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给家校共育模带来了新的变革。如何有效地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家校共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具体实际,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家校共育中,弥补传统家校共育模式的不足,以提升家校共育有效性为导向,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
  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如,家长会、家访、家长到校咨询等,一般是以家校双方的基本信息传递为主。因受人数多、时间短、次数少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途径单一、效率较低等问题,达不到家校共育目标效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校讯通、和教育、翼校通等家校互动软件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家校间信息资源的形态、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传递的渠道等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使家校共育更加契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更给家校共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微信、QQ、校信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大大畅通了家校共育的渠道。移动互联网的高便携性、隐私性、个性化、信息形式多样化等特点,给家校共育的模式带来着深入的变革。
  因此,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移动化时代特征,弥补传统家校共育模式的不足。以提升共育有效性为导向,拓宽拓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沟通的渠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赋能。
  一、多方尝试,打造协家校合作的移动互联网新平台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开发各移动平台优势、综合应用快速传播、图文并茂等形式,不仅能提高家校共育的趣味性及生动性,促进家校共育主体间互动及交流,还可以为家长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中来。
  (一)搭建家校合力育人的桥梁
  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信家长群和班级QQ群搭建家校合力育人的桥梁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于信息传递和推广的优势,开办线上家长学校。定期推送家教知识、德育、名师微课等资讯,并建立家长线上社区,供家长交流分享。再如,利用小程序专注于产品与服务的优势,开发家校联手互动程序,开设成绩查询、作业查询、公告文件查询等模块。再如,借助微信家长群和班级QQ群创建线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线上家庭教育委员会,解决家长和教师不能实时面对面交流沟通的问题。
  (二)组建以班级SNS社区
  可倡导建立班级博客,给学生、家长、教师搭建一个深度交流的移动网络平台。班级博客并不是仅仅是教师的创作,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创作。创作主體可上传发表班级的活动文字、照片、视频、学生的作品、家长育儿经验分享等,供大家阅读、转载、下载。
  (三)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
  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多种移动应用平台将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如,建立家校共育课堂,采取线下开展和线上腾讯会议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便于不能抽时间到校的家长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也可让不能到校的家长在线上一齐见证学生的重要时刻、参与学校的大型活动。再如,家长可利用移动平台开展“家长讲坛”,让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学生上专业技能课,以自身的生活工作经验来讲解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促进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达到推动家校共育顺利开展的目的。
  二、提升参与质量,构建家校共育多元合作成长共同体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势必给新时代的教育带来更优质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均衡的配置,缩小因地域、时间、教育水平、物质条件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家长可以利用多种渠道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并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不再扮演主动者与被动者的角色,而是形成共同成长合作共赢关系。
  但是,目前多种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交互使用,使家校沟通合作存在着有信息繁杂、交流主题不明确、随意性大、计划性差、双向交流少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如,家长在群里发布广告、转发网络图片、甚至发表言论发泄不满等;又如,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发布内容单一,多关注成绩分数,而较少涉及科学教育方法等内容。所以如何提升家长、教师、学校在移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参与质量,是构建新时代家校共育多元合作成长共同体的关键。
  (一)提升特教教师的专业水准,建构自身新价值
  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仅仅是学习指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更需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建构新的身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整合移动互联网平台各类家庭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家长,如,在线开设家校合作培训课程等,进而唤醒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启迪家长的自我觉醒。其次,教师要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方式方法。如,与家委会商议共同建立交流平台沟通规则、沟通时间,维护线上交流平台的良好环境等。再次,教师要学会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到线上线下各项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增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了解,避免在网络沟通中容易产生的误解。
  (二)转变家长观念,明确自身教育责任
  学生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家长不能把学校教育当作教育的唯一标准和模板,而弃守家庭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作用。
  首先,家长要全面提升自我素养,特别是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素养。如,学会掌握常见工具软件、整合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等。其次,明确教育责任边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品德教育等。而在家校沟通中,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成绩分数,造成了沟通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所以,家庭教育有必要和学校教育一起从各自的优势出发,实现互补,进而实现有效。再次,家长要多关心学校、支持学校工作。如,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线上沟通群等方式管理线上交流平台、发布最新的教育精神、进行线上经验交流等,帮助家长共同成长的目的。再如,家长可以利用移动平台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参加学校活动,发挥热心家长的示范性。   (三)适时进行线下交流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移动网络家校沟通虽然有传统家校沟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一种“隔空”家校交流的工具,它具有亲身体验性较差、容易淡化情感交流等缺点。所以,新時代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模式也不能废弃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有必要积极探索传统和现代、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家校沟通方式。比如,多鼓励家长亲身参与学生活动,教师定期家访等,让家长真实感受学生成长,促进教师更全面了解学生,并提升家校共育主体之间的信任度。
  三、注重家校共育效果反馈,建构家校共育评优指标,实现家校共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效果的反馈,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家校共育过程融合基础上的,对家校沟通合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首先,家校共育效果反馈要有科学的评价指标和具体的内容描述。在评价指标形成方面,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对应的评价指标的制定,与教师共同梳理家校共育的核心目标、聚类家校共育实践和理论、商定形成相关的评价指标。在评价内容描述方面,应该是具体家校共育活动内容的详细记录。
  其次,家校共育效果反馈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家校共育效果评价应是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客观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过程。再次,家校共育效果反馈评价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展相关的家校活动后,教师都可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即时评价并记录;微信公众号投票评比优秀家长等。最后,家校共育效果反馈需要和家校共育过程相结合。将反馈评价融入到家校共育的过程和前期准备中,达到用反馈评价指导并改进家校共育过程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只有二者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教育学生,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更多样化的数字平台、更快的信息传递、更高的数据储存,推动着一个家校共育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叶海英.谈“互联网 ”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变迁[J].甘肃教育,2019,1:34.
