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育跨度较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经历了六年的学习时间,在这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特点,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小学教学的展开。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对学生进行高年级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倡导综合性学习,通过增强语文知识关联性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结合课标内容,合理制订教学方案
  1.掌握教学变化,研读课标要求
  教材是语文教学展开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语文教材为主,在教材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安排。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对现代教材的改革予以重视,明确新课标的要求,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课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空间。例如,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师生联系群,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建立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等。
  2.迎合学生需要,完善教学不足
  新课标的应用,使得小学教育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等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自我”式的教学安排方式,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迎合学生的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与调整。例如,在对故事类课文进行教案编写的过程中,如《景阳冈》《猴王出世》等,教师就应考虑到学生爱玩爱闹的特点,针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不足,口语交际偏差的特点,在教学方案中设立小组表演、观看动画片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把握学科特点,建立知识联系
  1.围绕教材安排,把握综合专题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撰的过程中,教材编撰人员充分考虑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项需要,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针对性地设立了一些有益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版块。例如,六年级上册课后专题、回顾拓展三,其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对文章中描写心理、感情、环境等的句子进行赏析和讨论。鉴于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这类专题进行应用与拓展。以回顾拓展三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该专题进行三段式教学。第一阶段,与学生一起对该单元文章进行回顾,找出描写环境、心理、感情的句子,并与学生一起对句子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片段写作,让学生仿写出一段描写情感、环境、心理等的片段。第三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注重心理以及环境描写的书籍,让学生加深对专题学习的认识。就本专题而言,教师可以推荐《野山墙的安妮》让学生进行阅读。
  2.重视作业布置,增强知识掌握
  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应在作业布置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在综合性学习上有所提升。首先,语文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提前安排与课程相关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对课上学习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对该文的作者以及该文的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自主学习方面都有所提升。其次,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注意课后作业的创新,使课后作业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仍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学习完该课后,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既可以让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成话剧,让学生在改编与表演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融入实际生活,丰富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内容涵盖面比较广泛,并且其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搞好高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就应将语文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增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特殊专题教学活动。这些专题教学活动可以与节日有关,也可以与社会时事有关。例如,在父亲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就“感恩父亲”为专题,将语文教材中与父亲有关的文章整合起来与学生一起回顾,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就“感恩父亲”为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父亲的认识。最后,在专题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感恩父亲”为题进行写作。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得到更大的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教学策略进行不断地革新与发展,使其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黄键.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2]徐龙海.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3]王晓红.试论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15).
  ?誗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创没情景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在经典诵读课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走进诗词的意境,触摸诗词的脉搏,倾听到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提高经典诵读课的教
一、研学导航  【研学目标】  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并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联系上下文及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见微知著”的意思。  3.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写法以及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研学重、难点】  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能仿照课文
国家教委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为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件小礼物、A4的白纸若干张。  一、课前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先把手上的几件礼物送给大家。不过,有个要求:谁猜中它的价格,它就是谁的。
本文在初步认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究性学习基础之上,结合本人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提出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及在探究设计、探究活动、探究要求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举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的事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具有直观性、深刻性与不易忘记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生活中的事例,增强学习兴趣,对新的知识的学习也在
思维的过程有分析与结合、比较与分类、抽象概括与具体.初中数学的学习有其独特思维过程.在初中学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没有创新,国家就没有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