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学习兴趣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将来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具体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精心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悬念,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最好,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我在讲“动量定理”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由此引入动量定理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我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时水才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连,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我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我自己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做好准备。又如,我在上“完全失重”一课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底部用锥子锥一个小孔,打开矿泉水瓶盖,瓶子中的水就会从小孔流出,松手让矿泉水瓶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穿过一个竖直放置的纸筒。实验结束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剪开纸筒。学生惊讶地发现:纸筒的内壁一点都没有蘸上水。原因是在矿泉水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内部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就不会从小孔流出了。我在教室里演示时,在水中加入了少许高锰酸钾,使水变成了紫色,这样学生看到的现象更加明显。通过这个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对于完全失重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课堂语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教学语言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又如:在讲重力势能时,我问学生:“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下意识地用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和重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也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发学习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我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后进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我也不提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来有意难倒学生,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尽量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在布置作业时,我会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每一个作业题都要与重要的知识点相连,对于重点内容要反复多练。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单元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把握好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好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在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本文从教师备课、课堂导入、课堂探究和课后练习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农村中学构建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努力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采用现代实验研究手段初步探讨贝参茱萸方含药血清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用于治疗肝癌的药物制剂奠定理论依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无论是在课程性质、理念还是设计思路、内容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教材由原来的通史变成了古今中外合编的专题史。跳跃性、理论性较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较弱,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完整、不连贯、没有逻辑性。学生学完后,头脑里的历史知识是一盘散沙、一团乱麻,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知很差。每到考试前,学生都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期盼着老师给他们画重点,而老师也很无奈,抓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它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究和获取知识,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组织课堂讨论的必要性  组织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1]目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占据主流地位的教学形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新《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使我们这些第一线的物理教师不得不在这场变革中去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在新课改氛围下,物理教师总感觉到课堂时间紧;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增加了,难以控制课堂秩序;尽管轰轰烈烈地上完了课,学生却似乎没有理解和掌握应学的知识,对于探究中用到的方法也是一知半解,等等。新课改从根
一、初中地理课堂现状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而言,初中地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责任;从学科角度而言,初中地理还承担着为高考科目之一的高中地理学习构建基础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初中地理属于中考会考科目,在教育大气候的影响下,却出现了学校不关注,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  现在的初中学生要学习的课程科目类多且深,面对初中地理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