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这主要得力于佛经翻译。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本文对佛经翻译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佛经翻译 翻译理论 翻译活动
  一、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大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金人于是派遣大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人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十二章经》一卷。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一些古印度和西域僧人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心,翻译出大量的佛教典籍。自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日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一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大多为个人行为,无组织性,因此文体杂乱。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两系统: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派;一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这时候翻译佛经的人大多来自印度,他们既通梵文,又懂汉文。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大小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立翻译文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十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人力财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玄奘大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人之盛,这是中國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高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玄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文、梵文,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
  二、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它不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翻译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从翻译形式、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三方面阐述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1.佛经翻译对翻译形式的影响
  佛经翻译经历了从东汉时期的个人翻译到后来的组织翻译。唐代的翻译分工更明细,分为译主、度语、笔受、缀文、参译等。在这些分工中,各人的职责是明确的,如译主作为译场的翻译主管,要最终定夺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度语要根据梵语言文字音译成汉文,笔受要把录下来的梵文字译成汉文,缀文要整理译文,使译文通顺,参译要对译文进行校对,并与原文对照,检查错误等。这样一种合作翻译的方式对中国近代翻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翻译大家林纾。林纾自己是不懂外语的,却翻译了多达180篇外国文学作品,采用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翻译的形式。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罕有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2.佛经翻译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佛经翻译历程是从一个幼稚的直译到幼稚的意译,又从较成熟的直译到较成熟的意译,最后到两者兼容的发展模式。最初的佛经翻译大多文字质朴,力求保存原本面目,大部分用的是音译。到后来有了汉文又通梵文的中国高僧,佛经翻译的水平开始提高了。中国最早的翻译观是三国时期的支谦在《法句经序》提出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即只按照作者的字面原意,不能加以任何变通。在佛经翻译刚刚起步的时代,支谦首先提出翻译之不易,接着反映早期文质两派的译学观点,并表明自己“好文”的译学主张。到了唐代,精通三藏、兼谙梵汉的高僧玄奘又推出“五不翻”原则。“五不翻”就是说在五种情况下不译其意,只传其音,也就是只进行音译,将原文语词照搬过来,待讲经时再进行全面讲解,层层展释。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到现代,非常有代表性的如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先生指出,这三字的提出早已见于支谦的《法句经序》。虽然我国翻译活动与西方相比来说起步虽晚,但始于佛经翻译的翻译理论一直保持有别于西方的独特见解,而且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深入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研究,注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和佛经翻译理论研究是一脉相承的。
  3.佛经翻译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在翻译策略及方法上,佛经翻译初期采取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佛经传入中国,必然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这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又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因此在这个以传播佛教为目的的佛经翻译中,归化翻译策略必然占主导地位。这种归化策略对后世的翻译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近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梁启超在《论译书》中详尽阐述了译学思想,他的“三义”在当时确实是翻译工作中最主要的理论问题。他提倡翻译政治小说,启发民智;主张用比较通俗的语言翻译外国著述,以便本国读者更好地接受。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提出“化境”说,它不仅与傅雷的“神似”说一脉相承,而且把后者提到更高的高度。“化境”被译界认为是“神似”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佛经翻译作为我国翻译史的标志,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掀开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第一页,才有了现代的翻译理论。只有翻译工作者认真细致地总结过去两千年的翻译活动和理论发展史,中国的翻译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彭治民.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的地位[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9).
  [3]乔影.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理论中的意义和地位[J].飞天,2011(08).
  [4]陶全胜.佛经翻译策略与佛教的中国化[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王海生,金娇.佛经翻译对后世翻译活动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生源普遍偏低且差距悬殊,因此高职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降低理论要求,淡化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要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要全面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工程项目引入教学情景,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和质
摘 要: 中职学生大都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使得中职数学教学举步维艰。本文主要通过“做乐赛”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该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浓郁的数学氛围中接受学习,进而主动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做乐赛”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理论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提高中职学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在大学合并和大学扩招双重作用下,我国许多高校都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多校区教师激励问题随之产生。如何就教师的需要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从而保证和提高多校区教学质量,成为多校区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多校区教学中教师需求变化的具体情况,应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剖析了不同年龄和职称的教师需求特征,进而提出了多校区管理中教师激励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多校区管理
小尾寒羊是我省近年来引进的优良绵羊品种,为了解和掌握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当年出生的育成羊进行育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10-20~2000-01-05在靖安县种羊场选择10月龄小尾
摘 要: 女性主义翻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文化转向”大潮中。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译者(女性)实现其理论及政治主张的有效途径,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主张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采用女性话语策略,以便译者能在翻译中获得话语生存空间。该翻译理论还从原作和译作的关系,忠实原则,以及意义的差异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翻译策略  
摘 要: 在汉语与英语当中,移就修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形式。顾名思义,移就手法就是一种由新的被修饰语、转移修饰语二者所构成的一种全新的词汇搭配模式。在莫言的作品当中,移就修辞出现频率相当高,本文对莫言小说移就修辞的使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莫言作品。  关键词: 莫言小说 移就修辞 特色研究  作为当代最具语言实验性的作家之一,莫言并不侧重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处理,反而突出感觉描写,他的
伟大创造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的四种中华民族精神之一.创造力作为中华民族赓续绵延的禀赋和力量,铸就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当前,新技术革命浪潮蓄势待发,初现端倪.这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