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问与答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问与答
  
  什么时候给宝宝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专家和你一起探讨!
  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办人
  徐凡 《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 心理学硕士
  唐洪 父母必读育儿网执行主编 心理学博士
  
  孩子太小,会把书弄坏, 是否需要等他长大一些会爱护书了再买?
  
  让孩子接触书,一般来说是多早都不嫌早的。因为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接触书,怎么能够突然会爱呢?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在发展中,因此,怎么让孩子接触书、接触什么样的书都是有讲究的。
  开始,孩子还不知书为何物,父母的读书声,便是给孩子带来书的印象的第一步。当孩子的手能够有目的地去摆弄东西时,书便成了孩子争抢的目标。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纸张的性质,也不知道书一旦撕了内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会把书撕坏,如果让他们接触的是普通纸质的书,必损无疑。而如果我们让孩子接触的是专为婴儿设计的布书、塑料书或厚卡纸做的书,就不那么容易撕坏了。小婴儿会在摆弄这些书的过程中了解到书的一些特性:书是可以翻页的,每页是不一样的,书中有好看的图片,有好听的故事……
  然而,更多的好故事都在常规的童书中。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恐怕是许多父母都头疼的:要给孩子读这些好故事,孩子撕书就在所难免。那么,怎么让孩子尽快度过“撕书期”呢?也许,半个故事的“折磨”,与父母一起补书的体验,都会促使孩子渐渐掌握护书的要领。
  
  我儿子2岁10个月,非常喜欢看书,但书里有一点伤心、紧张的情节,他就会哭,这正常吗?
  
  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方面可能这样的孩子相对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听故事听得很投入,暂时还无法区分虚构的情感和真实的情感。大人可以先尽可能地避免选择读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办法,在读这类故事的时候帮助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
  怎样帮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尝试在讲故事时掌握节奏,到了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轻松地问个问题,请孩子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愿望加进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尝试根据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个故事,其实可以变化出多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大人能引导孩子参与编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编出来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
  由”了。
  
  我的孩子4岁,讲故事时,有些词孩子还听不懂。是不解释继续念下去,还是停下来讲解呢?
  
  这个问题的确涉及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父母在讲故事时过多被打断,有可能损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孩子一路困惑地听故事,又不利于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要让孩子喜欢听,又要让孩子听懂。如果孩子自己提问,应该为他讲解一下;如果孩子不问而且兴致也很高,那就继续念下去吧。无论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是在讲完故事之后,大人都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轻松自如地聊一聊。这种交流越是随和自然,越是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而且能大大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编辑/秦铭(qinming@bphg.com.cn)
  来源:《父母必读》2007年第4期
其他文献
当我们在散步之时、运动之后郊游的旅程中与孩子共享这些书的时候,假期就此浪漫起来。    在你们的暑期家庭计划当中,有没有把美丽的童书列进去?如果有,那可真是个十分棒的主意!    尝尝友情大Pizza    “假期里,小朋友们见面少了,孩子会不会感到寂寞?”“带他回老家玩,和亲戚家的孩子总是‘战事’不断……”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担心,不如一起来尝尝友情Pizza吧。  主打阅读:《恐龙的温馨故事》  
做了准妈妈,欣喜之余,难免有很多困惑。孕期身体的变化应该如何对待、如何护理?本期父母必读育儿网专家在线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杨慧霞大夫来为准妈妈们答疑解惑。  受访专家:杨慧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孕期多吃水果好吗?    父母必读:有人说孕期多吃水果生出来的孩子皮肤好,多吃葡萄眼睛好,……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有的准妈妈一天吃七八个苹果,
希望孩子因奥运而爱上运动,更希望“热爱运动”能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奥运来了,运动健身的概念越来越深入每个父母的心中。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才能给他的“爱运动”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游泳    几岁开始学最合适?  5岁以后。这里指的是正式学游泳的最佳年龄。学游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岁以后,孩子才能理解教练的指令,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课程的安排。如果你的孩子在
当人们知道这个不到5岁的孩子一学期陆续上了6个兴趣班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孩子多累啊。难道她的妈妈真的不在意她的快乐吗?    孩子学艺,有3个词汇常出现,兴趣,快乐和天分。  明智的父母,都知道兴趣是学艺坚持下来的动力,天分是出彩的决定因素,快乐是学艺的目的。  可是又有几个家长,敢确保自己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又有几个能客观地评判是否有天分呢,更难的是确信孩子是否快乐?  4岁荣荣的妈妈一直在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阿兰    “多动脑,多创造!”在社会潮流的驱使下,潜能开发、参加各种兴趣班、购买N多的游戏教材……我们下定决心将宝贝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扬光大”。  但是,在2006年末中日脑科学高峰论坛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劲的报告——《“越不用脑”,越有创造力》,对上面那个已得到高度认同的说法产生了一定的震荡和颠覆!  我们是否犯了善意的错误?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父母如何把
你身边有多少朋友是因为孩子而结识的?你们之间也会出现烦恼吗?如果你也会因为她过于强势、喜欢抱怨、特别爱打听你家里的事情……而心生不快,请和《父母必读》的专家一起,见招拆招。    麻烦1:碰到超级“热情”的她!    妈妈举证:  扬扬家是我们的邻居,两个孩子从小在一起玩,感情特别好。两个孩子在楼下玩的时候,热情的扬扬妈妈会从屋里端出一个小水壶,给两个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地喝水;有时候端出一小盆水,把
你是否正在或准备为孩子选择一个英语培训课程?你是否了解目前主流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情况和师资情况?希望下面的建议能让你在为孩子选择英语学校及外教的时候,多一些冷静和专业的判断力。    考察点课程      国内的幼儿英语培训起步至今不过十几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出台。主流的培训机构一般直接选用国外成熟的原版教材,或者在国外教材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工作后使用(引进版)
倾诉者:杨明明,26岁  感受:绝望、困惑、气愤    故事自述    生完孩子,我回了娘家。孩子 10 个月的时候,我回家了,却发现老公不对劲。先是他把手机调成了震动,说是怕吵到我和孩子。有几次我半夜被他手机发出的震动声吵醒,他说是为了看电视转播的球赛而上的闹钟,但是也不见他去看。最让我起疑的是昨天,晚上快11 点了,他接了个电话,跟我说同事病了,他要去医院帮忙。他一出门,我就给他说的那个同事打
自2019年秋季学期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使用以来,一线教师和教研员通过实践探索积累了很多有效落实教材理念的教学策略,当然也还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本文结合2021年江苏省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评研讨活动上的课例,通过对这些课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谈谈有效落实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理念的教学策略。  一、如何落实班本化教学理念  班本化教学是鲁洁先生所倡导的理念,它是生活化教学的深
◎采写/阿兰 指导专家/张亚梅(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    有关小耳朵的5种错误说法    1音乐胎教有利于胎儿的听力发育  目前,对音乐胎教的利与弊,医学界还存在争议,而且音乐对胎宝宝的听力发育到底有多大帮助,或者有多少损害,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实际上,音乐对于胎宝宝的发育来说,可能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间接作用:舒缓的、充满温情的音乐让准妈妈心情非常愉快,而准妈妈的好心情对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