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您们”的合法性角度看现代汉语敬称词汇体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您们”是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一个表示复数第二人称敬称的词,时至今日,“您们”的使用情况却不如20世纪80年代的学者们所预测般乐观,现代汉语似乎在第二人称复数敬称词汇这一领域有所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试图从纵向历史角度和横向语言对比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您们”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解决现代汉语复数第二人称敬称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你 您们 敬称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76-02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陆陆续续有一批文学家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使用到“您们”一词,“您们”作为一个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刚接触到这个词的同时不免对其产生了对于新事物的抗拒、不适和费解。语言学家在这时候站出来从专业的角度对“您们”这一新词进行解读,研究的结果是,大部分语言学家赞成“您们”作为合理词汇进入现代汉语;少部分语言学家秉持严谨的态度,不赞成“您们”是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词汇,其中不乏王力、吕叔湘等语言大家。
  对于“您们”的辩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90年代达到高潮,辩论阵营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其合理合法性,其后对于这一词汇的研究似乎陷入了沉默阶段。时隔近3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出这个曾经被热议的语言现象,出乎意料地发现“您们”并没有如诸多语言学家预测的那样广泛流行,反而相较于80年代之前,其使用广度和频率在不断下降。
  是什么导致这一从各方面分析都合理的词汇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萎缩、失去阵地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现代汉语中复数第二人称敬称缺失的现实?
  一、“您们”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
  古代汉语中最初并没有“您”这个词,对于第二人称,相应地有汝、尔、戎、若等,“你”也是到了唐朝才逐渐出现和被使用。可见“您”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词。
  “您”最早见于金元诸宫调和宋元话本,表示的是“你们”二字的合音(也有学者认为北京话的“您”是“你老”二字的合音),其本身即含有复数的意义,这也是反对“您们”这一说法的学者秉持的较有力的证据之一。
  (1)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马致远《汉宫秋》三折)
  (2)伺候下夹棍,到过年时夹您这奴才们。(蒲松龄集,磨难曲四)
  這里的“文武百官”和“奴才们”显然指的是复数,此时的“您”等同于“你们”,除了复数,并没有表示尊敬的意味。如果在“您”的后面再加上表示复数的词缀“们”,未免显得画蛇添足,头上安头。
  可是,“您”这个词发展到清末,在北方方言中已经用来表示对于第二人称的尊称,其本来拥有的表示“你们”的复数义反而渐渐淡化,乃至更多的人并不知道“您”原本是“你们”的意思。这就使得“您”作为仅仅表示第二人称单数敬称的词汇可以根据“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自然而然地类化出“您—您们”。
  “您们”这一用法从民国时期开始被部分作家使用在自己的作品里:
  (3)老长辈们,我一定改邪归正,您们住手吧!(刘绍棠《一河二流》)
  (4)您们是国家的精华和希望。(王蒙《蝴蝶》)
  不得不说这样的类化衍生法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你”是单数形式,后面加“们”没有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咱”“俺”等可以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后面也可以加“们”来强调复数。甚至另一个比较少用的人称代词“怹”,表示第三人称敬称,有在其后加“们”表示复数的用法。所以,以“您”本身就表示复数含义从而不能加复数标志“们”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到了1949年之后,“您们”的使用就更加频繁了,并且屡见于媒体:
  (5)谢谢您们,羊城人民!(《羊城晚报》1981年10月21日)
  媒体的使用等于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您们”这一用法,使得人们在说“您们”的时候更加有底气。语言的变革一般而言是自下而上的,但是“您们”的使用却经历了先书面语,后为大众接受的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这是比较特殊的。
  二、“您们”的横向空间比较
  “您们”最先是在北方方言区产生和使用,尤其是在北京方言中使用得更加频繁,以北方方言创作的作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屡屡用到“您们”这个词(南方作家诸如鲁迅等也使用过“您们”)。“您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规律,或许可以从方言比较中寻得一丝线索。
  除去北方方言区,南方众多方言区中,粤方言对第二人称的称呼是“你”,复数为“你哋”,没有相应的尊称形式;闽方言中为“你/汝”,复数为“你人/汝侪”;湘方言中为“你”,值得注意的是,湘方言有对应的敬称形式“你啷家”;武汉方言中也出现了与“你”相对应的敬称形式“你(您)家(驾)”,并发展出敬称的复数形式“你家(您驾)们”。
  (6)来来来,您驾们都坐着说话。(何祚欢《失踪的儿子》)
