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三十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志》,谢祥皓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210.00元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一生矢志不移的目标。着力的重点,则在于道、儒、兵三大学派。春秋后期的老子、孔子、孙子,作为这三大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分别创建了无与伦比的理论学说——道家思想体系、儒学思想体系和兵家思想体系。在其后的两千余年中,中国历代学人只能沿着他们的理论框架而稍作补充,没有根本性的建构更新。其中,对孙武的兵学体系,后世兵家几乎是亦步亦趋,未敢越“雷池”一步。  1980年,我进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专业研究,专业方向就是中国哲学史。本来,若就哲学内涵而论,相比于道、儒二家,孙子的兵学理论毫不逊色,其理论的精确性与可验性尤为突出,正如唐人杜牧所言:“孙武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其书中所蕴含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精彩论说,令人惊叹叫绝。然而反映在当时的诸多中国哲学史、思想史著作中,《孙子兵法》的内容与地位,可称微乎其微,孙武不但不能与老聃、孔丘并立,甚至与庄、孟、荀、韩也无法相比。这不能不让人深感遗憾。1981年,我与几位同事策划编撰《山东古代思想家》丛书,孔、孟生于邹鲁,是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首选人物,而兵学之孙武、孙膑,也是山东人,是兵学思想的首选人物。世称“齐国兵学甲天下”,二孙作为兵学的奠基人,其地位理当与孔孟并列。立足于为孙武、孙膑争取公正的历史评价,我承担了《孙武孙膑评传》的撰写工作——这就是我研究兵学的起点。  我是分三个层次完成我的孙子兵学研究计划的。  第一层次:纂辑《孙子集成》。此书的编纂,最初是受台湾严灵峰先生《庄子集成》《老子集成》的启发。1986年我应巴蜀书社约稿编撰《庄子导读》,此书所据资料,竟以一套《庄子集成》解决了大问题,宋、元、明、清珍善刊本尽在其中。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纂辑一套《孙子集成》,对孙子兵学的研究将会提供多大的方便啊!当代研究孙子兵学的学者们,有几人曾见过宋、明珍本?对于《孙子》本文中的字句是非人们何所依从?此事大约是一件顺天应人的善举,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方的有力支持,深谙古籍版本的刘申宁君与我全力合作,山东省惠民县政府做后盾,各地图书馆积极配合,经过三年的努力,《孙子集成》于199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古代《孙子》珍善刊本及解说精华尽收其中。
  第二层次:编撰《孙子集成书目提要》与《孙子校注菁华》。《孙子集成》计收《孙子》善本80种,均系影印,而且厚厚的24册让人望而生畏,一般读者很难读。所以我首先编写了《孙子集成书目提要》,说明《集成》中究竟收存了哪些书,由此可察知《孙子兵法》流传演变的历史脉络。然后,又选取了包括明正统《道藏》本《孙子注解》、赵本学《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孙子参同》、清邓廷罗《兵镜》等在内的10种《孙子》刊本,点断、校注成《孙子校注菁华》一书,以供排印出版。此二种,均于1995年基本完成,共7卷,但暂未出版。  第三层次:撰写《中国兵学》。作为对孙子兵学的研究,上两个层次大致只能算“资料”的准备,此书,方正式进入了孙子兵学的系统研究。对于中国兵学的历史发展,明人茅元仪有句名言:“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就是说,出现于孙武之前的兵学撰著,其精华已尽收于《孙子兵法》的理论体系之中;而出现于孙武之后的兵学撰著,又大致是《孙子兵法》基础理论的字句阐释或应用性拓展。所以,《中国兵学》的实质与轴心,就是孙子兵学,二者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此书1995年开始撰写,1998年完成。出版后,引起了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高度重视,被誉为“系统、全面反映中国兵家文化之历史发展的第一部”,“在中国兵家文化研究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96年2月,正在紧张撰写《中国兵学》之际,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邀请我为《山东省志》编撰《孙子志》。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将孙子兵学研究推向更高层次的一个项目。既是省政府的任务,自然义不容辞,我当即接受,并且很快制定了“编撰大纲”。由于有上列研究及资料基础,《编撰大纲》很快得到史志办的认可。在向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时,又有幸邀请到吴如嵩、霍印章、黄朴民、苏桂亮四位学者共襄盛举:如嵩同志为军事科学院研究孙子兵学的首席专家,印章同志对《孙膑兵法》尤为专长,朴民同志的兵学研究早已誉满学界,桂亮同志对当代孙子兵学的研究及相关出版物的掌握可称海内独家。——有这样一个编撰班子,对这本书质量的把握,无需多言。
  “志书”,当以真确、严谨为第一要求,又要力求系统、全面,其权威性应当是无可置疑的。为达到这个要求,作者慎之又慎。如书中所录《孙子》文本,其最佳刊本(如孙星衍刊顾千里摹宋本等)均为作者所收藏,付印之前又专门再次逐字校对。作者深知,“志书”是为人们提供“依据”的,我们的《孙子志》也确实是尽了最大努力来争取达到这个标准。但结果如何,还需请读者评判。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
  (本文编辑 王 正)
其他文献
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动物保护和素食,常常在各种讨论中成为紧密相关的主题。素食主义者们多同意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具有暴力的、虐生的、奢侈等诸多劣性,有悖于动物保护、女性解放甚至人类平等。批判传统饮食文化和保护动物是素食主义理论与实践上的两个重要支点。《人天逍遥·从科学出发》一书阐述了不少素食的好处,对以往的一些误会做了解释,为素食主义者塑造了新形象。作者蒋劲松先生自我介绍是一位素食者。  全书从科学与
