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中,为了充分挖掘教学素材,融入6幅改编图片丰富学生“自学”资源;结合问题设计递进引导,通过“互学、领学”构建问题式课堂,强化了细胞呼吸核心概念,突破了呼吸过程的学习难点;最后得出“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的结论。这样设计教学,增强了课堂的任务性,提高了课堂的师生互动性。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反思 细胞呼吸 ATP的主要来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教材分析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细胞呼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涵盖了胞内物质、能量代谢,紧密联系了“酶”和“ATP”,指明了“光合作用”形成糖类的部分去向。本节阐述了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原理及应用4个板块的内容,呈现了“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补充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涉及较多概念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要求学生能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能将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应用。
  2 设计思路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对ATP主要来源的总体评价,这需要学生仔细思辨、反复理解才能认同。思辨可借助若干问题作为载体,问题可从充分挖掘教学素材而生。对此,笔者基于问题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问题”层次性:学生“自学”时,能够“发现问题”;“互学”时,希翼“解决问题”;“领学”时,围绕“新生问题,提升认知”。如此,学习过程“以问题为核心不断答疑、生疑、再答疑”,顺道“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核心概念,得到“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的结论。
  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简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说出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能从反应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物质量变化4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尝试寻找关键词;学会提取信息、梳理信息、培养简化文本、化文为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生活的美好;认同思考和发现的重要性;明白知识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 能理解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5 教学过程
  5.1 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发酵历史”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以下内容:公元前6000年,古巴比伦人掌握“发酵酿造啤酒”技术;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学会了用“发酵法”制造面包;殷商时期,中国人掌握了“酿酒”技术;秦汉时期,学会了制酱;周朝时期,学会了制醋。
  播放完视频后,教师提问:(1) 视频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请找出来。(2) 怎么理解发酵?(3) 在生活中,发酵处处可见,如市场上售卖安琪酵母(课件出示图片),用来发面。发面后,面团松软,为什么?面团偶有酸味,为什么?发酵与细胞呼吸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学生学情:能指出视频中的关键词是“发酵”,知道面团松软是因为产生了气体。但不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及发酵是怎么一回事。
  教师补充“发酵”在生活上的其他应用,及点明“发酵”与呼吸作用的联系:发酵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师继续追加问题,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取一部分发酵液,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其中的酵母细胞,将它们杀死,发现处理后的发酵液仍然保持发酵能力,为什么?
  学生纷纷进行思考,此时教师不急于解释,为后文发酵相关知识的拓展做好情境铺垫。
  5.2 引导学生自学,理解“细胞呼吸”核心概念
  待学生的“头脑风暴”过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细胞呼吸”相关板块寻找答案,之后抛出两组问题(多媒体投影),引导学生自学。
  第1组问题:(1) 找出细胞呼吸概念关键词,它们各自在一个化学反应式中对应意义是什么?怎么理解氧化分解?(2) 怎么理解有机物?有机物是指前面学过的四类(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质)吗?(3) 细胞呼吸有哪些类型?(此组问题主要用于解读“细胞呼吸”概念)
  第2组问题:(1) 生活中常使用“呼吸”一词。这里的“呼吸”指的是什么?(2) 你能否结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呼吸全过程”(图1),標出你认为的“呼吸”对应范围。(3) 呼吸作用仅发生在肺里吗?(4) O2进入肺后最终去哪了?CO2从哪儿来?(此组问题主要用于寻找“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学生讨论并交换意见后,知道“有机物”是反应物(底物)是提供能量的物质,如糖类、脂肪;“细胞内”是场所;“酶”是反应条件;“CO2或其他产物”是生成物(产物);“ATP”是能量;细胞呼吸有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对于“有机物能否判断为蛋白质、核酸”疑惑不解、各执一词,且以为“呼吸”就是呼气和吸气。
  上述学情表明学生已完成“自学”和“互学”,暴露“细胞呼吸概念”思维盲区:不理解“氧化分解”的含义,不明白“ATP”是作为物质还是能量,无法区分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清楚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与呼吸有何异同,不理解“呼吸”的含义,误以为呼吸作用仅仅发生在肺里。
  这些学情正是教师教学的入手点及学生“领学”提升的好素材。
  教师补充:“氧化分解”是一种化学方应类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ATP不是能量,是产物,虽含2个高能磷酸键,但它是大部分细胞主要能源物质,故ATP视为产物。能量变化为释放能量。除了糖类、脂肪可释放能量外,还有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特殊能源。核酸不能提供能量,一般用作遗传物质。学生口中“呼吸”即肺通气,不完整。以人为例,所谓“呼吸”指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O2,同时呼出CO2的过程。它包括3个层次:肺通气(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体内运输);呼吸作用(内呼吸)。细胞呼吸与呼吸作用实质相同,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ATP的过程。   5.3 学生互学,教师领学,突破“有氧呼吸”学习难点
  葡萄糖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也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教师先展示“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图2),然后再将其转化到一个具体的细胞内(图3),最后以1 mol葡萄糖的有氧呼吸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组问题。
  第一组问题:
  (1) 请说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的位置。线粒体外膜、内膜、嵴、线粒体基质分别在哪?
