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乏重量级作品面世的“淡定”夏日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定”,台湾这两个月从网络爆红至实体世界的两个字。茶界有诗人命名的“淡定红茶”,其实在书市也早已“淡定”多时,既有已故作家曹又方的疾病志《最美的战役:淡定、积极、重生》,复有弘一大师《淡定的智慧》。“淡定”被解释为冷静、镇定,是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可修练的能力、态度,就在“幸福”已经被用到旧用到烂用到新鲜感褪尽之际,“淡定”横空出世,一夕之间取代了“幸福”。有着情绪波动的“幸福”还不如面对一切皆冷静恬然的“淡定”,在这天天37度以上的猛暑中“身心淡定”胜过一切,但书市淡定却非好事,业者一直苦苦等待有什么来终结这大半年以来的淡定局势,譬如一本能够引燃阅读热情的书。
  话题,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没有《深夜食堂》系列漫画,从市场角度看,这大半年来书市的寂然已到了超越2003年SARS蔓延时。是寂寞的人都在寻找一间温暖食堂的慰藉吗?是夜归的人都有一肚子心事想要找人倾吐吗?是现实负荷过重的人不再想碰触文字了吗?去年十月至今,日本漫画《深夜食堂》出版八册,每一册都在排行榜上占据长长的时间,并催出不少人的眼泪,最近一期的《商业周刊》还推出了《深夜食堂》套餐小专题,从漫画中挑选三道简易下酒菜实作。也就是说,饥饿人们渴求温暖简单的食物搭配故事以填充肠胃。
  饮食书确实不断在进化,大步触探新疆域中,从烹调指南到食材研究到厨房的科学到吃的历史、吃的文化。如果经典级的三大册《食物与厨艺》都能受到瞩目,如今新登场,分别谈冰淇淋、汉堡、披萨这三大全球性食物的套书《吃史》一定也能找到特定族群朝拜。
  “夜深了,马戏开演了,飞人摆荡你的欲望,软骨人折迭我的梦想。魔术师故布迷阵。禁忌的恋人则将眼泪与思念,用幻术写成一封封情书。”这是被出版社列为与《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同等级的小说《夜行马戏团》,一个属于成年人的幻想故事,也是一本用来测试、刺激市场的重点书、冲榜书。它登上美国各大排行榜、精彩好看、将拍成电影,集多数畅销元素于一身——除了缺少成为新闻题材的话题。话题,可遇而不可求,这也是操作一本书最困难的所在。
  为了卖书就必须努力等待话题、寻找话题。刚开幕的伦敦奥运就是一个话题,不会太大,但至少足够把《英国观察日记》、《3万5轻松游伦敦》、《伦敦!慢慢走 玩设计》、《伦敦塔秘密动物园》、《伦敦崛起》等各类型与英国、伦敦相关的书籍打包成一个微型的书展促销。
  管理学大书史蒂芬·柯维于2012年7月16日与世长辞,享年79岁,他的长销书《与成功有约》、《第8个习惯》便登上了博客来网络书店的关键词。让我们顺便复习一下柯维著名的、受影响的人无以数计的七个习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而他后来追加的第8个习惯,就是发现内在的声音,找到自身的热情与价值。
  在台湾,台南,80岁的颜世鸿医生终于完成他的回忆录,“台湾最后一本良心知识分子的亲笔回忆录”的《青岛东路3号:我的百年之忆及台湾的荒谬年代》。台北市青岛东路3号,现在的喜来登饭店,50年代的军法处看守所,在此等候判决的台湾精英、知识分子不知凡几,当时正在台湾大学读医科的颜世鸿正是其一,他因加入共产党被捕,判决后被送进绿岛、小琉球监狱渡过十三年又七个月的囚禁日子,并在绿岛时结识“压不扁的玫瑰”杨逵,而比他们不幸的人,则血溅马场町,再也没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故事。
  但就发展成为话题的角度,《青岛东路3号》显然是一本来得太迟的书,时代已经走到对政治犯故事虽然不至冷漠却也失去热情的街口。把故事说出来,为历史留记录的意义大过于市场。
  这其实是一个重量级小说盛产的夏日,《夜行马戏团》之外,出版社引进了孔枝泳的《熔炉》,后续还会有《我们的幸福时光》、《快乐我家》。“韩国代表作家”、“韩国文学的自尊心”、“韩国指标性的文化品牌”,这说的都是孔枝泳,她从“社会关怀”出发的小说作品曾有三本同时进入韩国的畅销书榜,其中《熔炉》被誉为“一本撼动社会,改变法律的书”,去年改编为电影,夺下年度票房之冠。
  台湾芸芸作家,似乎就没有出现一个孔枝泳。
  《东村寡妇》为约翰·厄普代克《东村女巫》续作,也是他最后的长篇。东村女巫已老,作家遂写出“对老年的严厉与不耐”,“却不是以我们认为的表现方式”,纽约时报书评赞曰:“这不是写作,而是魔法”,评论界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兔子”系列。获2011年普立兹文学奖的《时间里的痴人》(大陆译作《恶棍来袭》)则被《TIME》封为“美国文学的新经典”,珍妮弗·伊根用不一样的写法去架构每一个章节,其中一章更全部以实验性的PowerPoint形式呈现,导读人杨照以“一场小说的华丽冒险”谓之。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由何颖怡翻译(基本上,只要是难以翻译、无人胆敢翻译的经典籍作品,最后都会落到她手上)。莎拉·温曼(Sarah Winman)以写成长、家庭与手足之情的《当时,上帝是一只兔子》成为英国2011年度最佳小说新人,轰动英伦出版界。
  非小说类也有不少闪闪发亮的作品
