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ude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教师要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是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 二、创设情景,增加体验 ;三、创设民主,让学生乐于交流;四、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五、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理念 生活 情境 民主 需求 兴趣
  
   《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让学生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也是当前教改的一大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 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创设情景,增加体验
   翻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受欢迎的图片,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实物、图片、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三、创设民主,让学生乐于交流
   新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如:"你的看法很有创意""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独特。"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体会或遗憾?""今天的课,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入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
   四、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数学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我们做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恰当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对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布置作业、教学检测等各方面都要有层次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将时时刻刻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的思考。面对新课改我们都要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每一位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话,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实质的变化。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是义务教育段的重要学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从教学结果来看,很多地方却不尽人意。。由于思品课多数是把传统伦理象其它知识一样强行灌输,运用的多数是说教手段,学生既没有真正受到教育,也不喜欢这门课。有的学生逐渐造成两面人格:嘴上讲共产主义,心里想的却是利己主义;嘴上讲好好做人,实际上却尽做些欺骗他人的事。这种思想品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让我们把视野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1]:"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时,其记忆力特别好,工作效率也特别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欢乐中成长"强调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鼓励师生亲密合作,快乐对幼儿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快乐能增强幼儿的自信,使儿童精神开朗和乐观,促进生长。经常烦恼的儿童缺乏自信,因而难以激发勇气,容易气馁,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并缺乏应付痛苦情绪的能力。   一、"片面追求升
创新活动,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生产出前所未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种活动,在创造活动中,创造者所表现的能力即创造力,其核心因素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思维生长所必须的环境   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性。在创造思维中,想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园本课程成为一个热门的教育名词,所谓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很多幼儿园掀起了园本课程研究的热潮,究其原因:1.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材,老的教材缺乏时代性,而新的教材在教学理念上各成流派,内容繁杂,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需对现有教材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填充和整合;2.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一些非本地的教材,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着不适宜性,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全面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唯物性。因此,初中数学的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  关键词:随堂小测数学教学作用分析探讨  
内容摘要:在深入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需要建造成一所具有五种元素的特色乐园:第一元素——情感、第二元素——个性、第三元素——合作、第四元素——感悟、第五元素——开放,让孩子们在愉快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堂五种元素    在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课堂发生惊人的变化,迫切需要建造成一所具有五种元素的特色乐园。孩子们在这充满希望、充满绚丽的天地里,不再机械地
据相关书籍查阅,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精神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症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与自闭症儿童接触已有两年的时间了,据我两年的观察,我发现,与自闭症儿童沟通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拥有一张名片--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一、课例背景  所谓听、说、读、写,读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识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我们一直在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阅读策略的渗透,我们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以及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透过特定音响结构实现思想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以及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而音乐又是一门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一个想像驰骋的空间。音乐本又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浮想连翩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全球性课题。这是当今社会赋予每一个化学教师的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都应行动起来, 努力实现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共赢。  关键词:初中化学 环保教育 原因 措施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