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跆拳道运动员进攻技术训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跆拳道进攻技术的快、狠、准、变是主要的要素。进攻技术只有围绕这四方面进行训练,才能使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切合比赛实际,真正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进攻技术训练作以分析,旨在为科学地训练及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技、战术,并且为今后运动员更好地运用进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跆拳道;进攻技术;训练
  
  跆拳道运动员的进攻技术是指运动双方在格斗时,为有效击中击倒对方而充分发挥身体能力的动作方法,其技术运用的目的是击中或击倒对手,使自已得分或防止对手得分。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进攻技术的优劣对于比赛的胜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攻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一般来说,进攻技术的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跆拳道各种腿法的训练;二是指这些技术动作在复杂多变的对抗情况下的合理、适时和有效地运用和发挥。那么,如何使进攻技术的训练切合比赛的实际使训练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便更加行之有效的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进攻能力呢?根据教学训练实践,笔者认为进攻技术的快、狠、准、变四个方面是其主要要素。加强和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进攻能力。
  1.跆拳道进攻技术训练要突出
  进攻技术的快表现在反应快、动作快和位移快三个方面。在稍纵即逝、瞬息万变的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思想要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敏捷,攻、反意识强,反应快,才能捕捉战机、制造战机和把握战机。一旦时机恰当,就要快速果断地出击。而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攻击,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打对手个措手不及而得分。所以攻击动作快速,身体移动迅速、敏捷,才能达到先发先中和后发先中的最佳打击效果,使之防不胜防。否则,反应迟钝,进攻技术动作慢慢腾腾,拖泥带水,不仅会贻误战机,使进攻无效,而且极易被对手所乘而陷于被动。因此,在进行进攻技术训练中,要始终突出一个快字。努力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反应快、动作快和位移快的能力。训练时,要强化实战意识,指导运动员把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和技术的关键环节,具备合理的准备姿势,练就进攻技术动作简捷、熟练、流畅、有力。出招攻击就要快速突然,迅猛有力。进行连招攻击则要全身协调连贯,一气呵成,并具有一定的攻击距离及变线,多点能力。另外要注意避免攻击前的预兆,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对抗条件下使主动进攻更具实效性。
  2.跆拳道进攻技术训练要强化“狠”
  进攻技术的狠,是指完成攻击动作力量方面的技术要求。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相互间的拼打更加紧张、激烈,运动员攻击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技战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要想把握场上的主动权以至战胜对手,就必须强化进攻技术动作的打击威力,努力使攻击凶狠、凌厉。运动员练就具有一定杀伤力的进攻技术动作或组合连招,才能给对手造成威胁,震慑其心神,打击其锐气,从而限制其技战术的发挥,以至夺取比赛的胜利。否则,运动员如果没有力量,攻击动作没有力度,根本就不能完成有效的进攻,就无法与对手抗衡,在攻防瞬间转换的激烈比赛中只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另外,进攻动作无攻击威力,进攻不但不能实现,反而给对手制造了反击的时机,从而导致比赛的失败。根据跆拳道竟赛规则的精神,攻击动作的速度快,力量大,才可能达到清晰有效的得分要求,亦才能形成重击的最佳打击效果,重创对手使之强制读秒,甚至直接获优势胜利。
  3.跆拳道进攻技术训练要强调“准”
  进攻技术的准,是指攻击动作击打的准确性,即击点,以及完成攻击动作时动作的力点、参与运动的肌肉收缩是否准确的技术要求。在比赛中运动员出招攻击既要快速果断、凶狠凌厉,又必须力求做到击点准确。因为只有击点准确才能有效得分,而且清晰有效才可能重创对手,从而获得最佳的击打效果。力点是击中对手的接触点,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力点要求,力点不准确,不但影响动作的有效性,而且容易受伤。如比赛中常用的横踢技术,攻击时要求绷紧脚面,力点在脚背,若把力点放在脚趾端,不但减轻了动作的力度,达不到明显击中的效果得分,而且还会损伤脚趾。另外,运动员必须要有准确的肌肉感觉,以使攻击动作流畅,有力。否则,动作僵硬、滞缓,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则欲速而不达,不但影响攻击的效果,而且做动作费力,消耗了体能。在进行进攻技术训练时,要强调击点、力点准确的重要性,以及肌肉的正确用力顺序。指导和培养运动员形成稳定的进攻技术动作动力定型,并达到自动化,以保证其能在复杂多变的对抗条件下进攻技术的正确运用和发挥。
  4.跆拳道进攻技术训练要狠抓“变”
  进攻技术的变,是指进攻技术动作在实施攻击时随机应变的技术、战术要求。在错综复杂的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始终处于攻防动态变化之中,所有进攻动作都是在对手的防守与反击的对抗中完成与实现的。因此,运动员在实施攻击时,必须具备高超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运动员当进攻行动不见成效或被对手破坏时,能依据跆拳道动作通过技法、距离、时机等的变化,调动和克制对手,以提高主动进攻的能动性和实效性,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攻防动作不同性质的转换越迅速、越及时,变化越快,就越能主动地抓住对手的破绽进行有效的进攻。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在进攻技术的训练时,要重视并努力提高運动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只有在复杂对抗的条件下具有应变自如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才能实施合理、有效的攻击。在对抗日益激烈的比赛中,只有进攻方法巧妙并且灵活多变,方能获得最佳的攻击效果。
  5.2 建议
  培养运动员善于捕捉和充分利用各种战机,并使用相应的方法,顺其力而破之,做到以最小的消耗得到最大的进攻效果。要能根据敌我双方姿势状态进行变化和调节。随机应变,还涉及到运动员动作的操作能力和转换动作的能力等。在训练中,要着重强化对运动员多点、多种攻击方法的培养,即培养运动员在连续出击同一动作攻击对方不同的得分点,在连续的攻击中使出不同的攻击腿法。
  
  参考文献
  [1]刘宏伟.论跆拳道的进攻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05:123-125.
  [2]罗勇,孔煜.腿法进攻技术在跆拳道实战中的运用[J].学术论坛,2010,01:226-226.
  [3]董宇,姜博.论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前腿为主的进攻技术与训练方法[J].科教文化,2009,10:191-192.
  
  作者简介:周雁林(1973—),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硕士,吉林工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其他文献
People always associate norbheast China's Harbin,a city known as Eastern Moscow,with ice sculptures and down jackets.Indeed,it never fails to fascinate hordes o
期刊
With more rural men migrating to work in cities, young women from the countryside are also seeking new chances to make the best of their abilities. A small school in a suburb of Beijing has helped tho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深化,威海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也愈加复杂化与多样化,信用的缺失已经越来越限制了威海市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在总结威海市企业财务信用决策的现状和风险以及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与决策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财务信用;信用决策;信用风险;信用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文章基于中国高校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大背景,结合南京大学自2003年开始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体系改革的实践经验,分析在教师专业职务聘任制中以岗位设置为导向对加强学科建设、提
【摘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成为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所在。建立统一灵活的“效益工资”制,形成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分配制度 考核激励机制 深化 完善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作为一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违规背景下,研究高管人口特征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将人口特征划分为性别、年龄、任期以及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rn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在讲到"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强调"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因子差别很大,多学科期刊由于刊载各学科论文比重不同,其影响因子的变异使比较工作更加困难.为相对公平、公正,在
While some young peop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 hanfu read Lisao(The Lament) by ancient patriotic poet Qu Yuan (about 340-278 B.C.), others stuffed sachets with herbs like mugwort and vermili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