  曾以《维拉:纳博科夫夫人传》获2000年普立兹奖的史戴·西席芙(Stacy Schiff)为埃及艳后克丽奥帕特拉七世立传,书名就叫《埃及艳后》。法国学者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的《大明星:欲望的迷恋与现代神话》是一本老书,但老而弥新,因为明星神话从来不灭,它是美学、魔法和宗教现象的合体,学术界却鲜少研究,这也是《大明星》弥足珍贵的原因。
  被世界改变,也改变世界,这也是某些艺术家在做的事。陆蓉之38岁那年从美国回到台湾,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台湾美术圈因为多了这号人物而变得非常不一样,她专业的批判,她冲撞体制,她也护卫某些传统,她没有变成伟大的艺术家,却成为华人艺术圈第一位女性策展人,以及永远单纯善良又狂野热情的十六岁女孩。《艺术工蜂:Viki LuLu遇见未来》是她从策展人生退休后写出的生命故事,她的艺术观点。
  还有一事一定要特别拿出来说——《艺术工蜂》端出了一个由影像艺术家、妆容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跨领域合作生产的封面,十分令人惊艳。   玩乐高长大的孩子已经过了几个世代,其中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是乐高玩家、乐高迷,所以早该有一本关于乐高的书了。乐高走过怎样的历史?谁在设计乐高?乐高人和非乐高人有何不同?《乐高神话》以“乐高可不只是个玩具——它是种生活方式”点出乐高的意义和价值。《乐高神话》是一场乐高的旅程,顺带一提,“乐高积木展”正在台湾巡回。
  《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出自知名人类/动物关系学家哈尔·贺扎格(Hal Herzog)之手。他指出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恒常疯狂的反复,以及前后矛盾,我们吃肉,养宠物猫狗,拿老鼠做实验,这个延烧全球的议题是人类在思索道德时不能够逃避的。
  《生个孩子吧:一个经济学家的真诚建议》,布莱恩·卡普兰(Bryan Caplan)诚恳的建议,这其实是一本经济学家写的教养书,作者曾和《虎妈战歌》的蔡美儿打过一阵笔仗。
  改版或新版书继续当道
  被陈丹青推为“唯一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去年十二月辞世的木心,他的作品从八十年代起就在台湾出版,如今多已绝版,出版社以“木心全集”十三册表征对大师的追念,首波推出的是诗集《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小说《温莎墓园日记》、散文《琼美卡随想录》。
  “亚洲至宝”,作品“反攻”日本的漫画家郑问,结束了他过去九年在北京担任电玩游戏人物设计的工作,回到台湾定居,代表作之一《东周英雄传》也重出江湖。林文义的第一部小说《鲑鱼的返乡》,因为收录的九篇以真实人物为蓝本的小说都投射了强烈的政治反抗意识,在九十年代出版后即遭查禁,如今重新出版,让年轻一代有机会透过文学了解“那个时代”的台湾人,台湾故事。
  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杨念慈小说《少年十五二十时》也有新版问世。《少》书以杨念慈的山东家乡为背景,描写一对少年堂兄弟在中日战争前夕的成长故事与抗日事迹,发表会中文坛老友司马中原、尉天骢、张拓芜、郭嗣芬等齐聚一堂,推崇他的文学成就,亦惋叹他的被时代遗忘。《少》书是文讯杂志策画“重现经点”系列第一弹,之后将出版的还有徐钟佩《余音》、王默人《外乡》、萧白《山鸟集》、杨唤《风景》等十部作品。
  旧到了底便是新,遗忘是为了再被记忆,出版似乎在诉说这样的故事,开始一番新的轮回。所以阿城《威尼斯日记》也有了二十周年纪念版。
  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著《罪与罚》在台重新出版,这次推的是由耿济之外孙陈逸重修的耿济之译本,这个译本已失散八十年,自学俄文的陈逸是在台湾国家图书馆书目中与之重逢,重修后促成重新出版。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皆受其影响的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则是首度在台湾出版。
  宫布利希经典著作,无可取代的艺术入门书《艺术的故事》也以新版呈现给新世代的读者。
  新书旧书涌动,只是阅读热情在空气中停滞。八月,已归属火箭队的林书豪来台湾,“林书豪热”势必带动《上场》等林书豪相关书籍乘风飞舞。打败《饥饿游戏》的“情欲爱情小说”《格雷的五十道阴影》首部曲也将在八月的七夕情人节出版,出版社同时开放实体书与电子版同步预购。风云再起,差不多是时候了。
其他文献
翻开淡绿色调的封面,所见尽是一幅幅江南水乡的恬淡景色,河水、屋瓦、石阶、木柱、门板,色彩斑斓的水粉画细致描绘出熙熙攘攘的水乡集市,热闹的场景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而画面上自始至终弥漫的一层淡淡的绿色,更给人一种怀旧的情怀。  这便是周翔的图画书作品《荷花镇的早市》所呈现给我们的意境。故事讲的是城里的小男孩阳阳跟随爸爸妈妈回水乡给奶奶祝寿,清晨,他跟着姑姑去水乡集市买东西,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就在周翔
期刊
