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用题的“一题多解”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数学应用题在教学中有着重大意义。应用题教学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重视解题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小学教学教材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述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或“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吗?”有经验的数学教师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因为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反复钻研题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严谨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等优良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开拓思路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幼儿园小朋友,每人每天吃2个水果,照这样计算,15个小朋友7天要吃多少个水果?
  解法一:先求15个小朋友1天要吃多少个水果,再求15个小朋友7天一共要吃多少个水果?
  2×15=30(个) 30×7=210(个)
  答:15个小朋友7要吃210个水果。
  解法二:先求1个小朋友7天要吃多少个水果,再求15个小朋友7天吃多少个水果?
  2×7=14(个) 14×15=210(个)
  答:15个小朋友7要吃210个水果。
  解法三:先求15个小朋友7天是1个小朋友1天的多少倍,再求15个小朋友7天吃多少个水果?
  15×7=105(倍) 2×105=210(个)
  答:15个小朋友7要吃210个水果。
  比较简单的应用题,要进行“一题多解”,解题途经和方法应根据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用不同角度去思考而得出多种解法。
  (作者单位:331603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大井小学)
其他文献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然而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成了一种必然。为此,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1.让学生懂得爱  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
期刊
阅读能力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其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从“读”开始:读书给学生听,诱发兴趣;诱导学生自己去读;读后赏析,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借助学生所读之书,推荐优秀作品。  一、读给生听,以读诱趣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刚开始,我利用每天的晨读和午读的10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而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评改;主体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尝试了各种办法,尽量让枯燥乏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活泼,注重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
期刊
本学期,我校紧跟课改步伐,实行了学案导学。实施学案教学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尽力向课改方向靠拢,尝试着用学案进行导学。现就笔者对学案教学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被动聆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期刊
一、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内涵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刻理解,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什么是校本?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的表达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理论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定位:
期刊
一、课题的确定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学生在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设计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进一步加深对数位及位值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  课前,教师先将同学们分成4个大组,第一组研究用1个圆片和用2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二组研究用3个、4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三组研究用10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四组研究用13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  三、
期刊
学习了数学新课标,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前发展。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需要什么?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以下结合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不可或缺的动力  什么样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数学?什么样的学生数学学得最好?当然是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堂上他们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
期刊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实施新课程标准,在讲“一次函数与二元方程(组)”‘人教版’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电话收费问题,以教科书第45页的练习作为例子。我以为,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存在于周围的世界,函数其实可以“随处可见”,也“摸得着”,而且对于“数学模型”也有进一步的理解
期刊
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最主要表现就是作业量过大,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农村学校,要想学生有好成绩,“题海战术”仍被绝大多数教师奉为制胜的法宝,他们想要通过大量的作业的“量变”带来学生成绩的“质变”。我原来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而近年来我潜心研究,对比布置作业的方法,发现原先仅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而忽视了作业有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