  (2) 有氧呼吸共3个阶段,在图3中用①②③表示,说出各个阶段的发生场所。讨论每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及数量变化,并写在括号内。
  (3) 有氧呼吸离不开O2,但真正需要O2的是在第几阶段?若把O2中O用18O标记,18O最先出现在哪个物质?(突破学生“物质变化”学习难点)
  第二组问题:
  (4) 1 mol葡萄糖经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2 870kJ,其中只有1 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其余的能量去哪了?由此说明释放的能量有哪些去向?
  (5)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因此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哪里?
  (6) 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与化学反应式对比,总结生物反应式写法如何?
  (7) 说出有氧呼吸的关键词,使用这些关键词,给有氧呼吸下定义(解决学生“能量变化”的学习困难)。
  学生在完成两组“互学”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困惑:[H]是什么?有何作用?它和以前接触的H、H 、H2有何区别?虽然教材中“有氧呼吸过程图解”的物质改变一目了然,但学生不明白如何计算物质摩尔数,对于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出现“ 能量”的理解出现争论,不清楚是“ATP”或是“热能”还是“ATP 热能”。学生的这些新困惑是问题式课堂真正的动力。
  教师随即分析学情,找准“下手点”:“有氧呼吸过程图解”从四个角度梳理: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类型,见表1。不难发现物质数量变化、反应类型在表中依然没有解决。究其原因,就是[H]作用和它作为“中间产物”的地位问题没有厘清,出现了“知识断点”。对此,教师教学的“下手点”即解决[H]和“中间产物”的疑问。
  教师“领学”提升:[H]不是H和H ,而是一种化合物NADH,具有还原性,作为还原剂。O2作为氧化剂,这为“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做了提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生成[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从C6H12O6最终变成了CO2来看,属于分解反应。综上所述,有氧呼吸反应类型为氧化分解,与前文细胞呼吸反应类型一致。
  教师接着介绍“中间产物”,为“书写总反应式”和“能量逐步释放”搭桥铺路。有氧呼吸是一系列连续反应,不是一个化学反应。以丙酮酸为例,丙酮酸既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也是第二阶段底物,像丙酮酸这样,还有[H],都属于中间产物。每一阶段由专门的酶(可用酶1、酶2、酶3表示)催化,且前一阶段反应产物是后一阶段反应底物,因此葡萄糖逐步分解,能量逐步释放。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其余的在有关酶催化下被ADP接受,与磷酸结合,生成ATP。
  5.4 检测基础,“领学”拔高,突破“无氧呼吸”学习难点
  第一组问题(检测基础):
  (1) 在有O2的情况下,细胞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形成ATP。在没有O2或O2不足的条件下,细胞怎样解决ATP供应?
  (2) 据图4,无氧呼吸包括2个阶段,在图4中用①②表示,讨论每个阶段发生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在图5括号内写出。
  (3) 写出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4) 同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何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能否举例说明哪种生物进行酒精发酵,哪种生物进行乳酸发酵?有没有一种生物既进行酒精发酵又进行乳酸发酵,试举例说明。
  (5) 仿照有氧呼吸,给无氧呼吸下定义:无氧呼吸一般指在 的条件下,通过 的催化,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
  ,同时释放 的过程。
  学生“互学”后,会生疑:据有氧呼吸[H]作用,提示两种无氧呼吸反应类型均为氧化分解,却无法说出丙酮酸被分解为不同产物的原因,亦不能说出氧化分解的异同。
  诸如此类就是知识缝隙,教师找出后,应见缝插针,从“能量释放多少和去路”入手,设计第2组问题。
  第二组问题(“领学”拔高):
  (1) 以乳酸发酵为例,每消耗1 mol葡萄糖释放能量为196.65 kJ,其中只有61.08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去哪了?以酒精发酵为例,每消耗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为225.9 kJ,其中只有61.08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去哪了?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能量了吗?
  (2) 与有氧呼吸释放能量2870 kJ相比,二者释放能量相差如此之大,这对于理解氧化分解有何意义?差值部分能量储存在哪?
  (3) 说出哪些过程能形成ATP?在ADP转化成ATP过程中,所需能量从哪里来呢?
