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困难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l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在临床研究上的困难。方法 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自2013年1月到2016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个组都有45名患者。分别 对于两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直肠癌手术,将二者出现的手术状况、手术后的卧床状况以及病症的复发状况做对比。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流血量与手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都比开腹组患者的少很多,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复发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于直肠癌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需要的技术力量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其在临床研究上遇到了困难。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29-02
  最近几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逐渐兴起,被用于治疗直肠癌疾病,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带来的风险,被广泛用在临床研究上。本论文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做了临床上的试验,重点探究该手术的临床研究困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了自2013年1月到2016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90例,采取了随机分配法将其分成两组,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个组都有45名患者。其中,腹腔镜组有男性患者30名,女性15名,他们的年龄都在4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3岁;其肿瘤的直径为3~7厘米;其患病程度为早期22例、中期14例与晚期9例。开腹组有男性患者33名,女性12名,他们的年龄都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岁;其肿瘤的直径为 3~7厘米;患病程度为早期20 例、中期12例与晚期13例。这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肿瘤的直径与患病程度等资料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于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主要方法是:给患者做整体麻醉,在腹部正中间切口插入,找出回结肠动脉投影在肠系膜上的准确方位,将肠系膜切开之后会看到肠段,然后将布满肿瘤的肠段与相应的血管和淋巴结分割开来,对于血管进行包扎后移除;将结肠系膜中有关的动脉分割开来,对于淋巴组织进行清理。最后,把需要除去的肠断完全清除,并实施吻合疗法。对于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在手术开始之前,也是对患者进行整体麻醉,该手术使用的是五孔构建气腹法路径,具体过程是:选择超声刀对侧腹膜进行分割,而距离肿瘤较近的肠管细膜使用专门的分离钳进行穿孔,把较粗的线穿插到结扎的肠管,方便下一步实施。剩下的步骤与开腹组相似,可参考其方式进行。
  1.3观察标准
  笔者在试验中,主要对于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手术后的卧床状况以及病症的复发状况等三个标准进行观察。其中手术状况包括,手术中的流血量和手术进行的时间;病症的复发状况包含,伤口的感染与肺部的感染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手术疗法后的情况如下表2-1所示:
  由上表2-1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中都没有发现死亡案例,手术后也都未发现其他意外状况。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流血量与手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都比开腹组患者的少很多,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笔者的多次走访观察,发现在2013年1月到2016年8月期间接受试验手术的直肠癌病人,腹腔镜组有5名患者术后复发,开腹组有14名,二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经济的迅猛发展下,科技力量也在不断进步,医疗卫生行业也获得了广大的进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被引入医院用于治疗直肠癌患者。这种新开发的手术类型产生的创伤比较小,因着腹腔镜的作用使得手术中的操作更加清楚,更好地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手术中使用的超声刀,有着锐性与钝性的双重结合,大大降低了手术中的流血量,使手术可以全部将直肠等需要除去的物质清理干净,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将术后各功能的恢复以及卧床时间大大降低。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在临床研究上,同样也会有注意事项,有遇到的困难。例如,真正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之前,一定要对患者的癌症状况有个非常具体的了解,包括癌症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旁边的器官组织等,而这些都要求医生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里都能够实施该手术的。手术中要对身体里的直肠系膜进行拆分,这时盆腔内的神经一定不可受到干扰,否则会出现性功能障碍、尿潴留以及排便功能障碍等系列症状,说明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还有就是,身体中有肿瘤的地方不可直接进行手术操作,可提前对于这些位置作好记号,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这一高科技手术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还需资金的供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还是很难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完全引入并推广的。
  总而言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研究困难。该手术对于直肠癌的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是直肠癌患者的福音,其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手术的风险,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但是,该手术需要的技术条件、资金支持等,对于其被推广到各大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限制作用,而且该手术也是有风险的。文中因着笔者自身的能力以及调查样本的有限,所得结果难免有些误差与不足,还需进一步改进细化。
  参考文献:
  [1]贺长林,杨康,李鸿,秦凯,周晏林,黎秋曦,刘锋,杨向,张华茂.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01:107-108.
  [2]石庆龙,赵振生,曹双军,王红禄,李晋,李旭彤,任正华.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手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9:2358-2361.
  [3]何进伟,何庆.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 医学综述,2016,08:1572-1575.
  [4]王英飞. 外悬吊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5,29:81-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卡培他滨单独治疗,是临床疗效确切的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
期刊
【摘要】目的 临床比较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8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41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组在治疗2周后的胃镜检查结果:总愈合率分别为75.6%和68.3%, 总有效率分别为97.6%与100%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新品种日益新增,临床用药范围及频度趋向扩大和增加,用药途径也不断更新,内用药和外用药的吸收效果及过敏反应症状也会不同,加之药物的配伍禁忌不明确。因此药物过敏反应或联合用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给临床医生和护士带来诊断和护理的难度,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 + 布地奈德;雾化;过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举措,观察效果。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异的治疗方案。即参照组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研究组的45例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总体疗效,参照组明显的低于研究组(P<0.05),并且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于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留院时间、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临床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50例进行生化检验并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11.89±0.62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71mmol/L,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hypertension,HP)患者的影响。方法:应用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HP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及试验组43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高达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双歧杆菌活菌以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不良腹泻的疗效情况。方法:2015年3月-2015年11月,将本院收治的76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单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双歧杆菌活菌以及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