  [2]孙丹江,朱兆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家校沟通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39-140.
  [3]朱永永,王文杰.小学班级微信群的价值存在在与多元管理[J].教学与管理,2020(6):19.
  [4]赵旭冉.用新的沟通打造协同互助的教育共同体[J].北京教育,2020(3):45-46.
  [5]由沙丘.家校共育,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J].中国教师,2019(8):30-32.
  [6]高书国.“旋转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7):64-73.
  [7]薛瑞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家长学校”开发与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5):31-54.
  [8]邱睿.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家校通系统开发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论是从《语文课程标准》还是从统编教材的编排来看,同一语文要素的学习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由此本文以复述为例,从复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定位以及复述在统编教材编排中的梯度性,来谈复述在教学策略的整体性,以此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复述;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橫向联系,
【摘要】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区创设的影响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区的创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线充足而且宁静的位置是首选;2.区域布置不但具有童趣而且温馨漂亮;3.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4.阅读区应与其它活动融为一体;5.为幼儿创设不同的阅读环境;6.为幼儿创设多方位的阅读环境。  【关键词】阅读区;环创;小班幼儿;阅读习惯  陈鹤琴说过:“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地为他
【摘要】本文对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学生兴趣,掌握阅读学习方法、营造阅读氛围,提升学生阅读效率以及开展阅读评价,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等对策,希望能为提高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质量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  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大力推行下,阅读教学逐渐成为各小学主流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既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也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摘要】小学数学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既包括笔算能力,又包括口算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水平。笔者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深入分析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技巧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逐步的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
【摘要】“因材施教”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长盛不衰的名词。早在千百年前,孔子在提出此概念时已经洞悉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上都存在着差异。改革开放后,各地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设和投入使用。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对学校的办学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远的目标。地处乡村的学校,在生源结构、学生成长背景都不如城市学校的前提下,帮助中下层的后进生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满足了社会的殷切期望
【摘要】小学音乐课作为一门美育课程,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唱歌,还从欣赏、演奏、创作等多个维度训练并提升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与感悟,并通过多重感官来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体验。音乐课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增强课程的愉悦性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科发展和学生兴趣培养。本文针对音乐课趣味教学,结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关键主题,阐述并分析提高小学生音乐感受与
【摘要】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把STEM教育定义为一种新教育模式,《新课标》把STEM解释为一种课程组织方式。我国STEM教育注重跨学科、项目制以及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特点,为普职融合开展STEM教育研究提供了新课题和新目标。本文从粤港澳三地合力推动教育创新的共识、着力技术与人才创新的交流探索出发,结合无人机行业的实际应用现状,以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教学为组织形式,开展普职融合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把《項脊轩志》《与妻书》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组合成群,开展群文阅读,突破选文的文体限制,进行了“单元整组”的教材重组,以“凄凄离别意,绵绵无绝期”为阅读主题,从叙事选材、主旨情感异同、情感表达方式等角度切入分析,较立体地探究了三篇选文的内容、情感与写作技法,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生活琐事;情感;抒情方式;思维能力与品
【摘要】高中数学公式是高中数学的核心知识之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都涉及数学公式的知识,其中数学运算、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更加与数学公式息息相关。  【关键词】数学公式;数学运算核心素养;走班制分层教学  笔者从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最近发展区原则等教学原则对高中数学公式教学进行了三年的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中大部分学生“记错、用错数学公式”这个困惑,让学生喜欢高中数学公
【摘要】本文主要以課堂实例为载体探讨小学英语绘本在课堂中的实施。笔者在本区“小学英语低年段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下,以绘本课堂实例为基础进行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本文以绘本教学课例为载体,基于绘本教学在课堂中实施的进行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讨。论述英语阅读教学在小学低段中的重要性,英语绘本教学起于积累的探讨;此外从低段绘本教学的实例实践进行探讨总结。  【关键词】绘本阅读;思维品质;有效性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