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553152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现代教学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发挥好初中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本文探讨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质量 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去感受历史千年之前的风采。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映《大国崛起》的纪录片,给学生动态展示百多年前这个世界上的风云激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原本枯燥无聊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历史风云,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兴趣是他们学习投入的主要驱使力量,所以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兴趣的激发。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真正的保证教学质量,尤其是歷史教学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如果没有学习兴趣作为支撑,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中也会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喜欢将教学重心放在课本知识理论概念的传授上,再加上形式及相关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很容易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无疑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且对学生全面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阻碍。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
  三、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
  创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历史高质量教学应该是精彩有趣的,所以教师不能够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应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如对于内容十分精彩的部分,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排练情景剧。
  如在教学“春秋战国”“抗美援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呈现这些历史事实,这样采用直观演绎的方式,既加强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加入到表演中来,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中所隐含的重要哲理,并从文学作品中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思考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在分享会上,学生各自分享个人的阅读成果,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阅读读本,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谈一谈个人的阅读体验,并且就其中的重要思想进行讨论,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拾取精神食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还能促进学生取得全面进步。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
  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仅如此,教师必须要通过改革和创新,科学地解决好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探索中寻找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全面成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冯清.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2015,(40).
  [2]季广玲.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阅读版,2015,(6).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典故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典故教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全,有利于美育功能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彰显出的典故文化入手,探寻典故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 典故教学 重要意义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高度凝聚了传统文化的多种表现形态,可以说,每一种表现形态都具有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学生学习典故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結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和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教学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大量的修辞手法、好词、好句等。而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情感。由此可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能力的展现,两者不可分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研究实践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  一、先讲再读,引导学生对比和模仿  刚进入初中校园的学生,对写
自1999年高考中英语考试第一次考听力,人们开始重视英语听力。但是,许多学生听力仍然较差,这一个现象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和专家的关注。笔者总结了一些原因:一方面,一些学生缺乏听力技巧,在听力文本的分析上表现差,如他们在语言、语速、词汇、母语干扰、文化背景、听力习惯和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障碍;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听力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方法落后,听力课堂教学缺乏与学生互动,只是单一的播放录音机。  本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为重点,巧妙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超越文本,创造性解读文本,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有效落点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学生随意閱读,而是立足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创造解读,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主旨意蕴,提高阅读能力,变阅读为“悦”读。  一、深入阅读文本,挖掘文本
随着项目教学法在各专业与学科中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应用,已成为专业教学工作者持续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求,分析了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项目教学法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为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化学 渗透  一、结合化学史,渗透挫折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缺乏抗挫折能力,在挫折的打击下变得萎靡不振,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结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在不断变化,我们逐渐进入网络时代。在网络环境下,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工具辅助教学,从而激活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现状出发,探讨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一、设计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社会公民诚信意识滑坡,社会领域、个人不守承诺、失信严重,不良现象也在侵蚀校园,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如部分学生抄作业、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学习中的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  笔者设计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把诚信当作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身边小事做起,远离不诚信行为,争做诚实守信小公
摘要:古代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展古代诗歌教学的前提是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展古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歌 有效教学 文本解读  古典诗歌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材也在不断增加古诗文的比例。理解古诗词就是理解古诗词所传递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要有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