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美术作品插上“互改”的翅膀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美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常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修改,但是大部分学生只关心美术作品上的分数,对教师的精心评价却无动于衷。这种单一的修改方式收效甚微,学生修改美术作品的能力难以得到发展,甚至是徒劳无功。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促使美术作品批改向“以生为本”转变。由此可见,改变这传统的美术作品评改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当前农村美术教学中刻不容缓的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美术作品修改习惯,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
  一、示范引领,激发互改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能力,关键要激发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兴趣。教师可以用自身魅力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互改美术作品的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上,魅力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的绘画行为。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将兴趣迁移到美术作品上来。我在课前准备好绘画材料和工具,又在课堂上与学生同台示范,让学生互相修改,或分享修改美术作品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教学《用电脑画“山水画”》这节课的时候,我通过电脑中的绘图软件现场画“中国山水画”,让“中国山水画”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一位学生毫无顾忌地发言道:“老师,你示范的中国山水画怎么是单一色彩的?我认为应该多一些色彩,作品的内容能更加丰富。”我点头赞同,并表扬了这位学生。这无形中产生一种动力,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渐渐燃起了互改美术作品的兴趣。
  二、注重评价,培养互改激情
  在教师激励的作用下,学生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任务。在评价中激励学生互改,学生互改欲望因教师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在美术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展示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我会利用多媒体把优秀美术作品展示出来,然后请作者当场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其他同学还可以善意地提出可借鉴的意见,使美术作品增色,再让作者和修改者反复修改、比较,感受自改与互改的喜悦。在教学《明暗与立体表现》这节课的时候,首先,我把对一位学生的美术作品的评价“亮”了出来—— 明暗分界线把握准确、五大调子有层次,色彩对比强,明暗对比强,有虚实(前实后虚),整体画面效果统一。学生心里充满了好奇:“同学的美术作品有这么多‘亮点’,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美术作品呢?有没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呢?”我借助幻灯片,顺势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找找其中的不足之处,学生都乐意参与其中,互相讨论,一起修改。为了激发学生互改美术作品的激情,我还让他们在修改后的美术作品上写评语,享受互改的愉悦,形成互改的动力,积极参与到互改中来。
  三、指导合作,掌握互改方法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互改美术作品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修改美术作品,可以集大家的智慧,成就一幅好的美术作品。我在组织小组合作修改的课堂里,发现学生总是充满兴趣,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爱动好玩,乐于发言交流,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心理要求;二是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民主和自由探索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的合作修改中,教师需做到“目标明确,分工合理,适时引导”。在九年级《书籍装饰艺术》这节课上,我采取了小组合作修改的形式。我用幻灯片出示修改目标,对6~8人的学习小组做明确分工,组长负责组织整个小组修改过程,包括组员分工、关系协调、总结发言等;组员自行修改、交流心得、推荐优秀美术作品等。在组长的组织和协调下,组员讨论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修改见解。如一小组组员甲发言:“小明同学的封面设计欠合理,最基本的要素都忘记设计进去。”话音刚落,组员乙反驳道:“如果在封面设计中加上出版社、刊号、价格这样就更好了?”组员丙也不甘示弱,說道:“我们可以对小明同学的封面设计稍作改动,再加上插图。”组员纷纷点头说:“这样修改好!”也有一些小组出现难以评判、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尴尬场面,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引导,让小组学习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可见,有明确目的的小组合作互改,能让学生分享修改美术作品的成就感,并形成合作修改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坚持不懈,形成互改习惯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让学生养成互改的习惯,能变被动为主动,达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学生互改习惯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个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谈优秀美术作品的好处,并引导学生明白很多时候好的美术作品是靠反复修改出来的;在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同学课堂交际的内容记录下来,向发言的同学提提自己的修改建议;在回答问题中,我鼓励学生对同伴的说话发表见解,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反思……随时随地营造互改美术作品的氛围,以促使学生互改美术作品习惯的养成。
  互改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互改美术作品的良好习惯,教师必须长期采取多种激励机制,指导学生相应的互改方法,并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实践。
其他文献
写作的“言之成理”“思想深刻”,不能是空中楼阁,这需要一次一次的引导与实践。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一个教学点可以激发思维走向深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却绝不是一个寻常的例子,它满载朴实纯正的写作方法。我校语文科组在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中,致力于“用教材教写作”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精美语言供品味模仿,有逻辑思维供解剖参照,有思想碰撞促言说欲望。  一、学大师语言,言之有味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agonist,GnRH-ant)的不同用药方案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
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不止一次听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反馈,高中的词汇容量大记不住,就算记了也不知道怎么运用,语法繁杂更不理解,阅读的过程基本也都是靠猜测,写作更无從下笔。正因为如此,他们慢慢地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我深深感受到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走好第一步,也就是学好“万变不离其宗”的简单句的重要性。为此,我力争做到突出针对性、运用赏识性、发挥主体性,让学生多写、多改、多互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词汇以
英语学科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高考招生增加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性,也要求高中生更早培养自身兴趣,确认人生规划,明确专业选择,杜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中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和个性特征,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以至于高考志愿盲目填报,个人发展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是高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一新生生涯规划的现状
对于没有中考压力的地理课,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他们内驱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尤应注重“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初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教学时师生的有效互动性,笔者认为地理课堂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笔者所在学校从
儿童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儿童自然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造力,同时,通过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自然教育很关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9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根据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