  教师补充表2:由于酶种类不同(用酶a、酶b、酶c表示),丙酮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生成酒精和CO2或生成乳酸,不会有生物二者兼而有之。酒精发酵适用于大多数植物、酵母菌;乳酸发酵适用于大部分动物和乳酸菌。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说明有氧呼吸氧化分解彻底,无氧呼吸氧化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
  归纳小结:
  (1) 细胞呼吸主要方式:有氧呼吸。
  (2) 判断氧化分解彻底与否的依据:观察产物是否均为无机物。
  (3) 形成ATP的过程(图6)主要有3条:① 有氧呼吸;② 无氧呼吸;③ 光合作用。
  相应的,在ADP转化成ATP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或光能。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细胞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了依赖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外,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ADP转化为ATP。因此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5.5 提问结课
  酵母菌是引课素材,教师继续寻找挑战点进行结课,做到首位呼应。
  教师结课提问: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什么?
  (2) 回到课前“头脑风暴”:取一部分发酵液,用乙醇和丙酮处理其中的酵母细胞,将它们杀死,发现处理后的发酵液仍然保持发酵能力,为什么?
  (3) 某小组在注射器中加入3mL含酵母菌培养液,吸入9 mL空气后加塞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加。为什么?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涉及较多的概念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夹杂推理分析,课堂处理很有难度。教师应在不照搬教材情况下进行重构:切块、分层同时推进。切为3块,分别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每1块以组织若干问题分层推进。
  “视频导入”引课,带出关键词“发酵”,为细胞呼吸概念寻找关键词做好思维内动,亦为“结课”做好首尾呼应,做到了用一个观察点抓住一节课。
  自制6张图是3块相应线索,也是教学特色。学生初步阅读教材建立认知后,借助图形二次建构,为快速“理解文本”搭建支架。特别是有位学生分析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时,提到:“释放的能量怎么理解?是ATP还是热能还是ATP和热能二者总和?”这些问题让教师始料不及,而这就是问题带来的生产力。学生在问题式课堂中互疑互解、互帮互学,逐渐形成严谨思维,不仅在学而且在用,是学以致用的典型结合。
  有氧呼吸过程是重点,亦是难点。以问题递进式推进,使组织课堂、观察课堂的视角由“个体认知”上升为“集体对话”,把课堂变成学生交互的舞台,增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塑造了鲜活的课堂。特别是在处理图3和图5过程中,学生多次板演,出现多次“学习断点”“知识缝隙”,为教师找出学习困难“及时搭桥”,也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生成新问题“铺路”,这样“问题中再生问题”的方式使问题生成及时、鲜活、有力,从而突破有氧呼吸,最终使学生认同“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实践证明,问题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
其他文献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的重要学习内容,新课标要求同学们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要能够灵活运用.形式多变的全等三角形开放型问题在中考中屡屡出现,下面举例加以解析.  例1如图1,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BE、CD相交于点O,AD=AE.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只要写一个即可).  分析:在添加条件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问题中已有哪些条件.  本题中已有AD=AE及∠A=∠A
深度学习之深在于本质与变式,本质与变式回答的是如何处理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去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知识。面对各种情景下知识点应用,需要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在变式中懂得去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分辨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同时对学习内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下面以“表现型=基因型 环境”概念学习为例,抓概念的
按要求填数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轮课程改革从启动至今已经近15年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已经为广大生物教师所熟知。然而,审视高中生物课堂,从PPT到板书,从教材到教辅,从讲解到习题,从测验到考试,似乎除了为数极少的实验以及用电脑投影能增加直观印象、加大信息量外,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辅以学生的习题练习的教学模式仍然牢固地占领着课堂阵地。   今天,当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现代生命科学新理论、新知
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技巧有正、负数分别相加.整数、分数、小数分类相加,分离整数后分别相加.同分母或便于通分的分数相加.和为整数的数相加,和为零的数相加等.  有理数加减运算是七年级数学的重点,在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可使问题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模型构建正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结合的过程,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法作为高中生必需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1
期刊
统计学是处理信息的科学,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多可以用数字形式来描述,这些数字在统计学中被称为数据,统计过程包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环节.不论是研究已经发生的事件,还是推断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统计工作都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印海量的、多样的、高增长率的数据)的处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包含以
*10.某天李明沿街匀速骑共享单车去公司上班,他发现每隔6 min从背后驶来一辆1路快速公交车,每隔3 min從迎面驶来一辆1路快速公交车.假设每辆公交车的行驶速度相同,而且1路快速公交总站每隔固定时间发一辆车,求1路快速公交总站每隔多长时间发一辆车?  (参考答案在本期找,标“*”的为拓展题)
同学们在做完习题后有没有反思总结的习惯呢?下面看看黄乐天同学的经历吧.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检测卷中,由于解一道填空题时漏解,我与满分失之交臂,遗憾之余,老师帮助我剖析了这类问题的“前世今生”,请看考题.  考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3),PQ //X轴,且PQ=3,则点Q的坐标为_____.  初始解答时,我只写了(1,3).  后来订正时,我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