基于让受邀赴韩访学的亚洲各国学者更多了解韩国的历史,培养对韩国文化传统的好感,增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的目的,韩国“SK”集团属下的“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每年都要组织三次“韩国历史文化旅游”活动。其中,第二次文化旅游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四月份,地点是距离首尔约两个小时的车程的忠清南道,时间为一天。活动的项目有四个:游览瑞山市云山面龙贤里的瑞山摩崖三尊佛像;凭吊礼山郡德山面柿梁里的忠义祠;参观德山面境内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以下简称“《前沿》”)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学术报告。《前沿》以及时、集中反映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前沿性成果,展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和学术进展为根本宗旨。《前沿》2008年卷今年3月正式出版。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前沿》2008年卷“特别推荐”栏目转发了习近平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京都居住   上篇拉拉杂杂,概述王国维26岁之前与日本国、日本人之间密切联系的读书生涯。之后他持续问学于藤田先生,还陆续认识几位日本朋友、同事,不再赘述。追溯远因近因之后,把焦点放回自辛亥年底起,王国维在日本京都的生活。 罗刘王三家人逃到日本后。落脚地为京都田中村。罗振玉弟弟罗振常一家也于1912年春天来到京都田中村同住。之后这几家又各自搬迁他处。那么,罗振玉及王国维在京都的几个住处,究竟位于
一    据说,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讲故事的人,是斯坦福大学的朱迪斯·布朗教授。身为历史学者,布朗长期耕耘的领域是文艺复兴,尤其专精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研究。这本题为《不轨之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就是布朗运用教会法庭档案、私人笔记,借鉴心理学、人类学等方法完成的一部心态史学著作。  我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首要的原因是论题。它所讨论的主题同时跨越了历史学、宗教学、法律
陈乐民老师驾鹤西归,已有4个多月了。作为他长期关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年轻人”之一,我一直想写点什么。但及至“落笔”,却又不知道该写什么,只是心中隐隐的酸楚。也许,我心中的陈老师太过“立体”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视角”,没办法用文字与人清晰地言说。想起陈老师生前的教诲“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去读些书”,这段时间里,我重读了他的几本随笔,包括《春泥集》、《书巢漫笔》、《文心文事》、《过眼小辑》
近年来,关于学术规范与科研诚信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界、出版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出版了一些部头不小、理论性也很强的著作。但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理论普及于学子后生?如何让学子们掌握这些道理?  “条条大道通罗马”。因此,有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专家讲座、专门课程等,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深入浅出的小册子。  关于小册子在普及知识、推广理论上的巨大功用,历史上不乏其例:外国的,如美国革命
谈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业内人士常有“边缘化”的感叹。其实,非止此类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有如此境遇,其他各行业举凡处境较为尴尬者,此类评价亦常可闻见,如传统戏曲之于文化领域,股票证券之于经济社会等等。有危机自然要设法改变,相关人士纷纷提出应对策略。然而,诸多解决之道相对比,希望外界因素加以干预的大声疾呼,终究不如内部的积极变革更加切实而有效。个中道理明白不过,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那儿摆着。  令人
2007年3月16日《环球时报》(第1373期)第14版发表了一篇文章《ThickSkin一定是“厚脸皮”吗》,对英语惯用语thick skin的翻译进行了辨误,目的在于指出翻译要避免语义的“假朋友”,该文作者陈德彰教授举了一个例子:    原文一:To be a statesman,you need a thick skin,  译文:做个政治家,你需要一张厚脸皮。  陈德彰教授认为这种翻译不能
《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邓曦泽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56.00元。  近代中国蒙侮不断,国人对外侮的感觉和认识不断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一段时期,虽然国人认为科技不如西方,但仍然保持了典章制度(即政治、文化)的自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语)。但这种自信在甲午败北后迅速崩溃,疑古反古风潮遂起,于是,国家衰败的责任便追究于政治(甲午战后到新文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