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思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了数学新课标,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的向前发展。在这种新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需要什么?学生的学习需要什么?以下结合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不可或缺的动力
  什么样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数学?什么样的学生数学学得最好?当然是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堂上他们专心听讲、积极讨论、敢于质疑、勇于表现,课后他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乐此不疲,大有“誓攀天下高!”的雄心。为什么这些学生如此喜欢数学?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努力的价值得到了肯定,所以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使学生的兴趣常存?
  1.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平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因势力导,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2.掌握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得成功和保持兴趣的重要条件
  很多现象启发我们,如果学生掌握比较完整和扎实的数学知识,必然直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和进行
  二、自主——创新精神的起点
  一个人如果不能自主,何谈创新。创新是教育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自主是创新能力的起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机会。首先可以从数与计算这一类学习难度较低、前后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开始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再者,让学生学习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
  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需要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时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适应和探索。二节课的时间能学习一节课的内容就算不错。这样的训练必然影响数学教学进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从学生的长远考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有完整的自学过程,在自学过程中丰富经验、积累方法、获得启发。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质疑、迁移、类推、对比、实验、分析、归纳、综合等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效率奠定基础。
  自主不是放纵。脱离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意义的。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己主导作用的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实践——素质的升华
  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巩固和归宿。没有实践,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
  1.改革教材、融入实践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地改革教材,将一些不符合或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改为学生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而减轻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改进作业、进行实践
  仅靠替换教材内容是“治标不治本”。要真正引导学生学好知识还得将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新知以后,课后常有许多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解答这些问题其实类似于“应试”,因为题中的条件都是编者设定好了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比较有局限性、不灵活,更别谈创新。我们可以大胆地改变练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新课后立即进行实践应用。
  (作者单位:553502贵州省盘县水塘镇中学)
其他文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步学习写作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会他们如何写作,得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智力发育特点——7-12岁是抽象思维、逻辑语言发育形成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给予小学生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写作兴趣培养,就能奠定他们终生的写作基础和源动力。学生就能主动、轻松地写作,也乐于写作。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根据学生的智力发育特点和接受新事物由易到难的规律,现谈谈如何科学培养学
期刊
一、课题现状  在快餐文化充斥市场的今天,文学名著备受冷落。特别是中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对于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大部头名著,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名著就是浪费时间。就算有些学生读这些名著,也是囫囵吞枣,看个热闹,根本达不到储备知识的目的,更别说让名著指导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如何让学生爱上名著,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应对策略及理论依据  针对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的社会,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恐怕无法胜任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一、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使信息的数量、传播速度、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仅仅是利用网络进行聊天或“打游戏”,则是对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培养途径与培养方式,我们利
期刊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然而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成了一种必然。为此,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1.让学生懂得爱  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同学们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
期刊
阅读能力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其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从“读”开始:读书给学生听,诱发兴趣;诱导学生自己去读;读后赏析,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借助学生所读之书,推荐优秀作品。  一、读给生听,以读诱趣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刚开始,我利用每天的晨读和午读的10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而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评改;主体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堂识字教学中,我尝试了各种办法,尽量让枯燥乏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活泼,注重教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
期刊
本学期,我校紧跟课改步伐,实行了学案导学。实施学案教学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尽力向课改方向靠拢,尝试着用学案进行导学。现就笔者对学案教学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被动聆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期刊
一、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内涵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刻理解,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什么是校本?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的表达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理论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定位:
期刊
一、课题的确定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学生在学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设计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进一步加深对数位及位值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题的布置与指导  课前,教师先将同学们分成4个大组,第一组研究用1个圆片和用2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二组研究用3个、4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三组研究用10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第四组研究用13个圆片来摆有什么发现。  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