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四十年代文学的宏观方法问题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提出“地方路径”的问题无疑就是对“空间意识”的呼唤。在过去的文学研究之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更加重视“时间”,晚清民初影响中国思想界的“进化论”昭示的是时间,那时的人们是借“时不我待”的紧迫来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1980年代的“现代化”焦虑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放置在特定的语境之中,它们都没有问题,也很好地完成了对历史发展应有的推动效应。然而,历史本身却是复杂的和多层面的,不是每一次的助推都源于同一个关节,更不是每一个层面的运动都基于同样的认识。二十世纪的思想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另外一个宝贵的启示,那就是爱因斯坦、霍金等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思想巨擘提出了一个时空的相对性问题:没有绝对的时间,也没有绝对的空间,时间总是与空间联系在一起,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时间。也就是说,不是说不讨论“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问题,也不是说“进化”的需求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所有对时间流变的描述都存在一个被我们忽视的背景:究竟是哪里的“流”,又属于什么层面的“变”?这就是“空间”的视野,也是“空间”的价值,或者说,时代之波的浪潮归根结底是在某一空间发生的,也是沿着某一地方的“路径”演化的。
  在纯粹“中国现当代文学”演化的模式中,所谓“沦陷区”只在“抗战时代”的定位中才获得了阐释的理由,而“成都”也只能出现在现代中国历史的浪潮中,本期两篇论文则努力揭示这两种“文学现象”独立的空间意义,从而就大大地拓展了我们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李怡
  摘要:19世纪末期,中国与东亚与世界联动加速,政治地理被不断改变。到1940年代,中国领土(主权、政权)的分割、拉锯渐趋稳定,而人员的流动离散尚在延续。投射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40年代聚散离合、多元共存,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加以全方位的深入考察,有助于准确复盘这一特定时期错综复杂的文学现象。而引入与殖民相关的四个维度研究方法(背景),或可成为介入1940年代中国文学场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1940年代文学;东亚政治地理;四个维度方法
  一
其他文献
项丽敏,居皖南太平湖畔,写作散文、诗歌,已出版的作品集有《花森林》《临湖》《器物里的旧光阴》等多部。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鲁迅文学院第21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瓦松之花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郭村看见开花的瓦松。  徽州乡村,瓦松是常见之物,村子越是古旧,瓦松就越多,稍一仰首即可见到。  瓦松是住在徽州村落里的老灵魂。  十多年前,第一次在老宅荒颓的门楼上看见瓦松,就被其嶙峋之态所
从情境中建構物理模型从模型中提升学科素养
摘要:“十七年电影”《马兰花开》讲述了城市女人马兰打破世俗偏见,在社会主义集体劳动中成长为推土机手的故事。不同于同时期同类电影,它颇为浪漫地表现了夫妻的爱欲和身体感觉。尽管这一身体欲望的表达只是与政治化身体的话语形成了“有限度”的张力,但依然显示着“人性与人情”文学观念的积极影响。看似越出常轨的视觉呈现所显露的情感结构,“缝合”了政治意识形态与个人情感表达的“裂缝”,使得政治意识形态得以“抵达”人
摘要:在以第一人称叙述为特色的当代小说中,尤其在第一人称回忆式叙述的当代小说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二我差”现象。当代小说中的“二我差”有两类:一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单数“我”对人物“我”以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贯穿小说叙述的始终;二是将第一人称叙述单数“我”和复数“我们”相混杂,通过“我”讲述“我”的经历,继而借助“我们”来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现实,从而揭示普遍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归趋。“二我差”现象
对罗田的采访,从山塆塆里的一个叫水口的小塆开始。  “我们这个塆蜕变成现在的模样,有一半是现实所逼。”水口塆老党员、65岁的朱三定说。水口塆11户村民大多血脉连亲,2013年以前,塆里先后有12位年轻人出去打工,但苦于缺乏文化技术,先后返乡7人。回家后,寻找出路成了最大的问题。因为落后,塆里20岁至35岁的男青年,9个娶不到媳妇。  “不能等靠要,光指望政府给我们脱贫。改变现状,根本上需自己行动起
形式主义在作怪  农村文化设施“走样变形”,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一方面,错位的政绩观作祟。有的地方上级部门给设施标准设硬杠杠,有的甚至还指出可提高建设标准,造成一味向高标准看齐,层层加码、贪大求全;少数干部“唯上不为实”,把文化設施建设当成政绩工程汇报,在空心村也花钱建漂亮村部、大广场,且应付检查考核后就不再管护。另一方面,陈旧思想、机械执行作梗。有些基层干部思想认识还停在过去时,文化设施
雪悄悄围困过大青山的额头  现在突然围困住我  堆雪的前额是巍峨的  像松樹的树干  笔直地生长  鸟的叫声真辽阔,像穹空  我将数着鸟声过余下的日子  鸟数着松籽  我要找到一条通往黄昏的路  我要去看平常人所憧憬的最美的风景  由此我问遍了四周所有茫然的脸  得到的回答依然是风声  有人从那边走过来像一棵枫树!
包光潜,安徽池州人,作家,诗人,民间读画人。已在《青年文学》《芳草》《飞天》《滇池》《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厦门文学》《文学港》《阳光》《中国铁路文艺》《少年文艺》《诗选刊》《诗林》《诗潮》等700余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作品被《散文选刊》《新华文摘》《人民日报》《读者》等报刊转载。  这条黑鱼是在黄昏时分出现在我的视野里的。  我看
想象,是一晃而过的春风  却又是寒夜送来的灯盏  月光拣走一间房的哭泣  让远方与深情做伴  越来越多的雪,落下来了  那么輕,又那玄重的雪,落下来了  雪折断了树枝,折断不了一个人对长亭古街的神往  雪覆盖住大地,覆盖不住灵魂的颤抖  雪,唯有覆盖住一双脚印,才覆盖住最后的孤单
有机化学综合实验题通常以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合成)为情境素材和知识载体,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一般分三个阶段:有机物的制备,产品的分离提纯,产品产率或纯度的计算。笔者从教材人手研究高考题,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建构出固态(常温)有机产品和液态有机产品分离提纯的模型,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希望对有机综合实验复习有所帮助。  一,固态有机产品分离提纯模型建构  近几年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