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提升德育实效性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0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民族小学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中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这一论述强调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教育力量有机配合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学校的德育管理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发挥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大教育格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创新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我们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整体德育格局,为学生提供温馨、友爱、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知音信箱和心理热线,为学生心理减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每位教师公开电子邮箱,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解答学生心中疑惑;开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让学生“学雷锋、树新风”“献爱心,讲奉献”“讲公德、守法纪”,体验了奉献的乐趣;开展以“爱”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活动,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和谐使者”的评选活动;设置闪光卡颁发制度,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开展民主管理建设班集体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班级中创造“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共同目标中找到自己的独立坐标;全面实施“学生导师制”,全体教职工都有帮教对象,满腔热情地关心后进学生和特殊家庭的学生,使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健康成长。
  家校教育对接,形成共育合力
  家校合作,使家长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合作伙伴,可以形成德育合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德育方法,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专题性的讲座和咨询。在校园网开设“家长学校”栏目,宣传和普及德育知识,按年级分层次开设家庭讲座,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进行分类辅导。
  我们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直接参与学生的各类活动,关注和感受学校德育。如班级展示会、主题班会、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其中,分享孩子的成长快乐,感受学校的德育理念,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了解孩子,加强了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回归家庭生活,促进亲子沟通,我们开展以“孝”为主题的“谢父母恩,做好五个一”教育活动。当学生们把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父母时,当学生们为父母捶背、倒茶、献花时,亲情在交流中升华。
  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德育路径
  学校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请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德育教师队伍。我们还充分利用附近资源,积极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我们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服务社会。每学年学校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参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展览、“禁毒、反黄”展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展览等。让学生耳闻目睹,受到深刻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引导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如手拉手互助活动、爱绿护绿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使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尽一份义务,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的构建形成了新的德育格局,展现出了单独学校德育不可能具有的明显的整体效果,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提高了德育目标的实现效能。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早期,克里斯托夫·科赫(Christof Koch,现任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的博士生导师从德国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他邀请科赫进行博士后研究.
期刊
近几年,电视节目竞争风起云涌.在歌唱类真人秀、相亲、智慧比拼类节目开始走明显下坡路的时候,各地省级卫视纷纷大展身手,对真人秀进行深度开发.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01年数学课标修订中将“应用题”改为了“解决问题”,到2011年又将“解决问题”改为了“问题解决”,这意味着由“去解决一个问题”转移到“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教育关注点的变化,后者更加关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  在学习新课
铅山县石塘镇在历史上作为江南五大手工业生产重镇之一,明清时期经济文化一度繁荣昌盛,目前保存的明清建筑、街道较为完整,其建筑能反映和代表明清时期江南文化的特点,又能突
底层文学是近年文坛上出现的一股新的潮流,无论是在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开掘方面,还是对于底层生活的苦难叙述及其美学阐释方面都进行了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也使得这一文学类别
新兴木刻一诞生就被赋予现实的功能,它集叙事性、革命性和战斗性于一身,以其直接的视觉力量和对现实的表现力合理地适应着社会历史的选择。然而,新兴木刻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壮大,并对后来中国现、当代版画产生巨大的影响,与鲁迅先生反复强调要重视它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  一、扎实的基本功是艺术的垫脚石  通过对中外版画史的分析,不难看出创作版画与古代复制木刻主要区别是它的自绘、自刻、自印具有创作性,而
2017年5月12日,由中国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的“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还淳返朴—武永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继司徒乔、胡善馀、罗尔纯
期刊
1太极拳所蕴育的一般社会道德观1.1忠孝观关于忠,段玉裁曰:“尽心曰忠。”朱熹曰:“尽己为忠。”忠就是对人尽心尽力做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太极拳忠孝的道德观
脱口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在集会上人们讨论各种社会问题.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20世纪,随着广播的产生以及人们对公共集会的热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