  从这样的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方方言往往将普称和敬称合一,或者说没有发展出敬称形式,而越是往北,越是能更多地看到第二人称敬称形式,并且发达到单复数一一对应的地步。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您”的对应复数形式反而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您”后加“们”来表示对对方群体的敬称不管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将长久存在下去的语言现象,应该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您们”使用空间的缩小和现代汉语敬语体系的完善
  虽然“您们”在文学作品和媒体中都曾经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在今天,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逐渐消失的迹象。
  一方面,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以往尊卑有序的人际关系受到极大冲击,敬称的使用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必要,人们完全可以使用别的词来代替“您们”,需求的淡化是“您们”使用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人们在物质生活丰裕的同时,语言习惯也在发生转变,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代替了过去古板正式的语言风格。所以在表示尊敬时,不一定非要使用“您们”不可。
  但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雅得体的措辞仍是必不可少的修养,现代汉语本来就在敬语这方面较之古汉语有所欠缺。同一时空下,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和朝韩的敬语体系却相当发达。针对本文的第二人称敬称,日语中有“君”“さん”“様”“お前”“貴方(あなた)”等说法;朝鲜语中有“……”“……”“(貴)……”等表示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相较于直接用第二人称代词称呼对方,他们更倾向于称呼对方的姓氏、与自己的关系、职务等,例如“鈴木様”“田中さん”“お父様”“先生方”“(社長)”“(金明洙)”等,直接称呼对方为“你”反而显得不太礼貌或者有暧昧不明之义。古汉语中对于对方的尊称往往也不是直接用代词,而是用职务或者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来称呼的,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完善现代汉语敬称体系,是值得考虑的。
  语言的发展既有活泼的一面,也有稳定的一面,我们不能墨守陈规拒绝语言的演变,也不能因为改变而破坏了语言的稳定性。“您们”一词何去何从,不是任何语言学家的主观能左右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0-21.
  [2]方若.关于“您们”[J].中国语文,1982(4):56-59.
  [3]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
  [4]邢福义.说“您们”[J].方言,1996(2):100-106.
  责任编辑:孙 瑶
其他文献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演示实验是教师随堂做的实验,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结论的得出和课堂的进度。“边教学边实验”可以克服“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的弊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内,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也呈现逐年递减的状况。本文从树立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出发,提出调整资源结构、增强数字化咨询服务意识、加强信息素养培养等创新途径,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 资源结构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
体育舞蹈教学是一项典型的师生双边互动性的活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影响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出发,论述以教师的思想品质、教
为有效规范亳州供电公司输变电验收管理,提高验收水平和验收效率,保证验收质量,推进验收标准化作业,以本次创新活动为契机,亳州公司开发了基于国网信息外网移动交互平台的电
rn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学生都会皱眉,感觉难写。本文就是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出发,分析了一下提高学生
今年3月,我随团参访了俄罗斯.rn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1922年至1991年,俄罗斯曾经叫做苏联,它以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两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震惊世界,并且深刻地影
敦煌沙漠泉水鲟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主要利用敦煌沙漠泉水进行鲟鱼亲鱼培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鲟鱼人工繁育生产技术研究与分析,形成一套完善的鲟鱼人工
《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体验”来刻画数学活动中的过程性目标,可见变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体验的过程已刻不容缓。而我们知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