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bb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生物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生活化能力培养。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对于生物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应当结合日常生活和生物科学知识的联系性,强化学生的生活化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将理论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当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尚存,并且依然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流思想,致使初中生物教学中,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1.缺乏灵活的课前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而言,灵活的课前导入是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开堂时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使得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没回转过来,教师已经开始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生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升。
  2.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课本。但是,这里所谓的立足于课本,并不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的知识内容完全建立在课本知识基础上,而没有任何有效地拓展。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教学内容完全是对课本知识的“照本宣”,没有任何延伸,没有任何拓展,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并不感兴趣。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围绕课本内容,渗透一些丰富多彩的案例,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3.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便利的条件。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惰性或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并没有将心思花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夹着一本书,就开始给学生讲解。教师的不重视,使得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严重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发展。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上,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意义。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教学方法,希冀借此为初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作出贡献。
  1.利用生活热点问题进行课前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热点问题和生物科学知识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前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解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时,可以借助时下最热点的话题:雾霾。雾霾当前很多大城市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雾霾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普及雾霾产生的相关科学知识,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怎样做,以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的产生,等等。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将生物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2.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便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很多具有生活化的知识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很多生活中的生物科学视频,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3.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而言,适当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性的课后作业。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生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每名学生发给一颗植物种子(可以多样化),要求学生将种子种下去,然后观察种子生长变化的整个过程,并形成相应的记录报告。这样的课后作业,一方面可以巩固教师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生物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思想和理念,立足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耀方.初中生物生活化作业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4.
  [2]王全萍.优化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在白纸上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球仪,能够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通过游戏,能够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
摘 要: 新课程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指导。科学探究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物理蕴含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方法至关重要。考查科学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今后中考
摘 要: 初中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加强科技教育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五种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题材和开展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应该遵守的四个原则。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第二课堂 动手能力  一  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它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有更大的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结合,可将生物学知识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呈现更加生动、形象、逼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一堂教学活动为实例,试从实践操作上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现代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意义 策略  新课程伴着课程标准、新理念,倡导采取探究学习、合作互动等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
摘 要: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方法。本文探讨“生本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从学习方式的转变,转换课堂角色;先行导学,精心策划前置性学习内容,造就课堂的精彩;自由开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四个方面阐述“生本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本教育 生物课堂 自主探究 精彩  “生本教育
摘 要: 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与推广的同时使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改革,高中生物教学就是改革课程之一,尽管很多教师都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措施,但是依然有很多不周全之处存在于新课改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不失去原有教学进度与方式的大方向成了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作者经过多年对生物教学研究与探讨后,建设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同行提供帮助。
对所有湖南应急系统的人员来说,这个春节注定是一个战斗的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初七,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以下简称省应急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凝聚起抗击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回归课堂本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培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下面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根据化学特点,挖掘人文教育因素,激发学
摘 要: 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不断改进,自主合作式学习方法随之普及起来。自主合作式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高密度的人际交流关系,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享受交往与审美的乐趣。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是以因材施教、相互协作为基本原则的策略教学模式,因为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学习能力。本文主要讨论在高中化学教
摘 要: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是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影响生物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生物实验,有意识地多角度进行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理解,而且对学生生物素养形成,课程目标实现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实验 观察 操作 小组  初中生物是学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