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应该在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职业技能上下狠功夫,充分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小学语文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通过调查表明,部分学生普遍厌学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主要是教师不太了解小学语文的性质及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引起的。
  一、小学语文的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一个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实施课程教学任务的方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由此,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正确认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工具性
  语言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列宁曾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国的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整体概括的语言学科。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思维主要是依凭语言进行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培训。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语言训练,一定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工具。语文设计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功课的学习,都要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听、读、写、说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由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小学开展的各门功课是基础的话,那么语文便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巩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学习本领。
  2.人文性
  语文是一种工具,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工具不同,它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既然可以表达情感,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就可以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语文的人文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包括了中华灿烂的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2)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人文情怀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是潜移默化的。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新课改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有思想、有活力的新一代的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创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最主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参与课堂的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可以是一幅画,一首音乐,抑或是一个小故事……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因势利导,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和课外活动连接起来,开阔视野,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机,把握好这个良机,就为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迈出了第一步。
  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
  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的自由。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讨论、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成为课堂的主要着眼点。教师应积极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说出想表达的观点。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解决问题,运用教育机智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本质。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
  参考文献:
  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誗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件小礼物、A4的白纸若干张。  一、课前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把手上的几件礼物送给大家。不过,有个要求:谁猜中它的价格,它就是谁的。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的事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具有直观性、深刻性与不易忘记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学习兴趣,对新的知识的学习也在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结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初中数学的学习有其独特思维过程.在初中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没有创新,国家就没有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
小学教育跨度较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经历了六年的学习时间,在这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点,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小学教学的展开。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对学生进行高年级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倡导综合性学习,通过增强语文知识关联性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一、娱乐型1.谜语首先我挑选了一些谜语,让学生猜:As long as I live1eat,But when Idrink I die.(fire)然后我安排一些同学自己寻找谜语。让他们给同学猜。如:Who is he tha
摘 要:就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努力可以找出培养小学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使得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所掌握,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口语交际上有所提升,强化自身对语言的应用与掌控能力。小学中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较,虽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教育现代化也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广泛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挂图似乎成了老师们可有可无的过时的教学工具。但在农村小学,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小学作文早起步,是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作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语文教学整体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深刻地认识到识字、阅读,作文教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