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并对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病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方法

以流感病毒的NP基因序列为参考,综合分析GenBank上的NP基因序列,使用引物和探针设计软件Primer Express设计A/B型流感病毒及A亚型流感病毒各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荧光探针,用于分别检测A/B型流感病毒及A亚型流感病毒,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来自2006年门诊或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2 301份咽拭子或鼻腔抽洗液样本进行检测,并与病毒分离方法进行对照。

结果

实时荧光PCR方法共检出1687份阳性样本,总阳性率为13.71%,其中A型773份(45.8%),全部为H1N1型;B型914份(54.2%)。1-4月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525例,其中B型流感病毒455例(86.7%),A型(H1N1)流感病毒70例(13.3%);5-8月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118例,其中B型流感病毒419例(37.5%),A型(H1N1)流感病毒699例(62.5%)。病毒培养分离阳性为1380份,均为实时荧光PCR方法阳性,占实时荧光PCR方法阳性者的81.80%。

结论

实时荧光PCR方法应用于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简便快捷、特异、敏感的特点,2006年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流行1-4月份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5-8月份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婴儿严重肌阵挛癫(SMEI)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分析13例SMEI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及钠离子通道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结果男10例,女3例。8例有热性惊厥和癫家族史。惊厥起病年龄2~9个月,平均5.6个月。首次发作为热性惊厥9例。13例在病程早期均以反复发热诱发的全面性或一侧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其中8例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出现无热惊厥的年龄为2~21个月。病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寻找中国Rett综合征(RTT)患儿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基因(MECP2)突变的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126例经分子遗传学方法诊断的RTT患儿的临床表型参照Kerr等和Scala等评分标准进行打分,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MECP2突变类型、基因功能区和表型的关系显示,位于基因不同功能区的突变:甲基化CpG结合区(MBD)、转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