于1949年成立的《光明日报》,一直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敏捷权威的报道风格揽得一批读者的青睐。尤其是文革结束后,知识分子从曾经受人唾弃的“臭老九”,重新成为为人所尊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光明日报》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在宣扬积极的价值观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日报内容每天更新,消息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只在报纸上发表,难以形成长久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为了更方便地将有深度的文
期刊
格林文化作为出版图画书的专业出版社,于两岸出版社而言,是特殊且富有创意的。  格林文化的主编徐意筑介绍说,格林文化出版的图画书目前主要集中在三类:“第一类是自主选题,是格林文化自己的创意发想,再找画家合作,第二类是画家投稿,第三类是买国外已出版的版权书。”格林文化早前广受好评的《一片披萨一块钱》便是创始人郝广才与意大利画家朱瑞安诺合作的作品。  因为台湾图画书市场不大,所以格林文化从早年成立便将目
期刊
每一本书都有很长的故事,绘本的故事,大概只会更长。  2011年,童嘉创作的绘本《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在台湾小熊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小熊出版的开山之作。小熊总编辑郑如瑶谈起这本绘本,话语里透着无限感慨和抑制不住的自豪。做童书是郑如瑶早就计划好的事,但要怎么做,却是在准备的过程中才慢慢清晰起来。在创立出版社的筹备阶段,她四处拜访童书作者以规划充实出版的内容范围。一天,在绘本作家童嘉那看到关于传播小秘密的
期刊
《小蝌蚪找妈妈》、《胖嫂》、《小猪盖房子》、《七色花》……多少年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图画书,却在很长一段时期不复见,不知是图画书的缺席,还是在成长中失落了对这些旧情的感念,待到教养下一代的时候,忽然发现满架的图画书,无一不是引进的国外作品。难怪毛毛虫童书馆自2009年策划出版的“中国传统图画书”在推出之后让读者欣喜感叹。当年阅读这些作品的孩童已然为人父母,当孩童时代的读物成为自己孩子的图画书时,或许
期刊
成立于1977年的台湾信谊基金会,三十年来一直为年轻的父母们提供有关学前教育的新信息,唤醒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意识,提倡发现学习及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呼吁亲子共读,寻求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  2005年夏天,南京信谊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于台湾信谊基金会而设立,力求把台湾信谊基金会的儿童阅读理念与成熟经验带入中国本土。南京信谊致力于中国本土原创图画书的编辑出版事业,将具有中国文化面貌的儿童
期刊
饮食是文明的起源,而饥饿又是饮食的动机,要勉强说文明是饿出来的,恐怕既富争议性,却又难以驳斥,因为“摆脱饥饿”可以说是人类演化的诱因。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及研究饮食文化多年的学者高成鸢,她的新书《从饥饿出发》以“饥饿”作为中国人饮食甚至中国文化的源头,可谓道出了大家一直都知道却又不愿说出的事实。  人类历史总是充满自然灾害,如饥荒、水灾等,而中国自古以来发生灾害的次数又比欧洲多得多,这些灾害加上兵燹
期刊
廖伟棠常被媒体称为“001号回归诗人”。因为廖伟棠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内地人,廖伟棠十岁起开始排队申请赴港,直到香港回归后,新的移民政策出台,才成为“港人内地所生子女001号”,获准入港。  到了香港之后,他的生活境况大不同。廖伟棠原先在珠海电视台工作,不但工作轻松,而且收入颇丰。到了香港之后,只能同弟弟妹妹挤在一间房子内。他原是跟电视台请假一个月,并没有留在香港的打算,但迫于家庭的生活压力,只
期刊
女儿经常抱着我的脖子,对我说:“爸爸,你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这如同天籁的话语,是对一个爸爸的最高奖赏,也是我和女儿6年来共读图画书的结晶。  我女儿现在6岁多,我和她一起读书最早的照片记录,是女儿2个月零4天大的时候,我给孩子看《婴儿画报》,后来,还给孩子读过一些唐诗宋词三字经等等。  我至今还记得,刚刚知道绘本(也叫图画书)这个词,第一次看到绘本的时候,给我的震撼。那是在女儿快2岁的时候
期刊
7月2日,译言网正式发起“译言古登堡计划”。在官网上,译言这样介绍这个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遵循开放版权、协作翻译和数字出版的流程,译言将网罗除英语外的其他主要语种(包括德、日、法、西等)和个别小语种著作,将更多的外语文学佳作介绍给中国读者。  译言网于2006年中上线,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创办,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开始商业化运作,定位于用翻译的方式
期刊