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儿严重肌阵挛癫

(SMEI)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

方法

分析13例SMEI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及钠离子通道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结果

男10例,女3例。8例有热性惊厥和癫

家族史。惊厥起病年龄2~9个月,平均5.6个月。首次发作为热性惊厥9例。13例在病程早期均以反复发热诱发的全面性或一侧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其中8例有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出现无热惊厥的年龄为2~21个月。病程中均出现多种发作类型。发作均有热敏感的特点,诱发因素包括发热、洗热水澡和疫苗接种。起病后出现智力发育落后11例。共济失调5例,锥体束征阳性2例。EEG在1岁前多数正常,1岁后出现全导或局灶放电。头颅MRI检查异常2例。13例均应用多种抗癫

药治疗,发作均未完全控制。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使部分患儿发作加重。10例发现有SCN1A基因突变。

结论

SMEI的临床特点是:1岁以内起病,首次发作常为热性惊厥;1岁以后出现多种发作形式和智力发育落后;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EEG早期正常,以后出现全导或局灶放电。筛查SCN1A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指导选择抗癫

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采用经导管介入方法治疗危重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CPS)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13例新生儿(其中1例早产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PS 9例,PA/IVS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使新生儿医生认识和重视新生儿舌甲状舌管囊肿(LTDC),从而避免将LTDC误诊为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即喉软化症)。方法总结2004年12月至2007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LTDC患儿,本组10例在院外均误诊为先天性喉喘鸣。入院后5例进行了喉镜检查,10例全部进行了喉部CT扫描,7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例均证实为LTDC。喉喘鸣为新生儿LTDC的首发症状,吸气性的呼吸困难是其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