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举措,观察效果。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异的治疗方案。即参照组的45例患者实施常规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研究组的45例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总体疗效,参照组明显的低于研究组(P<0.05),并且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优势。结论: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方案应用于盆腔炎患者治疗中,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安全性可靠,值得大量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患者;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效果观察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32-02
  在医院妇科中,盆腔炎是常见疾病,产生盆腔炎疾病后患者生殖器官以及盆腔腹膜和周围结缔组织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并表现出白带增多、月经增多或者下腹坠痛等症状[1]。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妊娠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盆腔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报告内容如以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90例盆腔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享有治疗知情权。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展开随机分组,分成了分别具有45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相关的检查获得确诊,并且具有程度不同的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以及白带增多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呕吐和发热、腹泻等情况,患者均排除脏器损伤、治疗禁忌症、过敏史、精神障碍者等[2]。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0岁-46岁,平均(28.5±0.9)岁,病程为0.5年-3.2年,平均(1.2±0.6)年;参照组患者年龄为18岁-42岁,平均(30.5±1.2)岁,病程为0.6年-3.4年,平均(1.8±0.6)年。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即P值大于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取左氧氟沙星(河北智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321)0.5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0.9%100ml实施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取甲硝唑(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0471)0.5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0.9%100ml实施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8日作为一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取左氧氟沙星0.3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0.9%100ml进行缓慢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取替硝唑(辽源市泓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041)0.4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0.9%100ml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8日作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经治疗,患者阴道分泌物明显的减少,腹痛以及宫颈触痛等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并经检查盆腔积液的吸收明显即为痊愈[3];经治疗患者阴道分泌物显著减少,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并且盆腔积液显著减少即为显效;阴道分泌物偶尔出现,并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即为有效;以上各项指标均未发生任何改变,或者病情加重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经卡方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值低于0.05。
  2结果
  2.1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
  如下表1所统计,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值小于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情况
  研究组出现腹泻患者2例(4.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参照组出现腹泻患者4例(8.88%),皮疹患者3例(6.67%),口腔金属味患者2例(4.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99%。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组显著的多于研究组,X2=8.67,P值小于0.05。
  3讨论
  盆腔炎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急性,一种为慢性,发生的机制同个人所处环境或者卫生之间关系紧密,并且产后感染或者宫腔内节育器的应用等也是重要的引发因素。盆腔炎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方式,并且近些年来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的治疗方案应用较为普遍。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具备较强抗菌能力的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对大多肠杆菌科细菌进行抗菌活性[4]。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对细菌DNA复制合成进行阻碍和抑制,同时降低并消除细菌DNA旋转酶活性,能够持续发挥药效,并且安全性高。
  替硝唑属于硝酸咪唑类药物,可以针对厌氧菌以及原虫发挥理想的抗菌活性作用,有效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将病原体进入细胞的渠道进行阻断,进而提升细菌的凋亡率,良好的施展抗炎功效[5]。此外,替硝唑能够同多数的抗生素进行联合应用,不存在配伍禁忌,其同左氧氟沙星共同应用治疗盆腔炎,疗效更加确切。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盆腔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并且不良反应情况少,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也推动了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具有大量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熙.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36-1537.
  [2]徐茂青.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9):153-155.
  [3]杨林荣.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3):52-53.
  [4]董福香.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04):193-194.
  [5]梁雅倩.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82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09):108-1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本组52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出院。  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临床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6% VS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危机管理技巧培训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2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选取本院门诊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29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危机管理技巧进行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结果:在投诉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NIP患儿进行观察,将其中45例细菌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另外35例非细菌感染患儿分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50例无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并使用抗感染药物,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PCT、WBC、CRP水平测定,分析治疗前后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46例主诉急性胸痛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联合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比较其诊断情况。结果:在146例患者中,最终73例确诊为AMI,心肌酶谱对AMI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3%、91.7%和91.3%;肌钙蛋白I对AMI的诊断诊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晚期胰腺癌老年病人运用单药泽菲展开姑息治疗的效果以及有关情况。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2月间因患有晚期胰腺癌入本院施行姑息治疗的老年病人43例为探究对象,对其予以单药泽菲实施化疗,抽选同期未接受姑息化疗的20例胰腺癌晚期老年病人为比照组,经探究胰腺癌病情归转状况,评估泽菲单药姑息疗法的医用价值。结果:研究组43例中,总有效12例,占27.91%;比照组20例中,总有效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卡培他滨单独治疗,是临床疗效确切的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
期刊
【摘要】目的 临床比较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8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41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组在治疗2周后的胃镜检查结果:总愈合率分别为75.6%和68.3%, 总有效率分别为97.6%与100%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新品种日益新增,临床用药范围及频度趋向扩大和增加,用药途径也不断更新,内用药和外用药的吸收效果及过敏反应症状也会不同,加之药物的配伍禁忌不明确。因此药物过敏反应或联合用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给临床医生和护士带来诊断和护理的难度,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 + 布地奈德;雾化;过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