导”教学的实践为例,详细介绍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沟通平台
  邀请全班同学及其父母(或者现在的监护人)进入总群。根据班级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分成四个群,四个群的分组标准为:群1“加加餐”(135分-150分),群2“刚刚好”(120分—135分),群3“八分饱”(90分-120分),群4“吃不消”(90分以下)。
  总群的建立,一方面建立了家校合作沟通交流的平臺,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为农村家长监管孩子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分群的建立,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目前在班级的位置,为家长进一步监管孩子的学习上一个“紧箍咒”,进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推送“分层辅导”学习资源与作业
  在开展“分层辅导”教学之前,笔者精心编制了《关于七(1)班学生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并通过班级总群推送给全班学生,目的是通过调查找出和总结学生遗留下来的普遍问题。然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整理出普遍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做出针对性强的分层辅导计划,并将统计结果及辅导计划发布给学生,同时通过微信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
  为解决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产生遗忘的问题,以及让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笔者根据英语语言的构成特点对教材进行了整合,结合微课制作的要求制作成“语音”“词汇”“句型”“篇章”“单元话题”等系列微课教学模块,推送到个人微信公众号上,供学生学习。
  结合每个分群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准备好适合学生复习巩固的学习资源及配套作业等,根据辅导计划推送到每个分群中。这种基于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分层辅导”,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及时作出反馈与评价
  为保障“分层辅导”教学的良性循环,笔者每天对学生提交的作业都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学习进展情况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老师和其他同學也都在和他(她)一起“并肩作战”。
  反馈与评价分为单独反馈与评价、分群反馈与评价和统一反馈与评价。单独反馈与评价,即根据每位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个性问题,通过微信好友聊天的方式指出并进行辅导,这样既有针对性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其关注后,就会更加努力学习。分群反馈与评价,即针对四个分群中学生提交的作业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同时为了激励分群里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点评时把提交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为分群里的其他学生树立典范,也为其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树立信心。统一反馈与评价,即对全班学生提交的作业在班级总群中进行总体点评,并把特别优秀的作业在总群中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同时也提示分群中个别同学戒躁戒傲,有的学生虽然在分群中表现突出,但与班级其他优秀同学相比还有进步和提高的空间;另一方面,让全体学生的家长也看到自己孩子当前的状态,这样也提示了部分学生家长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进度,使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
  经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反馈与评价,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作业完成情况,一方面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增强其自信心;另一方面,针对不足及存在的差异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同时也加大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课外学习的监督力度。
  借助教师网络空间实施“分层辅导”教学一年来,笔者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都有大幅度提升,原先按四个层次(“加加餐”“刚刚好”“八分饱”“吃不消”)分组的学生成绩呈动态上升变化,尤其是“吃不消”这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实现了“清零”。
  结语
  实践证明,借助教师网络空间开展“分层辅导”教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符合差异化教学的要求和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分层辅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出发,进行合理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开展有差别的辅导教学,使每位学生通过这种辅导教学模式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发展;还要结合学生动态变化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和难度适宜、数量适当的配套作业。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蔡文掀.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14):67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惠恋.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思考[J].当代教育论丛,2019(5):11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提倡核心素养的今天,语音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其是学生拾得单词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遇到同样规则的单词时就能准确地拼写和朗读,真正具有“听音能写,见词能读”的能力。“钥匙”虽好,可是如何充分恰当地渗透这把“钥匙”,成为小学英语老师不断探索的难题之一。本文将结合课例,详细阐述比较有效的方法——将语音教学与绘本结合,利用绘本故事拓展训练,发展语音技能。  关键词:语音 钥
期刊
摘要: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下,我们发现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數学属于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若作业量大,学习任务繁重,则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强化数学知识,收获独特的学习体验,为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合作性作业、多样化作业、趣味性作业、分层式作业的设计进行分析,以此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数学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往往取决于对某一数学概念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因为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是不容易掌握和理解的。依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用“手势比画”可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游戏活动是建立在幼儿自主参与社会性活动,并在模拟的游戏生活场景中,将探究活动与想象创造活动转化为游戏行为,沿着自我探究的走向发展游戏。因此,教师必须支持幼儿游戏,那么该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呢?本文以中班主题游戏“彩虹摄影馆”为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游戏 问题 探究  大自然、大社会都可以作为幼儿游戏的出发点,都可以让幼儿直接参与其中去探究。作为教师
期刊
摘要: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之下,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正在面临着全新的变革,以VR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在美术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突破美术教学条件的限制,同时互动性和沉浸式的教学也让学生对于美术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关键词:小学美术 VR新技术 美术探索与思考  引言  V
期刊
摘要:游戏是父子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方式之一,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增进父子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父亲在游戏中的机智表现又能促使幼儿的心智和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此,幼儿园可通过多样化主题培训、“父子游戏”共享开放、发挥家庭全体成员的合力、丰富和创新“父子游戏”的实践方式等措施大力推进“父子游戏”的开展,从而有效促进父亲参与幼儿成长。  关键词:父子游戏 幼儿园 父职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都
期刊
摘要:本文就空中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讨,基于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以“钉钉”为例浅谈了线上教学策略。新课预习过“问题关”,让思考发生在“纸上得来终觉浅”之前;知识解读“重互动”,让参与贯穿在“熟读深思子自知”之际;课后作业“家校本”,让习得建立在“活水源流随处满”之后;单元评价“面对面”,让警钟敲响在“莫向光阴惰寸功”之时;补缺补差“点对点”,让帮助贯穿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之际。  关键词:问题关 重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我园针对农村独有的场地资源,将《4-5岁幼儿跑跳能力发展》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本文以中班情境体育活动“红绿灯”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通过案例思考并在实践过程中简单总结如何将幼儿的体育活动更好地融入情境中,探索组织幼儿自由跑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班幼儿 体育活动 方法  一、案例背景  为了增
期刊
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以传统节日为支架,通过主题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三个环节将传统节日活动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方案,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同时,有力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统节日 主题活动 冬至 课程审议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对其的理解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该得到发扬,优秀的、各具特色的各国文
期刊
摘要:班本化课程实施是以儿童本位价值观为导向的,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求。笔者在开展大班班本化课程中产生诸多思考,发现师幼有了许多转变。在课程意识方面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建构,课程实施从单一路径到多元整合,课程资源从盲目匮乏到有效开发。笔者提出了四点建议促进班本化课程得以扎实有效开展:提升教师,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赋权教师,自主探究课程活动;鼓励教师,学会记录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增加沟通,加强班级、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